【www.arisingsemi.com--软件制图】

兴味索然
P图的艺术人文品性及其社会文化隐喻
主持人语:
P图,一个网络流行词汇,一个可以测试你时尚文化关注度与网络活动参与度的热词,如果你对此略知一二,或者索性就是一个P图达人,那么,恭喜你,你是网络文化的见证人与建设者。又或者不幸,你对P图一无所知,一头雾水,那我还是要恭喜你,因为你生活在一个没有时代纷扰的自在空间里,享受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般牧歌田园式的纯净生活。所谓P图,又称P或PS,来源于英文PHOTOSHOP的首字母,原意是指使用软件进行照片修图,现泛指经过软件加工的图形图像。这样一个原本专业领域使用的工具,借由数字化影像信息技术和无限链接的互联网络而成为一个大众化社交点心,继而形成网络社交平台一个似乎可有可无,然而却如影相随,无处不在的客观文化存在。正是基于这一现象观察,我们进而发现P图不仅具有浓厚的网络人文艺术特征,且具有与生俱来的现实批判精神和娱乐气质;我们又进而发现P图潜藏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动机,具有心理学的学理研究价值;我们还进而发现,P图具有一条饶有趣味的叙事路径,具有消费主义语境上的认识空间……今天,惴惴然将我们的初步观察和思考“发帖”至此,阅读后您如略有所得而高兴的话,请顶帖点赞。如兴味索然而不乐意,您尽管踩帖拍砖。

王健荣
图像抒情及其表意叙事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这里暂且不说世界艺术史上灿若繁星、珍若明珠的绘画图像艺术遗存,也不论从古至今那鬼斧神工、撼神动魄的庙宇雕刻遗迹。人类自古以来对图像再现复原的梦想和追求,于1838年8月19日这一天,在法国科学院与美术学院联合集会上,以法国发明家、艺术家和化学家路易?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的公布,而标志着一个崭新的图像叙事历史新纪元的到来。人们无论如何都不应忘记摄影术的发明成为图像纪录和叙事发展史上的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当然,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历史步伐从来就不会止歇,摄影术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又给图像艺术的发展拓宽了新的表现空间,增添了一对想象无限的创意翅膀,具有开疆辟土的创新意义。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原本服务于专门图像工作的这一技术迅速从专业领域席卷到整个电子消费领域,以致于派生了一个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的全新名词“P图”。如果说摄影术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一座定格历史的记忆宝库,那么,P图的应时而生则可以说为人类打开了一具启迪现代生活而深藏奥妙的智慧魔方。人们自然要问,究竟是什么让P图具有如此魅力,以致我们不得不产生将视距拉近并聚焦于它的强烈欲望,P图有哪些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艺术人文品性,又有哪些深层的社会文化隐喻和精神气质。
一、P图的意涵与传播基础
我们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即何为“P图”。
所谓P图是一个网络流行词,它泛指经过图像处理软件处理的图像及其图像处理行为,有时也简称“P”或“PS”,它既作名词也作动词。“P”,即“Photoshop”,它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著名计算机图形图像软件公司Adobe收购的诺尔兄弟编写的一款图像处理插件。
这款插件先由托马斯?诺尔初拟,继而他与曾获得奥斯卡奖的视觉特效设计师兄弟约翰?诺尔共同修改。软件从90年代初正式发行到今天已经经过数代更迭,以致如今“Photoshop”已经成为图像加工创意行业的代名词。
其次,“P图”具有鲜明的网络文化属性,或许可以说它是网络生态催生出来的一个文化精灵。以“Photoshop”为代表的图像处理软件最初主要用于图像色阶、色调以及照相修片的工作,之后发展为图像特效与后期处理的专门工具。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遍运用,尤其是移动即时通讯方式的广泛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图像作为表达与交流的语言,各种或轻松搞笑,或谐谑幽默,或因时应物,或怀古论今,或图说社会人生的P图在网上疯传。你或许欣赏或许厌倦,都不得不面对这一道网络时代独特的图像文化风景。再次,P图是一个时尚消费的文化符号。之所以说它是时尚消费的文化符号,一方面是因为P图的传播渠道基于电子媒体,具有消费形式上的时尚特性;另一方面,P图内容的消费者不仅对电子媒体具有敏锐性,而且对网络传播方式具有天然的认同感,他们代表着网络时代文化消费的流行趋势;还有一点就是P图作为一种网络文化产品,关注或不关注,认同或不认同,使用或不使用,往往都是一种文化态度,同时也是一枚时尚文化符号标贴。
基于上述,我们可以概括地说,P图是一门大众化的技术语言,P图是一个时尚消费符号,P图是时代文化的表征,P图还是网络流行的人文艺术样本。第四,我们要回答P图何以产生的技术基础与外部条件。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图像处理技术高度自动化和应用大众化,是P图产生的必要物质基础和外部条件。
