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出国留学】

周总理诗歌
《曙光艺苑》编者按: 周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5年了,25年前亿万人闻哀乐而泪下,人民不忍、不平,伫立在寒风中哭送总理而去。今天提起总理,想起他的音容相貌,人们还是不禁会热泪迎眶……    他的历史功绩,人格风范为中外称颂。 四十年代在延安,周恩来就因坚韧耐劳被党内同志称为“革命队伍里的一头骆驼”。他自己却说:“不,我只是一只小毛驴。
” 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就因工作忙碌被人比做古时的周公旦。史称周公“一餐三吐哺,一沐三握发”。周恩来在建国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日理万机,担子之重,事务之繁,无人能比。尤其是在“文革”的动乱中独撑大局,积劳成疾。
“文革”期间,周恩来一般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越南胡志明主席于1968年到北京时,向周恩来提出的一个要求便是,希望他每天多睡两小时。
回答却是———“我做不到。” 1974年上半年,他的癌症已开始扩散,但是据办公记录统计,仍有半数以上的日子工作在18小时以上。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袖们》一书中曾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可能被烧毁,只剩下一堆灰烬。”此话极是。    周恩来没有留下儿女,也没有留下遗骨,却在无数后人心中留下了一座心碑。
中国是一个道德系社稷纲常的国家,中国可以没有法,却不可没有道德,中国人心中可以没有上帝,却不能没有楷模,周恩来是中国永远效法的崇高人格、伟大榜样。    当年或问周总理平时何不吟诗,答曰每日工作皆严谨求实,诗词则需浪漫之气,实无此雅兴,实则总理工作繁忙,无暇吟诗作赋。后查青年周恩来旧作,方知亦曾好文艺,十九岁赴日本留学行前,就写下“大江歌罢掉头东”等诗篇,赋诗言救国之大志。1978年《诗刊》第三期第一次发表周恩来青年时期诗作14首,并加以注解,使人领略周恩来青年时期的风采。这里我们从中精选8首,并加上以后几首诗作,一并发表于此,以表达我们对周总理的怀念、崇敬之情。
                                          一  春日偶成(二首)                     (一 )                     
(二)        极目青郊外,                樱花红陌上,         烟霾布正浓。
                柳叶绿池边。        中原方逐鹿,                燕子声声里,                    博浪踵相踪。                相思又一年。
                                                       1914年

一九一三年八月,周恩来来到天津南开学校学习。
这两首诗,作于一九一四年,是迄今我们所见到的周恩来最早的诗歌作品。当时,周恩来年仅十六岁,不但学业方面名列前茅,而且积极从事爱国进步社团活动,与几位同学发起成立了“敬业乐群会”,创办了《敬业》杂志。这两首五言绝句,刊载在《敬业》创刊号上。
 烟霾:烟云,喻战火。逐鹿:群雄角逐,争夺天下。
博浪:即博浪沙,张良偕力士谋刺秦始皇地方。踵相踪:接连不断。踵,脚后跟, 脚印;相踪,跟随。 红陌:陌,田间小路。红陌,指开满鲜花的郊野。

