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实用文档】

阐证
中国古代人性论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为例
【摘要】政治思想是影响国家治理的决定性要素,政治思想的选择决定着国家治理的好坏,但无论选择何种政治思想思想,从本质上看,其前提是要多本国的国民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只有对人性作出合理科学的判断和假设,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和选择治理国家的政治思想。本文就是尝试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家对于人性的假设谈对人性论对政治思想影响的认识。


【关键词】人性论  政治思想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人性问题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内容丰富的问题。“性”字在商用典籍中已经有过记载,但作为人性的学说被思想家明确提出来,还是在春秋时期,后来,历代思想家都把人性问题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加以论述,各自提出自己的主张,并在这些主张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的政治思想模型。为了能清楚认识这些问题,本文将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为例进行回溯研究。



1、关于人性内涵阐释: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是人生哲学建立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自然属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原始本能,但是这种本能不等于“ 动物性”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社会性,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人的能力也会随着客观环境 的改变而改变 , 通过社会条件发展和改善自己。



2、关于政治思想内涵阐释:
所谓的政治思想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

三、人性论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史和道德教育史上争论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问题之一,争论的实质在于什么是善恶的根源以及如何去恶成善。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不同,分别持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 性有善有恶论、性习论和性“自为” 论等,持有这些人性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虽然观点各不相同,却都无一例外地高度关注政治思想的教育,以自己的人性观为出发点,对政治思想进行了不同的阐证。接下来,我就这其中种主要的几种人性观点做重点的阐述。
 
(1) 性善论
关于人性,《周易》有相关的的阐述,它从性与天道的关系出发,“ 性”与“天道”连读的。本性与天道之间的桥梁就是善,人通过为善能够使自己内在的本性逐渐地合乎天理。这里所说的善是一种外在的理,这种外在的理不断地作用于自己的本性,使人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反思,进而逐渐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天理。
这种自己所体验出来的天理却又不是所学到的那个外在的天理,而是自己的本性发展的成熟状态。“其意图和实质都在说人性的本质和修身的过程,将自己的本性得到合理的发挥,从而达到天理和人性合一的境界,即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
明确而具体提出人性理论的是的时期的盂子,他继承和发展了“性善论”指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 。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
”  可见在他眼里,人性之善就好像水往下流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关于性善论,他提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对立面思想的诱发,主要是当时的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和告不害的人性无所谓善不善论;二是正面思想的继承。
继承了孔子的“性相近”的思想,即人性有相同的善性,并进一步阐发。
关于人的善性产生的根源问题,他提出了著名的四端说: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  (《孟子·告子上》)。
盂子在这里所说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羞恶之心”即知羞耻和厌恶之心,“辞让之心”即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明辨是非之心,这四种心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开端,简称“四端”。它们是先天的,与生俱来就具备的本然之心;不是外界力量所造成的。
孟子的性善说,认为人性中善的本质是先天就存在的,是一种天赋道德论。但他提出性善论的本意不在于此,而是启发人们如何恢复和保持这种先天的善性,目的是注意后天的修养,使先天的善性得以扩充和发展,这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础,也是政治思想提出的前提。所以,根据儒家的思想,我们可以知道善的人性可以通过教育、修养以及德化等方式来保持,充分肯定人的道德理性的作用,因此主张德治,强调教育的作用,重视精神上的激励。人性具有善端,对社会的管理就是通过保持和发展这种善端来达到的,而不需要人本身之外的强制性的制度或法律来对人进行约束,从而将道德作为管理的基础,这就使得古代的政治思想史形成了德治的传统。在古代,儒家文化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儒家文化中提倡的性善论,深刻作用于古代的政治思想相,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2)性恶论
在战国后期,在人性论方面比较著名的有荀子的性恶说。他明确主张性恶说,但又不是笼统地讲性恶.而是从性与伪的道理上加以详细的阐述。

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苟于.性恶》)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
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荀子.礼论》)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积虑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
”  (《荀子.正名》)
荀子认为,人性是不能通过后天而获得的,是人生来就具备的本来的那个样子,是没有掩饰和伪装的质朴的本性,而“伪”是指后来的“可学而能,可事而成.“即通过学习和教化的人为的加工和改造的过程。

这和西方国家基督教的“人生来就有原罪”的思想很吻合,认为人到这个世界上是要赎罪的。
洛克也把自私自利说成是普遍人性:“谁认为绝对的权力能纯洁人们的气质和纠正人性的劣根性,只要读一下当代的或者任何其他时代的历史,就会相信适得其反。”
荀子性恶说的根本宗旨就在于,承认人性是恶的,就要让人们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恶性,也就是他所说的“化性起伪,这种学说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强调后天的道德修养的作用。

总之,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把人性问题作为重要的思想提出来并进行阐发,虽然对当时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小,但却对之后政治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孔子以“性相近”说为先导,孟子从一个角度阐发人性同善,荀子从另一角度阐发人性同恶,都符合先师孔子“性相近”的本意。盂、荀的人性善、恶之争,实际上是殊途而同归,都说明了同样一个道理,即强调后天环境对性的作用,性善说认为必须通过后天的培养来恢复和发扬人的本然的善性,性恶说认为必须通过后天的教化来改变人性之恶,使人性为善,最终都归到注意后天的作用。

综上,我认为,在政治思想的反思总结中我们应该注意两点:1 )善心能够内省,学习道还要靠内心对道的领悟和判断; 2 )外在的仁义教化觉醒心之善心,二者合一,仁义之心、仁义之行自觉自愿自然地产生,即《礼记·中庸》所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参考文献】
1.《孟子·告子上》 
2.《苟子·性恶》 
3.曹德本  《中国传统思想探索》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8年12月
4.赵  倩  《从人性论的角度看德治与法治》    《社会发展》
5.崔华前  《中国传统人性论与德教的阐证》    《理论与现代化》 2008年第6期
6.胡  鑫  李向辉  《《易传》中的人性论思想》 《学术探讨》
7.刘国民《悖立与整合——论董仲舒对孟子、荀子之人性论的解释》
《衡水学院学报》 2009年6月第11卷第3期 。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wendangdaquan/5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