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作文大全】

刚正不阿
  导语: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刚正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谢谢。 
【关于刚正的成语】 
【不挠不折】:不弯曲,不屈服。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不欺地下】:地下:黄泉之下。指人刚正不阿,坚持原则。 
【骨鲠之臣】:骨鲠:比喻刚直。刚正忠直的官员。 
【浩然之气】: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 
【烈女不更二夫】:烈女:刚正有节操的女子。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
 
【烈女不嫁二夫】:烈女:刚正有节操的女子。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 
【埋轮破柱】:比喻刚正不阿,不畏权贵。 
【强直自遂】:指刚正而自行其意,不为人所动摇。 
【铁骨铮铮】:指人有骨气,刚正坚贞。 
【外柔内刚】:柔:柔弱;内:内心。外表柔和而内心刚正。 
【外柔中刚】:柔:柔弱;中:内心。
外表柔和而内心刚正。  
【膝下有黄金】:不肯轻易对人屈膝下跪。
形容人刚正不阿,有志气。 
【邪不敌正】:犹言邪不犯正。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 
【邪不伐正】: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同“邪不犯正”。 
【邪不犯正】: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亦作“邪不伐正”。 
【邪不干正】:邪恶的压不倒正派刚正的事物。
 
【邪不胜正】:犹言邪不犯正。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
 
【阎罗包老】:包老:包公。指刚正耿直的人。
 
【铮铮铁骨】:比喻人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 
【铮铮铁汉】:指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人。
 
【正气之歌】:形容无私无畏、刚正不屈的精神。 
【破柱埋轮】:指汉朝李膺破柱搜捕张让之弟张朔和张纲埋轮洛阳都亭弹劾梁冀之典。比喻刚正不阿,不畏权贵。 
【井冽寒泉食】:冽:清澈;寒:清冷。
只有在井很洁净、泉水清冷明澈的情况下才喝水。即只喝干净凉爽的水。
比喻刚正的君主任用德才兼备的人。 
【四则关于刚正的故事】▲  刚正敢谏  魏徵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很穷,但他却喜欢读书,掌握了广博的知识,后来又出家当过道士。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他先后参加李密瓦岗军和窦建德起义军,李建成被杀后,他又因直言敢谏,受到唐太宗的重用。
  唐太宗常把魏徵召进宫内,叫他提些意见。李世民有不对的地方,魏徵能够当面批评,甚至会弄得唐太宗一时下不了台。  有一次,唐太宗根据右仆射(掌管奏章文书的官员)封德彝的建议,决定十八岁以上身体强壮还没有服役过的男子都要去当兵。
但魏徵不同意。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皇帝的敕令,要由谏议大夫签名才能生效。  唐太宗问他:“你不同意这样做,有什么理由?”  魏徵回答:“臣作为谏议大夫,有义务向陛下指出,这样做违背了治国安民的方针。
我朝开国后即立下‘男子二十岁当兵,六十岁可免’的规定,怎么能随便改变呢?”  唐太宗非常生气,大声指责道:“你太固执己见。
