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电子营销】

校验怎么读
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附详细答案(精校版)
一、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唐代“音象”包括两种形态:一是建构在音律或格律基础上的整体音响效果及形象体验,二是由拟音词模仿、类比乐音形成的声音效果。
就前者而言,音乐或格律的运用会使作品形成一种独特氛围,从而在整体上营造出与众不同的声音效果,这种整体性效果往往是音乐、声调、平仄、对仗等多维作用的结果。对入乐性作品来说,这种整体效果主要借助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来实现;对不入乐作品来说,则主要以语辞的韵律性和音乐性来体现。
配乐而歌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最典型形态,对唐代而言,以齐言歌诗和杂言歌辞最具代表性。
首先来看齐言歌诗。任半塘《唐声诗》考证出入乐的声诗涉及150余调,包括王维、李白等60多位诗人的1500余首齐言诗作,其中为后人熟悉的诗调有《渭城曲》《梅花落》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阳关曲》,据任半塘考证,“王维当时乃作徒诗,非作歌辞”。又“辞借用王维诗,曲亦同时人作”王维之后,时人或将其配乐而歌,或仿其格律再造歌诗,音乐与文字总是同时出现,晚唐之后,学者们展开过对《阳关三叠》唱法的讨论,这个问题一直争论至今。但不论如何,《渭城曲》配乐歌唱之事实是确定无疑的。王维诗的立意在送别,因此可以推断与之相配的音乐也应以感伤基调为主,即便《渭城曲》先有辞,然后才根据意境产生了曲,但音乐由回环旋律而产生的 “三叠”唱法,对诗意升华无疑有重要作用,从而使渭城清雨与阳关漫道、绿柳垂杨与大漠孤烟的形象对比更为突出,友人惜别之情跃然纸上。
其次,唐代的入乐性作品,还包括很多杂言歌辞,王小盾对“歌辞”定义如下:“所有歌唱之辞的总称,……凡具有一定歌调、旋律特征较丰富的吟词,亦属歌辞。”唐代音乐文化异常繁荣,雅乐、胡乐、俗乐同时并存。与魏晋具有鲜明雅乐性质和江南风格的清商乐不同,甚至佛教俗讲,都往往凭借音乐深入人心,加以传播,唐人段安节在《乐府杂录·文叙子》中言:“长庆中,俗讲僧文叙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
”很显然,吟唱之声的婉转动听,在人们接受文意、领会经旨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此时音乐产生的“音象”可能是模糊的,但它相当于一个朦胧的场域,与文字层面的“诗意”相结合,从而使其意义获得彰显,概言之,因为唐代杂言歌辞本身就是入乐的,所以其音乐性比齐言歌诗更明显,这一过程中“音象”的体现更直接,作用也更显著。
由格律产生的“音象”是由音乐产生的“音象”的变体。中国诗歌格律化出现于南北朝之后,沈约为代表的永明声律理论试图在音乐与文学分论之后,重新实现文学的音乐性,甚至有学者认为“永明体的出现不是诗乐分离的产物,恰恰是诗乐结合的产物”,即是承认诗歌格律本身就带有音乐性,或者说,格律是对音乐韵律美的继承和改造。对唐代徒诗而言,李泽厚称:“盛唐诗歌和书法其审类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唐代的律、绝体诗歌称为“近代曲辞”和“新乐府辞”,这充分说明这些作品本身具有的音乐性。正是由于唐代诗歌在格律上仍保留着音乐性潜能,在吟诵过程中产生的音乐效果便构成新的“音象”存在形态。
(摘编自韩伟《唐代“音象”刍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入乐与不入乐作品,其“音象”生成手段不同:前者以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为手段,后者借助语辞的韵律性和音乐性。
B.与王维赠别诗《送元二使安西》相配的音乐主要是感伤基调,其所配乐曲的“三叠”唱法,突出了诗意,渲染了别情。

C.唐代的入乐性作品包括了齐言歌诗和杂言歌辞,后者的音乐性较之前者更为鲜明,这是因为杂言歌诗本身是入乐的。

D.律诗、绝句被称为“近代曲辞”、“新乐府辞”,这表明诗歌格律本身具备音乐性,它继承并改造了诗的音乐韵律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指出唐代“音象”有两种形态,并以齐言歌诗和杂言歌辞为例具体阐述了构成前者的手段。
B.文章先概说唐代“音象”类型,再分说各类“音象”的产生机理,最后说不同“音象”的关联。

C.文章举任半塘《唐声诗》对入乐声诗涉及曲调的考证,证明唐代齐言歌诗具有配乐而歌的特点。
D.文章引王小盾的观点诠释歌辞的音乐性质,引段安节的观点印证佛教俗讲借音乐促传播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拟音词模仿是建构“音象”的手段之一,例如《琵琶行》用“嘈嘈”“切切”模拟大弦、小弦发出的不同乐音。
B.佛教俗讲,若无其音乐层意的“音象”与其文字层的“诗象”的结合,则可能不利于受众接受文意、领会经旨。
C. 对于永明体出现的历史价值,学界认识并不一致,有的视之为诗乐给合的产物,有则以为是诗乐分离的结果。
D.如果不是因为格律本身内涵的音乐性潜能,那么唐诗在吟诵过程中就不可能产生音乐效果,也不能构成“音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奇石
凌河文士万锦堂,生平好石,遍寻各种奇石收藏、玩赏。每得一佳品则视为珍宝,爱如明珠。其柜橱之中、桌几之上琳琅满目都是石头。且每块石头都有精细之档案,类属、出处、得之于何时何处何人。万锦堂遇有奇石,常常不惜重金相求,不赀所费。因之,家道日衰。妻子儿女渐有烦言:弄了这些石头来,能抵饭吃,能当衣穿? 万锦堂不与理论,一笑置之。家人亦无可奈何。
万锦堂所得之石,大者必求石座,小者则摆入玻璃盒中。
在这方面也要不少开支,有的甚至高于石头。妻子看不过去,说,那样一些石头也配如此相待。
唉,人是衣裳,马是鞍么。你们看,放在座上、盒里,不精神多了。

