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文艺兴趣】

字这个字几画
用语言文字画画
十里益海小学  蔡彬彬
摘  要:中小学生写的记叙文,有时会比较空洞,缺乏感染力。本人尝试从“画画”这个角度,指导学生学会描写。先以学生学过的古代诗词和现代文学作品为例,让学生想象其画面,使学生认识到,凡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能在读者的脑海中留下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然后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思路,分五个步骤指导学生用语言文字“画画”,使学生在描写中力求出现画面,从而使文章生动形象。
一. 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生作文中,记叙文是必须掌握的一种重要文体。在指导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那就是:有些学生在记叙一件事情时,能够把事情的大概写出来,即交代记叙的六要素。
可是文章读起来并不生动,干巴巴的,十分空洞,缺乏感染力。毛病就在,只有骨架,没有血肉,不懂得运用描写的手段使文章丰满起来。这可以说是一个通病。可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快地学会描写呢。 
二. 让学生明确“描写”的概念。
以前,我也常常对学生讲,写记叙文要注意运用描写,但哪怕是天天讲,课课讲,效果都甚微。
似乎“描写”一词,对学生来说仍比较抽象,他们还没有真正弄懂。所以,我们越是讲得多,他们越是听腻了,不把它当一回事,写起文章来还是象涂鸦。那么,到底什么是“描写”,有没有一个通俗易懂的概念,学生易把握,能运用。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175页对“描写”的解释是:将客观事物的形状、情态具体地描绘、再现出来。
但这种解释十分抽象,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写作时更不会运用。《辞海》中对“描”的解释是:依样绘画。
《新华字典》中对“描”的解释是:照底样画。依据后两种解释,我们可以归纳出“描写”的概念,那就是:用语言文字画画。
这种解释,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学生能够理解。实际情况是:许多优秀作家,正是能够自觉地运用语言文字画画,作品也就能在读者的脑海中留下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同看电影、看电视一般。

为了能让学生领会这一点,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指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一些课文,并想象其画面。
古代词诗如唐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学生能够想象出鹅在水中嬉戏的画面: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红的趾掌划起清清的水波。又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学生不难想象这样一幅画面:近处是弯弯曲曲的小路,远处是重重叠叠的山峦,到处都被雪覆盖着,白茫茫的一片,在苍茫的江面上,漂浮着一叶小舟,一位渔翁披着蓑,戴着笠,正坐在船头,悠闲地垂钓。再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们看到的画面是:黄昏时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远远望去,是绿油油的叶子,荷叶上,几只白色的沙鸥正在栖息,突然,一只迷路的小船,载着几个嬉戏的小孩,驶进荷塘,打破了原有的宁静。
那几只沙鸥,听到喧闹,“哦”的几声,扑腾腾一齐飞向天空。这是一幅灵动的,充满生机的画面。
可以说,一首好诗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
也有的诗是由几幅画面组成的。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可以说是由四幅画组成的。第一幅:被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一只乌鸦;第二幅:一条小溪从小桥下流过,桥的旁边住着人家(因为在黄昏,屋顶上也许正冒着炊烟);第三幅:在荒凉的古道上,一位游子骑着瘦马,正在奔波;第四幅:快要落山的夕阳,映照着沦落天涯的游子。
这里,四幅画面共同组成了绝妙的秋思画卷。
无论唐诗,宋词还是元曲,总能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正所谓“诗中有画”。不仅古代诗词,现代文学作品也是如此。
先看看写景的。老舍的《骆驼祥子》的选段《在烈日和暴风雨下》文章开头即写道:“六月十五的那天,天热得发了狂。”但怎样“发狂”,文章有画面。接下来,老舍用了七幅画面来描写。“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马路晒化了。
”画面上有打着卷的柳叶、发着白光的马路、飞扬的尘土,吐着红舌的狗,鼻孔张得特别大的骡马等等。
这些清晰的画面,给人强烈的印象,那就是“热”。
再来看看写人的。
说到朱自清的《背影》,学生们至今还能回忆起“父亲”的背影。这里,朱自清为我们描绘了两幅画面。第一幅画面是去买橘子:“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路边,慢慢地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第二幅画是买回橘子:“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画面上那父亲清晰的背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
在学生回忆以上作品,并对作品所描绘的画面进行想象之后,学生渐渐地领悟到:其实“描写”并不难,就是把人、景、物等用语言文字画出来。 
三. 指导学生描写
在学生弄懂“描写”一词的概念之后,我明确地告诉学生:所谓“描写”,就是“画画”,不是用线条、用色彩,而是用语言和文字来绘画。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思路,我分以五个步骤指导学生“画画”:
1. 临摹
训练时,我拿出一幅画,诸如年画,挂历。
可以是山水画,也可以是人物画,把它挂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观察:这幅画有哪些人或景,它们有些什么特征。
几分钟之后,把画取下。要求学生用语言文字“画”出这幅画。
张佳同学在课堂上临摹挂历上的《擀面的小女孩》时,这样写道:“她,一头金黄的卷发,胖胖的脸蛋,圆圆的手,穿一件绛色的背褡裤。瞧,她那专注的样子,不知是擦鼻涕还是搔痒,她的红红的脸上沾了些面粉,像个大花脸。还有衣服上,桌子上弄得到处都是面粉。一条长毛绛色哈巴狗,耷拉着脑袋,蜷缩着身子,趴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地,看着它的小主人忙碌。
” 临摹画面,由于画面是平面的,静止的,比较简单,但可以养成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并为以后的训练打下基础。


