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实用文档】

拜谒的意思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执教地点:实验学校录播教室
执教时间:2019年6月4日(星期二)
执教班级:2016级4班
执教教材:部编审定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4课《雁门太守行》(教材第136页)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贺的文学常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感知诗歌的创作缘由及诗人的人生志向。
2.理解诗歌的意思,感知诗歌的章法结构,理解诗歌的主旨。

3.运用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写法及诗人的艺术特色。

4. 朗读并背诵全诗,感受古代将士英勇杀敌的雄心壮志,学习他们报效祖国、不畏牺牲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意思,感知诗歌的章法结构,理解诗歌的主旨。
2.运用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写法及诗人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运用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写法及诗人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朗读、品味、点拨。             
授课课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李贺的诗《雁门太守行》,这节课,我们主要的学习任务是三个字:一是“知”,知道了解这首诗创作的体裁、背景、诗人等常识;二是“意”,能理解诗歌的主要意思,并能根据意思梳理诗歌的章法结构;三是“品”,能品味、欣赏这首诗的的诗风诗味,诗情诗境。
一、初读,知背景,明志向
初读诗歌,正音识词明节奏。
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步步深入地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
屏显: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一)背景一:知诗体
屏显:雁门太守行,乐府旧题。后人多用题面意思,写边塞征战之事。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行,歌行体,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通常用“歌”、“行”、“歌行”命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高适的《燕歌行》等等。


(二)背景二:知诗人
屏显: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作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世称“诗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他仅做过奉礼郎之类的小官,郁郁不得志,而致力于诗歌创作。后来因贫困和疾病折磨,在27岁的盛年死去。
屏显:长吉诗有另一种鬼魅世界的可怕描述:
“鬼灯如漆(qī)点松花”(《南山田中行》)
“鬼雨洒空草”(《感讽五首》其三)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
“百年老枭(xiāo)成木魅(mèi),笑声碧火巢(cháo)中起”(《神弦曲》)
这也是后人称其为“诗鬼”的重要原因。
屏显: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其诗以“丰富的想象、新奇的语言、浓艳的辞彩”形成了“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三)背景三:知诗由
1.屏显:从有关李贺《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分析,诗作是在平定藩镇叛乱战争这一背景下写的。
这首诗,据说是李贺十八岁时为拜谒韩愈(韩愈时为国子博士分司)而作,主要为展示诗人的才能,表明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并非亲身经历之事,但写得真真切切,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边塞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里加以表现,歌颂了将士们浴血奋战,誓死报国的精神。
2. 屏显:这首诗啊一句、哪个词能表露诗人自己的人生志向。
诗人想通过这首诗是想向韩愈表达自己怎样的想法。
二、再读,知诗意,明结构

(一)自主讲诗意
自由朗读诗歌,根据补充的词语注释和书下的注释自主讲诗意(生自讲、互讲、展示)。屏显下列词语意思:
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

向日:迎着太阳。
摧:毁。
开:打开,铺开、依次排开(用于描写守城将士列阵迎敌的场面)。

临:逼近,到,临近。

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声不起:鼓声低沉,不响亮。

报:报答。
意:信任,重用。

君:君王。

(二)诗意理解指导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一样,想要摧倒城墙;
我军列开阵势,披坚执锐,严待以待,阳光照耀着铠甲,像鱼鳞一般金光闪闪。
秋色中,军营中的号角之声响彻整个天空;
边塞将士犹如胭脂般的血迹,在夜色中凝结在边塞大地上,呈现出一片浓艳的紫色。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
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我愿手操宝剑为国君血战到死。

(三)朗读情感指导
1.语调指导:每句中前后两句的语调变化;2.停顿指志:最后三个字的语调和停顿。

(四)章法结构指导
1.将诗歌分为两层并简述层意。
前三句为一层,叙写战场环境的严寒和战斗的惨烈。
最后一句为一层,直接抒发希望被招纳任用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2.诗歌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环境的严寒和战斗的激烈。写环境的严寒和战斗的激烈与主旨表现有何联系。
诗歌主要从三个方面写环境的严寒:

(1)因为严寒,战场的血迹由“燕脂”变成了“夜紫”;

(2)因为严寒,红旗被冻住了,所以红旗是“半卷”,“半卷红旗临易水”写法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极为相似;

(3)因为严寒,战鼓都敲不出声音了。

诗歌主要从五个方面写战斗的激烈:

