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软件制图】

等腰三角形底边怎么算
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1)教学案例分析
交界一中  吴荣威
课题:§10.3.1  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1)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材人教七年级(下) P94-96
(二)学习的主要知识点和主要过程:
本节课主要知识点有: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通过折叠等腰三角形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并利用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说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能说出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并能在图中识别等腰三角形的腰、顶角、底角;知道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②能记住等腰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并会结合图形用几何语言表达。

③能初步运用“等边对等角” 和“三线合一”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说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让学生经历画等腰三角形、折叠等腰三角形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等腰三角形是一个轴对称性图形和其相应的性质。

②学生通过做实验、观察、探索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经历学习的全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
③初步学会简单的数学说理方法,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结果的能力,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能够认同他人。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
(这两个性质对于平面几何中的计算,以及今后的证明尤为重要,故确定为重点)
难点:等腰三角形中关于底和腰,底角和顶角的计算问题。

(由于等腰三角形底和腰,底角和顶角性质特点很容易混淆,而且它们在用法和讨论上很有考究,只能练习实践中获取经验,故确定为难点。)

(五)教法
实践操作、直观引导、联想发现,设疑思考的教学方法。

(六)学法
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熟悉的知识入手,让学生自己不知不觉中运用旧知识的钥匙去打开新知识的大门,进入新知识的领域。
本节课我将采用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操作,观察发现,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主动探究----主动总结---主动提高”。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感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他们“探究---发现---联想---概括”的能力。

(七)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半透明纸片、刻度尺、剪刀等。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复习提问:向学生出示几张精美的建筑物图片。
教师讲述:这些建筑物看起来感觉很美,因为它们是对称的,轴对称是对称当中的一种。
问题: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图片中有轴对称图形吗。



2、引入新课:再次通过精美的建筑物图片,找出里面的等腰三角形。
问题: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二)组织实践与探索


1、教师引导: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引导学生回顾:我们在小学已经学过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学生回答。






5、学生分组讨论,汇总结论,教师板书结论。

①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②结论

(2)用文字如何表述呢。

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
符号语言:
∵在ΔABC中,AB=AC(已知)
∴∠B=∠C(等边对等角)
③结论

(3)

(4)(5)用一句话可以归纳为什么。

性质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简称“三线合一” )
符号语言:
如图,在△ABC中,AB =AC, 点 D在BC上


(1)如果∠1=∠2 ,那么AD⊥BC,BD=CD


(2)如果 BD=CD,那么∠1 =∠2,AD⊥BC


(3)如果 AD⊥BC,那么∠1 =∠2,BD=CD
(为了方便记忆,可以说成“知一求二” )
强调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是指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三)例题讲解:

1:在等腰△ABC中,AB =3,AC = 4,则 △ABC的周长=________
[变式训练] 在等腰△ABC中,AB =3,AC = 7,则 △ABC的周长=________
此例题的重点是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以及等腰三角形腰和底边的关系,仔细比较以上两个例题,并强调在没有明确腰和底边之前,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
而且在讨论后还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这样的三条边能否够成三角形。


2:(教材P96  例1)已知:在△ABC中,AB =AC, ∠B= 80°,求∠C和∠A的度数。
解:∵AB = AC(已知),
∴∠B =∠C =80°(等边对等角)
又∵∠A +∠B +∠C =18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A = 180°- ∠B - ∠C (等式的性质)
=180°- 80°- 80°
=20°
[变式训练1]在等腰△ABC中,∠A =100°, 则∠B =______,∠C=______。
[变式训练2]在等腰△ABC中,如果一个角为50°,那么另外两个角为            。
此例题的重点是运用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这一性质,突出顶角和底角的关系,强调等腰三角形中顶角和底角的取值范围:0°<顶角<180°, 0°<底角<90°。
仔细比较以上两个例题,得出结论一个经验:在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角 

解:(1)∵ AB = AC,BD=DC(已知),
∴AD⊥BC,∠1=∠2(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ADC =∠ADB=90°.
(2)∵∠1 +∠B +∠ADB=180°(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 ∠1=180°- ∠B - ∠ADB(等式的性质)
=180°- 30°- 90°
=60°

(四)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1)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    )


(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其它两个内角也为60°。
(    )


(3)等腰三角形的底角都是锐角。(    )                          


(4)钝角三角形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
2.求等腰三角形另两个角的大小 .


(1)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5°,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 .


(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_ .


(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1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 .


(4)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若∠BAC=40°,则∠CAD=   度。




3、(实践运用)实践题
如图,是西安半坡博物馆屋顶的截面图,已经知道它的两边AB和AC是相等的.建筑工人师傅对这个建筑物做出了两个判断:
①工人师傅在测量了∠B为37°以后,并没有测量∠C ,就说∠C 的度数也是37°。
②工人师傅要加固屋顶,他们通过测量找到了横梁BC的中点D,然后在AD两点之间钉上一根木桩,他们认为木桩是垂直横梁的。
请同学们想想,工人师傅的说法对吗。
请说明理由。(教师展示幻灯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讨论作答,教师评价)

(五)小结部分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觉得在等腰三角形的学习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简称“三线合一”)

(六)课外作业部分


1、教科书P99    习题10.3  1,2,3,4题。


2、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思考一下,什么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
形呢。带着问题预习教科书P97。

三、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it/6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