照相成影从复杂高深的银版摄影术到全自动傻瓜式器材;从复杂专业的暗房胶片冲洗成影到数字化可复制可擦除式记录生成;从神秘精深的影像暗房合成到几乎人人可为的数码照相图像合成DIY;“美颜”“美图”唾手可得,图像记录及其应用的一条由专业性到大众化技术路径清晰可见。
也正是这一技术路径的演进,使P图融入日常社会生活创造了技术基础。“P”在汉语中作为图像合成拼接之意具体于何时何地何故开始流行不得而知,然而英语字母在汉语中直接使用而表意明确,正像少数高频使用的外来语言一样,具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和用语情境。
当人们说“给你看张P图”,比起说“给你看张使用Photoshop软件拼接合成的图片”,意思明了且十分简洁,只要稍微具有一点网络使用经验的人都能够明白,这或许就是语言的融合与发展吧。
今天,“P”在艺术语义上已经同时具有移置、挪换、嫁接、拼接、合成、组合甚至还有捏造、造假、恶搞等多层含义,具有艺术语言的多义性。
从技术层面看,P图一般是指静帧图像的拼接合成,是对现有图像的二次加工创作。
但广义的P图则涵盖动态影像、影视摄像中的蓝绿屏抠像等形态,在影视特效和后期剪辑合成方面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进一步来看,现在“P”不再仅仅专指照相图片,其技术概念可以延展为以社会现实为背景,主要以写实影像为表现手段的、经过表达方式卡通化或艺术语言漫画式夸张的图像艺术再创造,带有波普艺术的行为特征,具有普遍的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以及人文艺术学的意义。如果说上述图像应用的大众化构成P图的技术基础,那么,网络信息技术及其互动社交媒体的形成就构成P图流行与传播的外部条件。
一张创意新颖独特、意蕴丰富的P图,借助互联网络以及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终端,极短时间内就能在公众与彼此紧密关联的朋友圈中迅疾传播扩散,其病毒式传播效度之高、覆盖范围之广、影响人群之深是任何传统媒体所望尘莫及的。    二、P图的语言品性与形式特征
诞生于网络并主要基于网络运行的P图,其基本品性首先无疑是其具有的鲜明网络文化印记。网络文化从建构之初就形成了一种公益、共享、奉献的文化建构氛围。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人们努力寻求打破现实社会的世俗文化藩篱和严格的区域化行为羁绊。
在这里人们彼此无私分享信息、共筑知识平台、纵情自由地享受着网络冲浪带来的欢愉,应该说早期网络社会具有浓厚的网络乌托邦色彩。尽管随着各国政府将日常管理之手逐渐深度延伸至网络,网络自由空间受到不同程度挤压,但网络的原初文化精神尚存,网络的原创动力尚在。P图正是这一网络精神品质的体现和网络文化创造力的反映。具体分析,网络P图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创作主体的草根属性,这主要体现在创作者身份的隐匿性和非专业性。
对于网络P图,人们通常并不知道也不关心作者姓甚名谁,作者亦不寻求“著作”的署名权,至今也没有出现因为网络P图的传播而产生的版权官司。一张好的P图得以传播,读者心娱,作者高兴,如此而已。这种创作主体的草根属性,正是互联网本质特征的反映。
当然,冷静观察我们也不难发觉部分网络P图的制作与传播潜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商业行为,如某些商业机构传图目的是为了扩大其站点关注点击率,还如一些利益集团借热传P图搭载其商业链接等行为,但这恰恰反映了这些商业行为本身因循着互联网的起码传播规则。网络P图的第二个特征是作品创作过程和主题内容的现实随机性。网络P图涉及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表达主题纷繁复杂,作者创作动机五花八门,选题亦因缘于不同的情境,它们有可能源于长期的积累、有可能源于一时的灵感,但更多的是有感而发、随性而起,因而往往具有极强新闻特质以及社会现实的干预性和参与性。网络P图的第三个特征则是作品艺术语言运用的丰富性和视觉语言运用手段的多样性。
艺术语言的丰富性恐怕是P图在网络空间得以传播和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通俗、幽默、反讽、夸张、无厘头等构成P图叙事语言的基本风格。
一些看似重大、严肃的主题,甚至有的是涉及国事外交领域的新闻人物和事件,往往通过P图艺术语言的解构而变得诙谐轻松,既表明了对相关人物事件的态度,又让人过目不忘而掩卷深思,嬉笑言谈间完成了对人物品格和是非曲直的评判。这正是P图艺术语言叙事的独特性所在。
在视觉语言运用上,P图语言形式之多样、表现手段之丰富,亦构成其重要的艺术形式特征。形象置换、图文互搭、旧图新用、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以及形象卡通化、叙事漫画化等构成P图主要的形式语言和表现手段。
三、P图的批判精神与娱乐特质
正如前述,P图生于网络,长于网络,浸淫于网络,具有与生俱来的网络文化气质。它对于文化艺术的建构与解构、对人文品性的滋养与消耗、对社会人生的建设与消解,产生着悄无声息、渗透无痕的干预与影响,是一个看似雕虫小技,实则意涵深厚的互联网文化和艺术的存在。
它反映了互联网精神的内在实质,隐喻着多样的社会生态和复杂的文化信息。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解读。
第一,互联网的多元文化建构精神。
