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热门资讯】

征战诗歌
古诗词常见题材之边塞征战诗鉴赏

边塞征战诗最能体现国运的兴衰。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边塞诗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其基调是豪迈爽朗。
如“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
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或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或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如范仲淹的“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

边塞诗词反映的大多是驻守边疆和出征绝域的生活。在盛唐时期,大量士子投笔仪戎,希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他们亲历边陲风光,以饱蘸激情的笔触,描绘边塞特有的景观,塑造守边将士的英雄形象,感人肺腑,催人奋进。边塞诗的风格以豪边奔放为主,崇高壮美为其美学特征。王昌龄《从军行》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河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表现了将士们杀敌卫国的高昂斗志和爱国热忱。
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此诗写出了征夫们以守边为重,以大义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也有一些边塞诗表现的是将士的厌战情绪的,如柳中庸的《征人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鉴赏点拔:王昌龄的边塞诗,或是歌颂边塞健儿从军报国、建功立业,或是反映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风格或悲凉慷慨,或缠绵婉转。从该诗二、三句可以看出:本诗主要表现戍边将士浓郁而缠绵的思家之情。解答第一题,要把内容理解和情感表达结合起来。随着舞蹈的变换,琵琶翻出一曲曲“新声”,让人爱听又怕听,因为那“听不尽”的曲调,总离不开“离别情”啊。欲是翻新琵琶语,欲是搅扰思乡情,鲜明的对照手法强化了“边愁”的深重。
第二题从表达方式来设题。该诗前面叙事,最后以写景收束,描写出一幅悲凉而又壮阔的秋月高挂图,把戍边将士“不尽”的怀乡思绪融注在典型的意象中,意蕴丰富,引人联想,这就是创设意境,寓情于景。

参考答案:

(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手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情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边塞诗是特定时期的作品,赏析这类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扣典型意象
明确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通过典型意象的开拓,体察这些特定的景物描绘出的特定的地域特征和反映出的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
比如借“大漠”、“长河”、“落日”等描绘塞外景象的雄奇壮美,借“金鼓”、“旌旗”、“烽烟”等展现边关战事的壮怀激烈,借“大雪”、“秋月”、“黄草”等抒写戍守将士的悲凉愁苦。
抓住典型意象,以之作为切入点,无疑等于找到了解读的一把钥匙。上例中,作者选用了“秋月”,再结合“琵琶声”、“关山情”、“边愁”等关键词,诗歌的情感就显而易见了。

二、做到知人论世
把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的时代背景密切结合起来,做到知人论世。

上例《从军行七首》的作者是盛唐著名诗人王昌龄,他曾被贬为龙标尉,丰富的边塞生活激荡着他的诗情,使他成为著名的边塞诗人。他把边塞战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从各个视角进行深入的思考,尤其是他把笔触深入到士卒的内心生活中去,开掘出征人戍士最普遍最真切的情思,使他的诗歌以深刻的内涵和饱满的热情,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结合有关作者的这些知识,对我们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感情是大有帮助的。
 
三、把握思想情感
掌握边塞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


1、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3、描写边塞山川景物、奇丽风光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5、描写塞外环境恶劣、生活艰苦的;(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6、描写连年征战惨烈、兵役繁重的;(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7、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


8、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


9、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


10、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
四、体味艺术风格和技巧
边塞诗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有的豪迈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
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深刻体味,才可能准确领会边塞诗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边塞诗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借代、比兴、对比、烘托、用典等手法来丰富内容,强化情感,要认真分析这些表达方式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上例《从军行七首》(其二)是缠绵婉转的,以对照的手法和寓情于景的方式写出了乡愁的浓重。
五、常用词语


1、从用品看:牙璋(调兵信符)、狼烟、羌笛、胡笳、胡琴、琵琶、芦管、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


2、从地名和民族名看:龙城(敌方要塞)、阳关、楼兰、金河、黄河、玉关、青冢、黑山、关山、阴山、凉州、受降城、安西、轮台、黄龙戍、瀚海、龟兹、夜郎、碛、胡、羌、羯、夷、吐谷浑、单于; 


3、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4、景物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5、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



6、曲调:关山月(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凉州曲(多写边事)、燕歌行(多写征戍离别相思之情)、从军行(多写从军征战的苦怨)、《折杨柳》(多为惜别之辞,而怀念征人之作尤多)、《梅花落》


7、其他词语:吴钩(宝刀、利剑,表示武器或有勇武豪情)、凤阙(帝王宫殿)、铁骑、投笔(弃文从武)、长城(守边将士)、楼兰(边境之敌)。
六、鉴赏示例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

(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案: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寓意:外敌入侵,边境局势紧张。
解析: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2、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江苏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案】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news/55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