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热门资讯】
怀古类诗歌胡各庄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学案
一、 积累咏史怀古诗的基本常识
1、【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
咏史诗: 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
怀古诗: 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
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代表作家: 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2、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3、
【怀古诗的结构】
4、
【咏史怀古诗的意象】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E.其他:吴钩、《后庭花》
5、
【咏史怀古诗的意境】
6、
【咏史怀古诗的常见内容及情感】
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⑵
①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②唐代韦庄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③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⑶
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②李商隐的《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於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⑷
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⑸
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7、
【常用的技巧手法】
(1)抒情方式: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A、《桂枝香》王安石 金陵怀古词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B、《与诸子登砚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沽而建。
(2)描写手法: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②
③
《念奴娇 赤壁怀古》宋·苏轼
《扬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3)修辞手法:
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二、鉴赏咏史诗三步曲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
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l 举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三、课堂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7年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1)、请简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一、 积累咏史怀古诗的基本常识
1、
【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
咏史诗: 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长于议论精辟。
怀古诗: 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
——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代表作家: 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2、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金陵怀古》《赤壁怀古》《咏怀古迹》
3、
【怀古诗的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4、
【咏史怀古诗的意象】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E.其他:吴钩、《后庭花》
5、
【咏史怀古诗的意境】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6、
【咏史怀古诗的常见内容及情感】
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
⑴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⑵感慨国运衰微,感慨盛衰无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
①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②唐代韦庄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
③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⑶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