”  魏徵毫不退让,语重心长地说道:“陛下。把河水放光捕鱼,确实能捕到许多鱼,但明年就没有鱼了;把森林烧了打猎,确实会打到许多猎物,但明年就没有野兽了。
如果把十八岁以上身体强壮的男子都去当兵,今后国家的税赋徭役去向谁要呢?”  唐太宗这才幡然醒悟,收回了命令。  有时候,李世民还会和魏徵一起讨论一些问题。
  比如,唐太宗曾问魏徵:“历史上有过这么多帝王,为什么有的明智,有的昏庸?”  魏徵回答道:“能够多听听各方面意见的帝王,通常比较明智;一意孤行、只听单方面的意见的帝王,难免就会昏庸。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唐太宗赞许地说:“你讲得真好啊。”  有个大臣叫郑仁基,女儿长得美丽又有才华,皇后要把她收为李世民的嫔妃。
当册封的诏书写好后,有人说了一句:“她不是已经与人订婚了吗?”  魏徵知道后,就向李世民进谏道:“陛下住着亭台楼阁,就应该希望百姓有安身的房子;陛下吃着山珍海味,就应该希望百姓有充足的食物;陛下看着众多嫔妃,就应该希望百姓有称心的婚姻。现在陛下把已经与人订婚了的女子夺过来,这怎么符合人家父母的心意呢?”  唐太宗听了这番话,马上取消了册封。
  当魏徵患病去世后,唐太宗罢朝五天,亲自登上御苑西楼,遥望魏徵逝世之处寄托哀思。他沉痛地说:“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帽穿戴;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现在魏徵去世,使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魏徵能在初唐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一点作用,确实是与唐太宗闻过则喜、从谏如流的气度分不开的。
  唐太宗时能够大胆进谏的大臣,还有一位马周。马周原来只是守卫玄武门的中郎将常何的客人。公元631年(贞观五年),李世民下令百官上书谈论朝政得失。常何是个武将,不懂政治,感到谈不出什么,为此很犯愁。
马周知道了,马上动笔为他写了二十多条关于政治得失的意见,让他去交差。李世民读了以后,觉得条条都切中要害。
他很奇怪,常何这一介武夫怎么变得这样有政治头脑了,就找他来面谈。常何一向老实,他坦白地告诉李世民上书的内容都是马周写的。
李世民马上召见马周,一番谈话,对他十分赏识,不久便任命他为监察御史。
  马周没有辜负李世民对他的期望,经常进谏,向李世民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他要李世民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要了解民间的疾苦,爱护百姓;他要李世民不要太宠爱子女,没有必要每年加赐金银珍宝,因为奢侈只会害了子女;他要李世民以人为本,真正让百姓满意,就得选拔德才具备的好官。对马周提出的这些建议,李世民都认真听取,并加以推行。  魏徵、马周等人还提醒李世民,隋末因为滥刑暴政而迅速灭亡。李世民因此非常重视立法安民,要求有关部门融合前朝立法、司法经验,制定了《贞观律》,使封建礼教法律观成熟完善起来,为稍后制定《唐律》打下了基础。
  连州,地处五岭南北交通要冲。自唐以后,很多朝廷贬官都被贬此地。韩愈之前有王俊、王仲舒,之后有刘禹锡、杨敬之、蒋防、卢肇。这些贬官都是进士、状元,满腹经纶,饱读《诗》、《书》,肚子里装满了儒家学说的精华,他们在连州开学馆,兴农业、倡导文明,开启民智,推动了连州文化的发展。
“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是刺史刘禹锡和他的学生们教学活动的写照。▲  冒死上疏  咸通十一年,梗直为相的刘瞻在昏庸的懿宗皇帝(李崔)面前,为无故受牵连的300余名百姓喊冤,主演了令世人敬佩不已的“刘瞻上疏”。  事情由懿宗的爱女同昌公主的病逝而起。  同昌公主是懿宗和爱妃郭淑妃的掌上明珠。到了同昌公主出嫁的年龄,懿宗皇帝夫妻怕委屈自己的心肝宝贝,亲自为她挑选了模样不错的翰林学士韦保衡为夫婿。公主成亲之日,懿宗把皇宫里最贵重稀罕的珠宝和赏玩品,都赐给了她。
