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实用文档】

两淮
国共会战其实只有三大战役,而三大战役其实只有一大战役——淮海战役
粟裕关于淮海战役的四次重要建议
摘要: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分别简称华野、中野)联合举行了淮海战役(国民党军称之为徐蚌会战),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战。在淮海战役开始之前和战役进行中,粟裕曾多次向中央军委提出重要建议,均被采纳,对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这几次极为精彩的建议,充分体现了粟裕通观全局,审时度势,善于从战略高度选择和把握作战时机的高超战争指导艺术。
粟裕一、建议举行淮海战役粟裕提出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主要来自对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必须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区打更大规模歼灭战的思考。事实上,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日渐成熟的过程,是在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战争规律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酝酿形成的。他从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以来的作战实践中体会到:国民党军在多次遭受解放军的歼灭后,兵力已大为集中,如果解放军不能集中更大兵力,就很难找到有利战机。
为了改变中原地区交战双方往返拉锯的胶着状态,发展战略进攻,必须集中更大兵力,打大规模的歼灭战。所以,他于1948年4月向中央军委建议华野3个纵队暂不渡江,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区打大仗。
《周恩来传》在评述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采纳粟裕这一建议时,就明确指出:“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构成了以后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淮海战役中解放军进入徐州城
6月17日至7月6日,华野主力在中野一部和冀鲁豫军区部队的配合下,成功进行了豫东战役,歼灭国民党军8.6万人。豫东战役的实践证明,在中原地区确有大量歼灭国民党军重兵集团的有利条件。粟裕后来在谈到淮海战役时这样说:“豫东战役证明了打大歼灭战的想法符合实际,这种大歼灭战发展下去,势必成为同敌人的战略决战。

8月,粟裕率华野主力暂别中原,返回山东,执行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关于“八九两月攻克济南”的指示,及时组织了济南战役。济南战役本来想“攻济打援”,调动位于徐州附近的国民党军邱清泉、李弥、黄百韬3个兵团北上增援,求得在运动中首先歼灭邱清泉兵团,继而扩大战果,歼灭其他兵团。
然而,在济南战役进行过程中,上述国民党军3个兵团17万余人,在华野阻援打援部队阵地前面徘徊,不敢北上。
粟裕是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他打仗历来是口里吃一个,眼里看一个,心里又想着下一个。当粟裕在筹划和指挥济南战役的过程中,就反复考虑这一战役结束后华野的行动方向问题。鉴于济南战役进行时,国民党军援兵没有来,粟裕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敏锐地觉察到:这说明国民党军避免在不利条件下与解放军打大仗,也说明解放军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已逐渐成熟。
经过深思熟虑,粟裕于济南战役结束前夕的9月24日7时,致电中央军委及华东局、中原局,建议进行淮海战役。粟裕在电报中提出:“为更好地改善中原战局,孤立津浦线,并迫使敌人退守(至少要加强)江边及津浦沿线,以减少其机动兵力,以便于我恢复江边工作,为将来渡江创造有利条件,以及便于尔后华野全军进入陇海路以南作战时,能得到交通运输的方便和争取华中人力物力对战争的支持,建议立即进行淮海战役。
”电报还提出了战役的阶段划分、兵力使用与主要歼击目标,指出:“该战役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以苏北兵团(须另加一个纵队)攻占两淮,并乘胜收复宝应、高邮,而以全军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援之敌。如敌不援或被阻,而改经浦口、长江,自扬州北援,则我于两淮作战结束前后,即进行战役第二步,以三个纵队进占海州、连云港,结束淮海战役。”
这是淮海战役的首次提出与设想。这个建议的主旨是以华野一部分兵力攻两淮,大部分兵力歼灭自徐州及陇海铁路东段南下之国民党军主力,也就是打两淮和海州。
建议提出的第二天,中央军委就复电粟裕:“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同时指出:“估计不久邱清泉兵团将退回商丘、砀山地区,黄百韬兵团将回新安镇、运河车站地区,你们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百韬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歼灭两淮高宝地区之敌,为第二个作战”,“歼灭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为第三个作战”。并要求华野采用济南战役“攻济打援”的兵力部署模式,在战役各个阶段,均以一半兵力担负钳制与打援任务。这个作战方针与部署,就是通常说的“小淮海战役”,也是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匡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主要内容。