传播学理论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他早在20世纪60年代还有个著名的论断,即随着信息化的建设,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将成为一个“地球村”。前者论述表明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拓展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信息获取能力,人类交往的感知空间在不断拉近;而后一论断一方面随着万维网的建设而成为表面事实,另一方面则有异于麦氏的理论推想,信息技术使得网络世界日益“部落化”,一个又一个的“信息茧房”孑然而立,网络社群彼此互建壁垒,甚至走向刀光剑影。 互联网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地球村”与“信息部落”以各种不同方式呈现,社会思维潮起潮涌、是非曲直纷纷攘攘,思想在这里发声,行为在这里碰撞,网络形成了事实上的多元文化共生并存的局面。P图就是在如此多元的网络文化土壤中孕育成长的。
第二,互联网的批判精神。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的海洋和知识的宝库,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然而,互联网为人所忽视的另一面则是它具有的尖锐现实批判精神。对于历史人文的态度取向、对于现实社会的叩问质疑、对于人情世故的探寻诘问、对于执事行政的旁敲侧击,对此无论是网络意见领袖还是普通网民都可撰文发声,网络P图达人们则乐于拼图嬉笑怒骂,用图说话,如此等等。
最大胆、最直接、无保留地表达作者个人对事物的观点倾向,传达社团群体对社会热点的态度意见。这表明网络无疑是观察社会现实的一扇重要窗口,它也客观上承载了相当一部分社会运行的职责。近年来网络新闻热点不断沸腾,网络文化事件层出不穷,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转而延伸至网络龃龉,老虎苍蝇的枉法徇私有如过街老鼠成众矢之的,网络社会成为现实社会情绪的宣泄场。
所以,在我看来,在一定的社会矛盾中,P图所固有的幽默“图说”往往具有舒缓紧张情绪,开启社会解压阀门的作用。如,2013年3月上线首播,在年轻人群中具有火爆人气的《暴走大事件》,就是一档具有典型P图文化特征,并“集新闻、综艺、文学、心理、历史、地理、政治、化学、生物于一体的全方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头戴一顶巨大的漫画面具,同时使用夸张的图片和文字“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播报生活中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事件”可谓谈事件意酣味畅、论褒贬痛快淋漓。又如,近日某知名网络名人移民美国,在美国某华人电视台开设脱口秀大骂中国政府,人们不由得想起他这几年在网络上不断高调的爱党爱国言论,慨叹唏嘘。于是有网友将该人头像P上了美国自由女神像,其笑骂人格分裂之意昭然,其揭底讽刺拿捏之度精准。
第三,互联网的娱乐精神。
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走向信息文明之时,标明娱乐消费时代的来临,对此,媒体理论学家尼尔?波兹曼曾经向我们发出过“娱乐至死”的警讯,喟叹和忧虑人类“童年的消逝”。的确,娱乐借助于网络之力,其发展之势尤盛,大有娱乐至死方休的态势,网络的泛娱乐化现象是值得警惕的。
然而,恰恰在这时,我们不要把泛化娱乐与娱乐精神混同,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泛化的娱乐基于昏庸而漫无目的的生活观,其结果是人的意志沦丧,前途渺茫;而娱乐精神则持一种睿智的生活态度和敏锐的现实观察与批判,其目标行为是人的意志力高扬,对现实具有积极而向上的意义。日前,广电总局对正在湖南卫视热播的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下达停播令,而后再播时观众发现脖子以下镜头悉数被剪,这一行政行为被网友戏称“剪胸令”,引起社会广泛争议。立马有网友P出了各式各色的剪胸图,一张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仅露头部播报新闻的图片尤其令人思绪感慨、忍俊不禁。
可见,一起一个不起眼的P图行为,不仅表达了一种态度和意见,也在不经意间调节了个人心情和社会气氛,成为一管生活的润滑剂,体现了互联网的娱乐消费精神。互联网娱乐精神的另一个表现是审美观照上的“逐丑”现象。
“丑”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它是审美的一种形态,而基于互联网的波普艺术对“丑”有天然的追逐本能,甚至有人认为“互联网的艺术作品就不该好看,相反,越难看越好。”这种现象当然应该有更深层的原因,但我想从表层看这一方面主要是注意力经济使然,在博眼球、争点赞的网络文化环境下,“丑”不啻为一剂文化调味品,更可以带来实际的流量提升;另一方面也是某种审美心理的需要和满足,在充斥俊男美女图片的视觉审美疲劳下,适度而恰当的“丑”图往往能够带来轻松愉悦之情,还可以拆卸掉世故人情的防备之墙与伪装之心。

综合上述分析,不难发现,P图行为及其艺术生存和传播方式,犹如点滴输液般业已溶入网络文化生态系统和虚拟社交的关系网,其对人文社会机体的作用与影响有待持续观察。 。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it/56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