赐给她的宫室,窗户都用珠宝来装饰,连井栏也是用金银打造。怎料天妒红颜,春天,同昌公主这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娇艳花朵,染了疾病,身子一日比一日憔悴。懿宗皇帝将全国略有名气的医官征集到皇宫,替公主把脉,施针;海内外所有寻找得到的妙药灵丹,都陆续被采集,送到公主的床前,公主本来就柔弱的身躯,经不起药石针灸的轮流“夹击”,竟然是一天比一天衰弱。进入秋天,萧飒的秋风带来阵阵冰样的煞气。
公主就在这样的夜晚,带着对人世的眷恋,撒手人寰……  痛失爱女,懿宗哀痛不已。
看着宠爱的郭淑妃哭了个死去活来,忙得宫女御医又是送姜汤,又是送参汤给爱妃安神,懿宗心刀剜掌心般地疼。
  同昌公主的葬礼,异常的风光,排场。用锦绣绸缎、珠玉珍宝装饰的纸扎仪仗队和侍卫队以及阴间使用的器具,光彩耀眼地排列了30多华里。但乳母和服侍过公主的宫女将最后一批陪葬物品扛进墓室时,士兵们依照懿宗的吩咐,快速地锁上墓室的铁门,要乳母和宫女为公主陪葬。当时,墓室里面,一片喧哗。
那是宫女们用木扛,用拳头擂打着墓室门,边敲打边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号。此刻,刘瞻心碎了,他弄不明白,是路岩和韦保衡出的坏注意,还是懿宗的糊涂?  在悲痛中失去理智的懿宗认为公主的死是医官们不用心所至,下令将韩宗劭等20多名皇家医官全部诛杀,并将20多个医官的父族、母族、妻族、老老少少300余人,全部抓来,囚禁在首都监狱。
时任同平章事(实质为宰相)的刘瞻召见负责诤谏的官员,命他们上疏劝阻,看到正在火头上的懿宗,以及平日他任用小人,听信谗言的做派,谏官们都生怕一言不慎,掉了脑袋。  面对着唯唯诺诺的同僚,想到日间谏官们对懿宗皇帝不勤政事,独断专横的恐慌。
刘瞻深知,谏议懿宗的重任就落在自己身上了。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他在给懿宗疏文中强调:“人的寿命长短,都是上天注定。昨天,公主患病,皇上仁慈的圣心,深为关怀,韩宗劭等诊断的时候,只求早日痊愈,所以使用各种医术,并不是没有全神贯注。
想不到祸福先定,难以转移,竟发生意外失误。追究他们的动机,应说是可怜可哀。而今,男女老幼300余人,身戴脚镣手铐等械具,囚禁牢狱,民心惊恐,舆论沸腾,叹息之声,盈满道路。为什么使我们通达明理的君主,蒙受被认为是性情凶恶的诽谤?只因陛下久居平安之地,想不到人生艰难,一时间怒不可遏,忽略了事理上的缺失。
恭请稍稍收回神圣的忧虑,把他们从宽释放。”懿宗看到奏章,大不高兴。
随后,刘瞻又跟京兆尹温璋,在懿宗面前竭力劝阻,懿宗暴跳如雷,大声吼叫,把他们吆喝出去。
  懿宗立即罢了刘瞻的相位,以检校刑部尚书同平章事出为江陵尹,充荆南节度使。
▲  婉拒献馈  一日,刘瞻退朝回府第,路过集市,面前一闪而过的身影让他感到眼熟,是邻居小牵,这小子怎么走得这样急?他赶紧跟在后面,看他到那里。只见小牵一直走进祥盛当铺,鸡爪似的手拿着一支发簪,求当铺老板随便给点银子,给爹爹买药。
  刘瞻细细讯问小牵,发簪是谁给他的,小牵告诉他,是娘亲叫他来当铺,当了银子给爹爹治病。他知道,小牵爹爹患的是肺病,整天咳嗽不止。
一支发簪当来的银子,能顶什么事情呢?他把小牵带回家,叫老伴盛一碗稀饭,给小牵吃了,再拿出碎银,叮嘱小牵交给娘亲,给爹爹抓药。  接济穷困的邻居,刘瞻的老伴总是一次一次地往外掏钱。居家过日子,总要捏紧自个的荷包,一家老少整天就着米粒熬成的清淡汤水过日子,一天,小儿子嚷嚷着肚子饿,要娘亲做米饭吃。
做娘亲的只好将就着,做稠一点的稀饭盛到儿子的饭碗。
她和刘瞻就只有用咸菜送稀饭汤水。  别人封相,荣华富贵接踵而来。
可刘瞻封相后,他的家,仍然没有积储,所居住的通义坊几亩地宽的旧宅都不是他自己的。商人无名子看到位居朝廷相位的刘瞻仍然过着清苦的日子,对刘瞻道:“我经商常常东西南北地走,京城里有几间房始终是长年地空着,就送给你住,当是替京城的百姓感激你的为民之心。”刘瞻笑着对无名子说:“你整年东西南北地劳碌,赚钱买房子也不容易,我怎么能够因为自己在朝廷为相,就轻易地占用属于你的财产呢?你的好意,我心领了。通义坊的旧宅还能够凑合着居住,比起很多居无定所的百姓来,我还是幸运的。
