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热门资讯】

安于一隅
一、电视剧《甄嬛传》简介    3
二、甄嬛在剧中的人物形象    5
、心地善良却又心狠腹黑    5
、勇敢果断却又胆小软弱    6
、爱的痴缠也能恨的决绝    6
三、甄嬛这种悲剧女性形象的原因    7
、封建制度统治下的阶级王朝    7
、甄嬛自身的反抗性和局限性    7
、他人与环境的影响    8
四、形象的超越性与意义    9
五、注释:    11
六、参考文献:    11
浅析电视剧《甄嬛传》中甄嬛一角的形象特征
【内容摘要】电视剧《甄嬛传》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古装剧,该剧是一部宫廷情感大戏,更注重描述后宫女人的真感情,剧中的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成长成一个善于谋权的妇人,凝结了千百年来无数后宫女人的缩影。

【关键词】甄嬛  女性形象  意义
浅析电视剧《甄嬛传》中甄嬛一角的形象特征
电视剧《甄嬛传》取材于网络小说,根据流潋紫小说《后宫.甄嬛传》改编。该剧是一部古装剧,共76集。该剧在各大卫视播出后,一直收视飘红。虽然该剧完美收官,但超高人气留存的余温仍未退去,“甄嬛体”也成为当下微博上的最热话题。这股热潮更是飘到了海峡对岸的宝岛台湾,该剧在台湾华视热播,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在十五岁至四十五岁收视人群中的收视统计排名第一名。
在台湾本土剧一向称霸荧屏、两岸观众欣赏口味有着很大差异的传统习惯下,《甄嬛传》取得如此佳绩实属难得。该剧取得如此大的反响,剧中甄嬛一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甄嬛传》中最深入人心的角色无疑是甄嬛。而要塑造这样一个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离不开导演的精心拍摄和演员的精湛演技。下面就电视剧中主人翁甄嬛一角的形象进行剖析。
、心地善良却又心狠腹黑
尽管后宫险恶,但甄嬛从不吝惜对旁人的善意,即使是宫中边缘人。选秀当天,出身贫寒的安陵容被傲娇夏冬雪欺负,他人袖手旁观,与安陵容素不相识的甄嬛挺身而出为其解围。初入碎玉轩时,嘱咐温实初为小太监小允子哥哥治病;倾尽全力解救被关押的崔槿汐和李长;不给遭后宫孤立的叶澜依冷眼……这是甄嬛纯真善良的体现。这样的脾性即使在甄嬛逐渐腹黑后也没有消失,在她的内心始终有一块干净柔软之地,保留着少女甄嬛的玲珑剔透之心,纯真善良,感时伤怀。但是,在后宫这样一个是非浑浊之地,处于淤泥之中,难免沾染。
甄嬛的残忍腹黑也是表现明显的,甄嬛在联合宫里宫外斗垮了华妃、将害死兄嫂和眉庄的安陵容揭发,一步一步铲除皇后身边棋子,设计让皇帝将皇后打入冷宫形同废后,最后毒死皇帝,坐上皇太后宝座后,步步为营,全在甄嬛掌握之中,称其心狠手辣,腹黑残忍毫不为过。
、勇敢果断却又胆小软弱
甄嬛可以在后宫斗争中取得胜利,与她的勇敢与果断密切相关。后宫之地人人自危,为求自保,处心积虑,勾心斗角。甄嬛聪慧过人,遇事胆大心细,决定果断正确,好几次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如曹琴默设计陷害甄嬛演惊鸿舞,甄嬛却以“翩若游龙,舞若惊鸿”的舞姿更获宠爱;并且参与政事为皇帝出谋划策排解烦忧。
在甘露寺,甄嬛与玄清偶遇赫赫与其妻,甄嬛果断了解中毒已深的赫赫之妻,手起刀落果断大胆。之后回宫复仇更是勇于常人,手段之高明,处事之果断令人叹服。但甄嬛同时又是一个胆小软弱的人,刚入宫时,甄嬛目睹华妃狠决,便找来温实初帮忙装病避宠,害怕的只能躲起来,在甄嬛要奉旨回宫时,玄清曾要求甄嬛与他远走高飞,可顾虑太多的甄嬛放弃了机会。这种勇敢与软弱的集合使得甄嬛这个形象不但不冲突,反而更加贴近生活,平易近人,易于观众接受。

、爱得痴缠也能恨的决绝