一日一文友来访,见他收集了这么多石头,先是惊愕,后是称赞。
随后信笔给他写了一篇豆腐块大的介绍文章,发表在当地晚报上。这又引起电视台的注意,给他作了五分钟《万锦堂藏石》的节目播出,一下子使他名声鹊起,凌河一带都知道有万锦堂这么个收集石头的人。从此登门赏石者日多,他从不厌烦,对每块石头都耐心介绍,有时兴之所至不免眉飞色舞、添枝加叶,一块普通石头在他口中也成为美玉了。

妻子颇不以为然。
他说普天之下,物由人定,许多物品之身价都在人的嘴上。

这天万锦堂外出寻石,走遍乱石沟,未拾到一块好石头,带着一身疲倦在一农家小憩。主人乃一憨厚之农民,语言无多,惟热情相待,愧无热茶,敬奉凉水一碗。饮水间万锦堂忽见其碗柜上放着一块石头,黑白两色中间截然分明,有些红色、绿色之纹路如丝如波,贯串于黑白之间,甚是美观。其石大如盆,状似山峦,实多年寻求未得之奇石也。

万锦堂不由惊喜万分,急忙趋前仔细观赏。摸摸坚硬细腻,拿拿则重若金银。
忙问主人这石头从哪里来的。

祖先留下的。
拿它作何用。
冬天压酸菜缸。

万锦堂连连暗呼可惜、可惜。忙问能否相让。
主人不好意思说,不能。
为何。

用它压酸菜缸,酸菜不烂,且吃起来别有味道。

呵,原来有如此功能,那么我多出一点钱怎样。
我说过,这是祖宗传留,我家已三四代人用它压酸菜缸。虽未派上大用处,也是传家之宝了。

我给你一千元钱,让给我如何。一千元钱在农村也是一笔大钱。
万锦堂情急之中以为因此便可打动主人。
主人一笑说,我的话你未明白吗。

万锦堂捧着石头左看右看,轻摸细抚,实在爱不释手。他说我再给你添一千元钱,这也够你几代人买酸菜的了。

主人又一笑,摇摇头。

万锦堂这个见石着魔、爱石如命的主儿,简直无法放下这块石头了。
他们僵持了一阵,他不得不亮出他乃凌河出名的藏石大家万锦堂,现求石若渴,务请割爱才好。
主人大吃一惊,连忙道歉,说慢待了,但石头乃祖传之宝,不敢轻易出手……
万锦堂见有些松动,忙说我再多加点钱。

主人此时万分为难,一跺脚说,如先生在三日内能带一万元钱来,我们便甘冒辱没祖先之名,而成全先生。
万锦堂心想这索价未免太高,但细想也无价可依,日后传出十万八万也许是它。
遂于三日之内东挪西借,凑了一万元钱抱回那块石头。请人用上等红木制座,摆于堂屋之中间。果然它一来便显得众石无色了。
亲朋好友、名人雅士、地方官员闻知,前来观赏者多交口称赞,实乃罕见之奇石。
这时有一外国藏石专家收购石头,便有人引来相观。
老外拿起石头反复观看一番,然后用手上戒指一蹭,又仔细捻捻戒指上之粉尘,未加评说只道声谢便走了。

万锦堂一看情知有异,就请一物理专家前来鉴定。专家看后并未多言,只在万锦堂耳边轻声说,这是人工合成的。万锦堂听了如闻惊雷,险未瘫倒在那里:他这位藏石大家,竟栽在一个农民手里。
但这块石头依然摆在那里,依然有人前来观赏;万锦堂也依然兴高采烈地向人如前一样介绍。
妻子又有些看不过去,说,对那么一个假东西还卖弄啥。
万锦堂嘿嘿一笑说,天地之间真真假假原不过一句话耳,有道是不怕舌头烂,假的也成真。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情节的结构单纯,但作者把握叙事节奏的功底不同凡响。
人物众多,行文从容舒缓,读来如同听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带着些许调侃,漫不经心地品评着世态人情,弥漫着清淡隽永的意味。
B.在本应惜墨如金的微型小说中,作者居然以近乎传记的笔法,花了近1/3的篇幅大谈凌河文士万锦堂的收藏癖好。这种散文化的小说结构,使整篇小说显得舒缓有致,动静结合,前后呼应。

C.小说语言是很独特的文白交杂。小说以浅近的文言叙事、描摹,文笔简练传神。特别是对农民的语言、神态描写,很值得玩味。
在浅近文言之余辅之以充满泥土气息的口语,形成鲜明的对照,不乏幽默。
D.万锦堂与农民的对话是小说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如果说小说整体文气显得舒缓沉静,这部分则波澜起伏,采用第三人称,以他者的心理视角叙述这场“战争”,增添了小说的真实性和动感。
5.画线的“普天之下,物由人定,许多物品之身价都在人的嘴上”一句该如何理解。
(6分)
6.有人说,文中的“妻子”实属多余,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
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5千多户增加到1万6千多户。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摘编自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
(数据来自于《国家创新指数(2016-2017》)。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it/5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