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学历教育】

数落
“限招男生”“非名牌大学毕业免谈”……零点公司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2.8%的城镇居民表示在就业时遇到过就业歧视,而学历歧视则成为最司空见惯的就业歧视现象。学历歧视有一定计划经济时代的遗风,但学历歧视在学历本身也能找到一些结构性的根源,在此不妨数落一番。

首先,学历教育的大量过剩必然滋生学历歧视。自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节节攀高,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0万人。
在“人才济济”的教育成绩面前还有这样一组令学子们更加忐忑不安的数据: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将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面对2400万人的就业需求,社会仅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僧多粥少,差距显而易见,用人单位想不“挑三拣四”都不可能。
其次,虽然全日制大学教育已呈明显过剩之势,但无法削弱社会再教育的兴旺红火。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年仅自考毕业人数已超过普通高校三分之一,这还不算成人高考、函授等再教育。有必要指出的是,再教育与那些全日制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其中一部分人是未脱产或半脱产学习,有的单位尤其是政府和国有企业对这些文凭很看重,这些人往往用不着到人才市场去挤应聘的独木桥。一部分则是指望对原学历进行“升级”,以提高就业的砝码。但再教育的学历中有的本身就存在着公信力不高的障碍,面对如潮急于找份工作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再教育的这些文凭还不足以承担“敲门砖”的重任。第三,学历歧视的背后,隐藏着这样的现实,即现阶段重学历轻能力尤其是技能教育还跟不上趟。
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制造企业并非对文凭过于顶礼膜拜,不少单位很希望招收到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技能型人才。与高校学生就业难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尽管各地加大了技能人才的培训力度,但缺口仍然很大,高薪聘请熟练技工的广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地招聘会上,教育与用人市场存在着某些脱节之处。
面对学历歧视,确有必要督促用人单位端正观念,但教育部也不妨主动地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怎样多培养一些“适销对路”的合格人才,少“生产”一些市场难以消化的半成品。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xueliyanxiu/68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