甄嬛的一生始终逃不过一个情字。入宫后,甄嬛曾装病以欺骗安于一隅。然而,当玄凌隐姓埋名和她多次相遇在开满杏花的秋千旁,有一天突然亮明身份替她解围时,少女甄嬛被这样偶像剧般梦幻的情节一击即中,以为玄凌真心对她,而自己也获得美好爱情。此后,两人过了好一段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日子,在皇帝决心铲除慕容世家时,甄嬛更是为爱甘愿牺牲,许下“若真是邪而侵正,臣妾绝不苟活”的誓言。
然而,酷似纯元皇后的外貌成全了甄嬛,也令她认清了玄凌对自己的感情,两人最终决裂。经历感情低谷、潦倒生活的废妃甄嬛在甘露寺清修时与清河王玄清相恋。
已经决定隐姓埋名,远走高飞的两人却因为不久后玄清王死讯而天人永隔,已有身孕的甄嬛决定回宫,不愿再“为人刀俎我为鱼肉”,为求自保,更要查明玄清死因保全甄氏一族走上复仇之路。在皇帝令甄嬛亲手杀死清河王后,甄嬛对玄凌已不再是男女间的怨念,而变成了无以复加的仇恨。为了复仇,甄嬛在玄凌面前假装柔顺,暗地里却给其下药,最终皇帝驾崩。如此爱恨分明的女子,让观众也是又爱又恨。
人物的性格往往不止一面,丰富的人物性格可以塑造更为丰满的人物形象。甄嬛这一形象是一个矛盾冲突的集合体,她玩乐时活泼纯真,谋划时深思熟虑,遇险时杀伐决断,退隐时与世无争……甄嬛这一形象也在这矛盾冲突中不断升华。
看完电视剧,在叹息甄嬛一生坎坷的同时,也不禁把观众引入更深层次的思考——造成甄嬛悲剧命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封建制度统治下的阶级王朝
电视剧《甄嬛传》的时代背景被安排在了经历九王夺嫡后雍正王朝。
大周王朝的设定仍不可避免的与清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剧中的后宫、前朝都让观众感觉到电视剧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的统一。编剧以有“实”可据的诸如历史的典章制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建筑园艺、饮食服饰等文化样式铺演为文本的叙事背景,以这些丰富而博泛的文化质素保证了电视剧的“信史”效果。例如剧中的大周后宫紫奥城之命名,就是取中国明清皇城之“紫”与日本德川幕府内苑之“奥”所得。大周后宫的八级十六品之分,规模之宏大是中国历代后宫所没有的,但从贵妃到更衣的命名又有着汉、唐、明、清后宫等级规范的真实影子。整部作品援引历代文学、风俗、掌故等内容共一百零九条,时间上从先秦贯穿到明清。可以说整部《甄嬛传》有着中国古典时代的物质与精神的缩影。
而这样一种精心设计,就使观众自然而然地把意识放在封建王朝,剧中的大周朝无疑是一个皇权鼎盛的封建王朝,种种设定,便是女主角甄嬛的悲剧命运的根源。
后宫女性的高低贵贱取决于皇帝的宠爱,伴君如伴虎,皇权下的六宫制度是对女性青春的扼杀和生命的践踏。也正是在这样悲惨而又扭曲的命运面前,甄嬛以自身微弱的力量进行着的抗争,希望获得自由,希望得到皇上的宠爱,保全自己的地位。
封建等级制度往往是压抑人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下的男权意识和封建的传统道德对女性的压迫,尤其是甄嬛这样具有独特反抗精神的女性,注定在封建制度压迫下悲惨陨落。在电视剧中甄嬛曾有获得真爱的机会,那就是和玄清远走高飞,但是,正如甄嬛所说“如果我可以跟你走,我何尝不愿意抛下所有就跟你走。
什么也不想,只跟你走。可是你我任性一走,却将父母族人的性命置于何地。
却将太妃置于何地。我们一走,受灭顶之灾的就是他们。”“如今,我们还能走去哪里。天下之大,容不下一个玄清、容不下一个甄嬛,即便天地间容得下我们,也容不下我们一走了之后终身愧悔的心。清,由不得我们选择,——不,从来就是没有选择。”归根究底阻碍他们的是封建统治下的王权和礼教。

、甄嬛自身的反抗性和局限性
造成甄嬛悲剧的不只是社会,她的某些个人因素也直接或间接的导致她的悲剧。电视剧所塑造的甄嬛,举世无双,蕙质兰心,钟灵毓秀,坚信真爱。