(1)敌人的强大。“黑云压城城欲摧”,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预示了战斗的激烈与惨烈。

(2)刀光剑影。“甲光向日金鳞开”,尚未开战,但刀光剑影已经预示了即将到来的战斗的激烈。


(3)“角声满天”。鼓角声的急促与规模,也写出了战斗的激烈。


(4)血迹。
诗歌虽未直接描写厮杀场面,但血迹具体形象地写出了战斗的惨烈。


(5)转进的迅疾。战场已经到处是血迹,但仍是“角声满天”,一场激战尚未结束另一场激战又已经开始,“半卷红旗临易水”即写出了这种转进的紧急与迅速。

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构成一个“虽然……但是……”转折关系,意思是虽然战场环境如此恶劣,战斗如此惨烈,但是“我”毫无畏惧。第一层铺垫蓄势,第二层直抒胸臆,写环境的恶劣和战斗的惨烈,对主人翁为建功立业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气概的表现,起到了很好的反衬效果。这是诗人在章法层面的构思技巧所在。
三、品读,知诗味,明写法

(一)李贺诗风特色
屏显:李贺的诗在风格上想象奇谲(qí jué奇特怪诞;新奇怪异。),辞采诡丽(guǐ lì奇异华丽),变换缤纷,刻意创新。

(二)鉴赏技法菜单
鉴赏诗歌的技法
从修辞的角度鉴赏:比喻、拟人、夸张 、对偶 、用典等
从炼字(词)的角度鉴赏: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鉴赏:记叙 、描写、 抒情 、议论
从描写手法的角度鉴赏:正面 、侧面 、动静 、虚实、 感官角度 、视觉位置角度等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鉴赏: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等

(三)鉴赏技法运用
请同学们运用学过的诗歌鉴赏技巧来品一品这首诗。
1.品动词:请圈出这首诗中的动词,并选择几个动词进行品味赏析。


(1)“压”,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池摧毁。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开”,是依次排开的意思,写出了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的气势、以死报国的决心以及忠君爱国的热情,与敌军形成鲜明的对比。


(2)摧:“毁”的意思,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我方城池摇摇欲坠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3)凝:写出了将士血迹之厚重,突出了战争的悲壮、惨烈和残酷,把边塞激战之后的风光写得很壮美……


(4)卷: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5)临:表现将士们意气风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豪情。
2.品典故:请画出诗歌中运用了典故的句子,并说一说运用这些典故的作用。


(1)“临易水”引用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的典故。表现将士们意气风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壮怀激烈的豪情。


(2)“黄金台”引用“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
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更是表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祖国、视死如归的决心和精神。
3.品色彩: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


(1)诗中色彩对比很鲜明,如用“黑云”暗示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2)用浓艳的色彩描写战争: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点染以“金鳞”“燕紫”“红旗”“黄金台”“玉龙”,画面色彩斑斓,用以描绘悲壮惨烈的战争,显得奇异诡谲。意象新奇,设色鲜明。
这是李贺诗歌的突出特点。 


(3)拓展延伸:李贺诗歌中的色彩示例
杜牧评李贺诗: “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
陆游评李贺诗:“百家锦袖,五色眩曜,光夺眼目”。

“飞香走红满天春,花龙盘盘上紫云。
” (《相和歌辞•上云乐》)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将进酒》)
(明净的琉璃杯中,斟满琥珀色的美酒,淅淅沥沥槽床滴,浓红恰似火齐珠。
宴饮的时间是一个春天的黄昏,他们已欢乐终日了,他们饮掉了青春,桃花被鼓声震散了,被舞袖拂乱了,落如红雨,)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端州石工的手艺真是灵巧如神,磨刀采石山顶上,犹如脚踏青天割紫云。

“雄鸡一声天下白”(《致酒行》)
雄鸡一叫,天下大亮。
“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luán。”(《贝宫夫人》)
夫人长眉凝翠绿,神寿长久几千年,她清心寡欲,铜镜中常飞着青凤鸾。

4.品修辞手法、感官角度
5.品主题
《雁门太守行》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这首诗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
四、诵读,知点评,明收获
此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两军对峙到激烈交战再到急行军夜袭的全过程。色彩凝重,景物鲜明,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气氛,突出将士浴血奋战的勇武形象,歌颂将士们誓死报国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
总结这首诗,李贺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辞采诡丽、想象奇特、浓艳斑驳、色彩斑斓、爱憎分明。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wendangdaquan/9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