由此可见,淮海战役的“发明权”应该属于粟裕,是他第一个提出举行淮海战役并正式向中央军委建议。粟裕是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在战争指导上,他常常在认识上居于领先地位,在实践上又走在前列。
所以,有人说,谈淮海战役的成因,必然要谈到粟裕;没有粟裕的推动,就没有淮海战役。
二、建议战役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
淮海战役发起之前,陈毅、邓小平率中野主力4个纵队先后攻克郑州、开封,到达徐州附近的萧县地区。
从打郑州开始,决战淮海就成为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共同执行的任务。当时粟裕从华野角度提出的淮海战役,其范围仅仅局限在淮安、淮阴、海州、连云港一带,实际上还只限于华东战场。毛泽东在《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中所规划的淮海战役,其规模要比粟裕设想的大一些,但它的范围仍然在兽南、苏北之间,还不是从华东到中原的大决战。随着形势的发展,粟裕的思路越来越开阔。
他判断,华野围歼黄百韬兵团于新安镇、运河一线时,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必定大举东援,若华野、中野协同作战,集中兵力于淮海战场,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徐州国民党军主力,是完全有可能的。粟裕通过分析战场态势,认为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将由战略上配合作战发展为战役上协同作战,淮海战役的规模也比原来设想的要大。那么,必须建立统一的指挥体制,才能统一指导思想,协调作战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两大野战军的整体威力。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成员合影
按照惯例,在一次战役中,儿支部队联合作战,一般是主要方向上的指挥员指挥次要方向上的指挥员,兵员多的指挥员指挥兵员少的指挥员。
当时,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已经调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粟裕担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初期参加淮海战役的部队,粟裕率领的华野16个纵队(其中有暂归华野指挥的中野第11纵队)在主要方向上作战,而陈毅、邓小平率领的中野4个纵队配合华野作战。
所以,按惯例,淮海战役总指挥应由粟裕担任。然而,粟裕在中央军委决定由谁统一指挥这场规模空前的大战之前,于1948年10月31日致电中央军委:“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当时陈毅、邓小平(刘伯承正率中野2个纵队在豫西作战)已经到达郑州前线,在西柏坡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也在关注淮海战役中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的指挥问题。
他们对粟裕的这个建议非常重视,经过研究后,一致表示同意。
11月1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复电指示:“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
两大野战军从战略配合走向战役协同是粟裕的夙愿。
他认为,两大野战军联合在一起,就不是增加一倍力量,而是增加了好儿倍的力量。因而,毛泽东回电同意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两大野战军后,粟裕认为这从组织上明确解决了统一领导问题,是淮海战役演变为南线决战的一个重要条件,为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就这样,淮海战役的统一指挥问题,在不到3天时间内就顺利解决了。而国民党军最高统帅部,从10月22日提出由白崇禧担任国防部蚌埠指挥所主任,到11月10日指令杜聿明到徐州担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用了近20天时间,即淮海战役发起4天以后,才勉强解决了统一指挥问题。