2、静物写生
临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大多能用语言“画”出这幅画面。问题是,学生平时写作文时,不可能黑板上挂有这样一幅画图,让学生去“画”。比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中对少年闺土和中年闺土的描绘十分形象,一个活泼可爱的农村小男孩,以及一位贫困麻木的农民形象如在眼前。试想一下,如果教室里站着这么一个少年或中年闺土,让学生用语言文字“画”出来,我想,学生或许不难描绘出来,可是到哪里去找闺土,还有祥林嫂,孔乙已。

怎么办。我们可以带他们出去写生,让他们来到大自然,看路边的老槐树,看田里的小青菜长成啥样;也可以让他们走进大街小巷,去观察,去留心补鞋的老头,卖肉的壮年是什么模样。然后用眼睛“摄”下这幅画面,回家后,用语言文字“画”出来。

怎样“拍摄”。关键在于“取景”,即让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镜头应对准哪儿。
一开始,我让学生“定向拍摄”,如:我家的小杂院、校门前的小货摊、车站上的侯车人等等。
由于要把对象“摄”入脑海,学生自会仔细观察,找出特征。随后,可以让学生“自由拍摄”。
记得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去发现美的事物。如熊哲美同学绘出莲花塘的景色:“我惊诧于莲花塘迷人的风景。放眼望去,杨柳依岸,塘面平如明镜,倒映着杨柳婀娜的倩影,微风吹过,垂柳轻轻的拂过水面,塘面犹如少女褶皱的裙服,波光粼粼的水面泛起层层的涟漪,几条小鱼儿跳出水面,或吐几个小气泡,给宁静的池塘带来了几许生气。塘的中间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四角凉亭,朱红的大木柱、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越发的亮眼,亭与岸间相嵌着一道白色的小桥,仿佛系着的白腰带似的。”莲花塘,是我们家乡景德镇的一处风景,在小作者的描绘下,显得更加秀气俊美。
3、动感的画面
大自然是千变万化的,任何事物也是不断运动着的。因此,在静物写生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画”有动感的画面。
如:潮起潮退,日出日落,或是演员跳舞,学生踢球,或是小狗打架,猫抓老鼠等等。
在这里,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强调动作的连续性。如学生踢球、猫抓老鼠,学生在观察时,要注重有特征的动作。
有动感的画面实际上是由几个静止的画面组成的,要注意画面的连续性,使读者在脑海里出现象放电影一样的一幕幕的画面。我班的绍玲玉同学这样描绘《丹顶鹤的故事》:“黄昏,余晖静静地照在芦苇地上,一群丹顶鹤正在嬉戏。突然一只小丹顶鹤不幸陷入了沼泽地,它的细长的双腿奋力挣扎,翅膀忽上忽下地拍打着,身子正慢慢下沉。顿时,所有的丹顶鹤都尖叫起来,似乎是在找人救援,特别是小丹顶鹤的妈妈,在它的上空来回飞翔,尖叫。
这时,正独自在一边玩耍的小女孩听到后,迅速向这边跑来。她用双手抓起它的翅膀,向上拉,然后用手托起它的双脚,向空中一推,小丹顶鹤飞起来了。
然而,这个小女孩,却再也没有出来。一阵风吹来,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仿佛是在为小女孩祈祷,那一群丹顶鹤久久地凝视着那片沼泽地,突然,仰天长啸几声,便像箭一般飞向天空。
”这一段动感的画面,如在眼前,深深地打动着读者。
另一种是有时间跨度的画面的连续性。
如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它们在小的时间段里,它是静止的,不动的;但在大的时间段里,它们又是运动着、变化着的。因此必须观察这一幅画面每一时间段的特征。


4、有声的画面
世界是一个有声的世界。声音主要分二类:一类是大自然的声音。如:小鸟啁啾,雨打芭蕉,或是小桥流水,车马奔驰,这些大自然的声音,千变万化,怎样用语言描绘出来。
其一:仔细聆听。我们不仅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同时要有一对灵敏的耳朵。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的声音不同,喜鹊喳喳和燕子呢喃的声音也不同,甚至狼狗和哈巴狗的叫声都不一样。
其二:运用比喻或通感。在许多情况下,声音的美妙很难形容。高明的作家往往用比喻的形式,即用另一种声音来形容这一种声音。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清脆悦耳的琵琶声似乎能够真切的听到。有时也用通感,即借助其他感官来写声音的美妙。如刘鄂的《明湖居听书》“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写尽了音乐的婉转悠扬,急促多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放一首音乐,让学生欣赏,并写出感受。
我班的陈燕同学在听了理查得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后,写出了这样的片断:“深秋,寂静的树林。如火的树叶正片片飘落,地上是一层厚厚金色的地毯。大树下,二位垂暮的伴侣,披着大衣,正靠在石椅上休憩,聊着天。脚下,几片树叶又随风扬起。
”文章运用通感的写法,将乐曲给人的宁静、恬淡的感觉表现出来。
另一类是人的语言,也是最富有个性的声音。与人物的身份、性格、情感有很大的关联。来了一位新教师,同学们唧唧喳喳的,会议论些什么:试卷给家长签字,他们会说些什么;还有听小贩吆喝,听家长训话,听小孩吵嘴。
1. 想象中的画面
当学生有了以上的基础,即能够把所见或所闻的,立体的、动感的、有声的画面,用语言文字“画”下来后,此时,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和再造画面。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虽然学生没有亲眼见过,没有亲耳听过,但他们可以设身处地想象一下,再造画面。。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wentiyishu/7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