”  在人们的眼中,身为朝廷命官,有豪宅,有厚禄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接受百姓出于感激而贡献的礼物,合情也合理。可刘瞻并不这样想,对四方百姓的献馈,一一婉拒,他节俭清廉的美德,朝野称颂。
当听到他因为同昌公主的死,出面力谏懿宗而获罪,被罢相出镇荆南时,官民一片惋惜之声,一时“正人吞声而扼腕,百姓掩泪于道途”。  翰林学士承旨郑畋奉懿宗的旨意,草拟罢免刘瞻相位的诏书,觉得很为难,他在罢黜刘瞻宰相诏书草稿上写道:“(刘瞻)居住的几亩田地,仍然不是自己的产业;拒绝四面八方的贿赂,最害怕别人知道”……和韦保衡勾结欺瞒皇上,有心排斥刘瞻的路岩看见诏书,对郑畋的做法很不满意,狞笑道:“你不是罢黜他当宰相,而是推荐他当宰相。”在路岩和韦保衡这伙人的淫威下,凡是和他们意见不一致的,都一一被贬。  改道回京  刘瞻总是与路岩、韦保衡意见相左,因此总受到莫名的打击。说起路岩、韦保衡劣迹,老百姓疼恨得咬牙切齿。路岩凭出色的马屁功夫,36岁便就升到了丞相的高位,掌握着相印。
为相8年,懿宗只知道吃喝玩乐和礼仙拜佛,政事都交他掌管。因此,他做坏事的胆子就越变越大。结党营私、贪赃枉法、陷害忠良,果真的坏事做绝。自从韦保衡当上驸马爷那时起,他有心巴结权贵,很快,两人就混在一起,利用懿宗疼爱同昌公主的关系,狼狈为奸,瞧着谁不顺眼,就极力打击排斥。刘瞻向来爱劝谏懿宗勤于朝中事,这,就无意中得罪了这两个乱臣贼子。借公主的死,两人要置刘瞻于死地。
共同上疏指控刘瞻与皇家医官秘密勾结,误用毒药,毒死同昌公主,致使刘瞻一贬再贬,令百姓为之惋惜。
  有道是:多行不义比自毙。元和十四年七月,懿宗驾崩,僖宗立,韦保衡一伙终于失宠。韦被贬为贺州刺史,再贬崖州澄迈令,路岩为新州刺史,复长流谵州,赐死。
  素来以刚正清廉立言立身的刘瞻,最终得到重用,先后任康(今广东德庆县)、虢(今河南灵宝县)二州刺史。刘瞻任两地刺史期间,以出色的执政能力和务实为民态度,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僖宗钦佩他的才华以及为社稷为百姓的胸怀,将他招回京城,委任他为刑部尚书。  刘瞻要回京城了。这喜讯长了翅膀一样在京城的老百姓当中传送着。
咱们要以最隆重的形式,欢迎这位为民办事的好官员回来。京城长安东西两市,居民们早就派人悄悄地探听刘瞻回朝的具体日子,谋划着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欢迎刘瞻重新登上相位。
于是,大批居民自发地组织起来,依照贫富比例收钱,他们在长安街两头搭起牌楼,秧歌队、旱船队,狮舞、龙舞、杂耍队、唢呐队都依照安排,在街头静候。他们要在护送刘瞻回京的卫队经过的时候,用热烈的鞭炮声,载歌载舞,迎接他的归来。
  时值正午,不见刘瞻的卫队出现;转眼申时又过了,大街仍然没有刘瞻的身影。马队街两头来回奔跑,互相询问:是不是太大意,看花眼了?这时,远远跑来了一匹马,马上的士兵,一一队街头的民众说:大家不用等了,刘丞相有紧要事,改日回京城。
  原来,刘瞻听到民众街头迎接他的消息,变更回京城的日期,改走其他小路回京城。  宰相裴但逝世后,刘瞻受僖宗重任,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最初,刘瞻被贬南方,宰相刘邺,向韦保衡、路岩靠拢,联合陷害刘瞻。现在,刘瞻回京再任宰相,刘邺内心升起恐惧。秋天,刘邺在全国盐铁专卖暨运输总监署,设席宴请刘瞻,刘瞻回家后生病。  因为刘邺的宴请,刘瞻这一病,就再没有康复,直至去世。当时的人都认为刘邺用毒药将他毒死。
  刘瞻的死,给后人一个迷。但他以高尚的道德操守、清白的为官之道,赢得了世人的景仰与推崇,流芳千古,值得连州人乃至广东人引为骄傲。。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wendangdaquan/56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