粟裕曾两让司令,这次又在中央军委尚未作出由谁统一指挥淮海战役的决定前,主动提出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的建议,对于顺利解决淮海战役的统一指挥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再次表现了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
淮海战役发起后,随着战役规模的日益扩大,中央军委于1948年11月16日决定:淮海战役“统筹的领导,由刘、陈、邓、粟、谭五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可能时,开五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经常由刘、陈、邓三人为常委,临机处理一切,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彪炳史册的淮海战役总前委,由此宣告诞生。
显然,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淮海战役总前委,是在采纳粟裕半个月前建议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淮海战役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建议在徐州附近歼灭南线国民党军主力
淮海战役打响前后,全国和华东战场形势出现了重大变化。辽沈战役已于1948年11月2日胜利结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解放军在数量上、质量上、技术上均已占据优势。华野当面敌情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国民党军第44军已撤离连云港、海州,向驻新安镇的黄百韬兵团靠拢。解放军进占了海州、连云港。
驻守台儿庄、贾汪地区的国民党军第3“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张克侠即将率部起义,解放军可以顺利通过其防区,威逼徐州,并切断黄百韬兵团向徐州的退路。淮海战役中解放军缴获的美式山炮
通过对上述形势的全面分析,粟裕认为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必须当机立断,抓住战机,为下一步作战创造条件。
11月7日,即在淮海战役发起的次日,他就与华野参谋长陈士榘、副参谋长张震讨论,认为不论战局如何发展,孤立徐州,截断徐州国民党军陆上退路甚为必要。于是接连发电给中央军委、华东局、中原局和陈毅、邓小平、谭震林、王建安,判断淮海战役发起后“有提前夺取徐州,使敌不能南撤可能”,认为“目前主要关键为能否全歼黄(百韬)兵团,同时作下一步准备”,要求谭震林、王建安率领的华野部队按预定计划迅即南出陇海线,建议陈毅、邓小平率领的中野主力直出津浦铁路徐州、蚌埠段,截断徐州国民党军的退路,下一步或歼灭由豫南来援之黄维兵团,或歼灭蚌埠之孙元良兵团。

11月7日夜,粟裕进一步就争取在长江以北与南线国民党军决战的问题与张震彻夜商谈。他们分析全国战略态势,估计国民党军可能采取的方针,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得失,认为必须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使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决战。
粟裕认为,很有必要把他们的判断和建议立即报告中央军委,以及陈毅、邓小平和华东局、中原局。于是,粟裕亲自执笔起草电报。他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完稿时已是旭日临窗。他和张震联合署名的电报于8日早晨发出,这就是著名的“齐辰电”。
粟裕在“齐辰电”中估计了蒋介石可能采取的两种方针:“第一,以现在江北之部队,再加上由葫芦岛撤退之部队,继续在江北与我周旋,以争取时间,加强其沿江及江南、华南防御。第二,立即放弃徐、蚌、信阳、两淮等地,将江北部队撤守沿江,迅速巩固江防,防我南渡,并争取时间整理其部队,以图与我分江而治,俟机反攻。”粟裕认为,如果解放区对战争还能作较大支持,则以迫使蒋介石采取第一种方针更为有利。因为若能在江北大量歼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则造成解放军今后渡江的更有利条件,且大军渡江后,在江南各省不致有大的战斗,也不致使江南各省遭受战争之更大破坏。因此建议:“我们在此次战役于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不必以主力向两淮进攻,而以主力转向徐(州)、固(镇)线进击,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消灭之(或歼孙兵团,或歼黄维兵团)。同时以主力一部进入淮南,截断浦蚌铁道,错乱敌人部署与孤立徐、蚌各点敌人。为此,在战役第一阶段进行之同时,应即以一部破坏徐蚌铁路,以阻延敌人南撤。”
这一建议的核心是:在南线决战时机已经成熟的条件下,歼灭黄百韬兵团后,是将南线国民党军主力抑留在江北逐次歼灭有利,还是将其赶过江南留待将来歼灭有利。
如果歼灭黄百韬兵团后依中央军委原来的部署,挥军南下淮阴、淮安、宝应、高邮地区,则可能把国民党军主力赶过江去;如果西攻徐州,不仅抑留了徐州、蚌埠间现有守军,且能调动黄维兵团拼命东进,以解徐州之围。在这里,粟裕不仅想到了下一仗、下两仗该怎么打,想到了解放军渡江后在江南的仗该怎么打,而且想到了全国解放后江南各省的恢复问题。
这是粟裕在淮海战役初期向中央军委提出的又一重要建议。依照此建议,中央军委毅然作出了将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决战的决策,于9日复电粟裕:“齐(8日)辰电悉。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应。”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能动地驾驭战局、力争主动、迫敌就范的战略方针。。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wendangdaquan/57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