在电视剧开头便有一幕甄嬛说到:“我也一直是这样想的,我甄嬛一定要嫁这世间上最好的男儿,和他结成连理平平安安白首到老,便是幸福了。我不能轻易辜负了自己。而皇帝坐拥天下,却未必是我心中认可的最好的男儿。至少,他不能专心待我。
”①从此情此景可以看出,甄嬛对待自己和爱情都要求相当之高,甚至可以说甄嬛的婚姻观相当进步,她要求的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爱情,可是她这样的观念放在封建社会,只能是空谈。其次,甄嬛是一位饱读诗书,聪明机警的女子,如此才华使她深受宠爱,皇帝准许她参与政事,而且事实也证明,甄嬛不愧为“女中诸葛”。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甄嬛如此受宠的重要原因是她与已故的皇后的长相相似,当如此心高气傲的女子得知她所有荣宠只是因为她与已故皇后长相性格几分相似,心里的恨可想而知。过往种种甜言蜜语,宠爱疼惜不过是因为自己是一个替代品,无法抑制的恨使她奋起反抗,与皇帝闹翻,自请出宫……甄嬛反抗了,但她的反抗在强大的封建势力下显得软弱无力。
假设,情节不像原著中那样发展呢。
甄嬛接受事实,向皇帝认错,继续做一个替代品,那么这样的结局会是怎么样。
毫无疑问,甄嬛一样会湮没在后宫无休止的斗争中,饱受身心双重折磨,结局仍然注定是悲剧。
、他人与环境的影响
甄嬛的悲剧不仅是社会和个人因素所造成的,他人和环境的影响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甄嬛一生居住过三个地方:甄府、紫禁城、甘露寺。这三个地方尤以紫禁城和甘露寺对她影响最大。后宫的红墙之中,有佳丽无数,自进宫那一日,甄嬛不再是深闺小姐。后宫斗争的残酷和人心叵测使甄嬛马上认清形势,在这个后宫没有宠爱就生存不了的地方,甄嬛亦学会步步为营,华妃和皇后等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让她学会深藏不露、攻于心计,在后宫斗争中常处于不败之地。
但“人无百日好”,甄嬛后来被皇后嫁祸,导致她看清情势,心灰意冷,出宫来到甘露寺修行。以为可以远离斗争的甄嬛万万没有想到,甘露寺这样的佛门之地是如此让人胆寒,这里的压迫相较于后宫,有过之而无不及,姑子的欺压,严酷的环境,如果说后宫之地给予甄嬛的是心理上的伤害,那么甘露寺就是生理上的折磨。
伤人的狸猫,阴湿的环境,自身的孱弱都险些使甄嬛丧命于此。甄嬛是一个具有反抗意识的人,以前的耳濡目染,现在的亲身体验都是她决心反抗,不论是为了他人还是为了自己,回宫成为甄嬛唯一的选择。
紫禁城中的后宫嫔妃和甘露寺中的姑子是造成甄嬛以后悲剧结局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电视剧《甄嬛传》能够从众多同类型、同题材电视剧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和编剧对主题的升华。大多数后宫言情类电视剧,往往偏重于一隅,或渲染后宫斗争的残酷、或美化帝王与妃嫔之间的爱情,人物形象单一、结局大多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些设定,与市场的需求和观众的观影期望紧密相连。②在充斥古装剧粗制滥造的时代,导演郑晓龙无疑是开一方风气,“后宫”这一主题在的镜头前得以升华,《甄嬛传》也具有其独特的超越性,和当下的“宫斗”题材作品相比,郑晓龙在以权谋构成故事的突变,形成情节的曲折上,往往更别出心裁。
但他并未将权力运作当做智慧的夸耀而耽溺不起,而是一方面以深深的倦怠与厌弃铺排主人公的心灵世界,同时又以慕容世兰、安陵容和皇后三个典型人物,揭示了权力杀戮的极度残酷和对人性的可怕扭曲与异化。
可以说,电视剧《甄嬛传》是从女性角度写女人的抗争悲剧,从而揭露封建制度对人的压迫。。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news/13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