青年时代的周恩来
二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三首)
(一)相逢萍水亦前缘,负笈津门岂偶然。
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螯下酒话当年。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待得归农功满日,他年预卜买邻钱。
(二)东风催异客,南浦唱骊歌。
转眼人千里,消魂梦一柯。星离成恨事,云散奈愁何。欣喜前尘影,因缘文字多。
(三)同侪争疾走,君独著先鞭。作嫁怜侬拙,急流让尔贤。群鸦恋晚树,孤雁入寥天。惟有交游旧,临岐意怅然。《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三首诗,作于一九一六年初,以“飞飞”的笔名发表于一九一六年四月《敬业》第四期上。 蓬仙:张蓬仙,是周恩来的同学,东北吉林人。他在一九一三年秋和周恩来同志同时考进天津南开学校,是“敬业乐群会”的三个发起人之一。他比周恩来同志早一年去日本留学,周恩来同志日本后,他们也常有交往。“九.一八”前后,张蓬仙贫病交集,死于北京。第一首诗,通过与同学好友的共同战斗生活的回顾,抒发了为拯救祖国而刻苦自励的革命情怀。诗篇着意于热烈地期待他日为国立功、革命胜利的时日,再与好友欢聚在一起的无畏乐观气概。第二首诗,着重抒写了与好友惜别的真挚情感和美好的祝愿。最后的一首诗,则是对同学好友参加进步学运所取得的成绩的赞扬,表现了周恩来同志虚怀若谷的谦逊美德。
相逢萍水:浮萍随水飘泊无定,常作比喻人的偶然相遇。
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负笈:笈,竹制书箱。负笈,背着书箱,即求学。
 津门:津即天津。门是城门的意思。 扪虱:形容谈话时从容不迫,毫无顾忌的神态。
《晋书·王猛传》记载:晋代桓温入关,王猛穿着粗布衣服去拜见他。
一见面,就谈论起时事来。交谈时,摸着向上的虱子,旁边好象没有人一样。
这里用来指志同道合的好友,情意相投,无所顾忌。 螯:螃蟹的大脚。泛指下酒的菜肴。
 险夷:危险和平安。这里作偏义词用,侧重指环境的险恶。 尝胆:形容刻苦自励。
敢息肩:怎敢息肩,不敢撂挑子。敢,这里是岂敢、怎敢、不敢的意思。 买邻:择邻而居。
《南史·吕僧珍传》记载:宋季雅罢官以后,买了一所房子,和吕僧珍的家为邻。
吕僧珍问房价多少,宋回答说:“一千一百万。”吕僧珍由于季雅出这样的高价而感到奇怪。季雅说:“我拿一百万买房子,拿一千万买你这样的好邻居。”这里意思是说革命胜利时,与好友同欢共聚。 异客:客居外乡的人。
这里指张蓬仙。 南浦:地名。在福建省浦城县南门外。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之如何。”后泛指送别友人的地方。 骊歌:古书《大戴礼》记载:客人临走的时候,唱《骊驹》诗。后指告别的歌。
 梦一柯:作了一个梦。唐代李公佐的《南柯记》云:淳于棼在古槐下醉卧,梦到娶了大槐安国的公主,当了二十年的南柯太守,享尽荣华富贵;后来打了大败仗,公主也死了,被遣归。
后人根据这部寓言小说,把作梦叫做“南柯”。这里的意思是指送别好友时的情景,仿佛我作梦一样。
 云散:古代诗文中常用“云散”比喻朋友之间的别离。
 欣喜前尘影,因缘文字多:意思是:回忆过去同学结合在一起写文章,搞爱国宣传,感到欣喜。前尘影,指往事。因缘,指彼此结合的缘分。 同侪:同辈。这里指同学。 著先鞭:《晋书·刘琨传》记载:刘琨和祖逖是朋友,听说祖逖为朝廷所用,便给自己的亲友写信说:“吾枕戈待旦,志袅逆虏;常恐祖逖先吾著鞭。”后来就以“先鞭”表示“先一著”或“占先著”。
这里是走在前边,进步最快的意思。 作嫁:原指为别人做嫁衣;比喻为人作事,自己没有图谋。
孤雁入寥天:这里指好友奔赴寥廓的前程。孤雁,比喻张蓬仙和当时一切有志之士。
寥天,即寥廓的天空。
 临岐:分手的路上。
岐,大路分出的小路,岔道。 三    次皞如夫子伤时事原韵茫茫大陆起风云,    举国昏沉岂足云;最是伤心秋又到,    虫声唧唧不堪闻。 1916年附张皞如《伤时事》原诗九月二十八日阅报,见徐州分盟祸已近在眉睫,政府犹用敷衍主意。国生命已断送于数人之手矣。不禁掷书流涕,遂成口号。太平希望成烟云,误国人才何足云;孤客天涯空涕泪,伤心最怕读新闻。皞如夫子:即张皞如,南开学校教师。当他从报纸上看到张勋拉拢勾结各地军阀,在徐州阴谋订立臭名昭著的北洋七省军事攻守同盟,妄图复辟封建帝制时。
十分气忿,疾书就《伤时事》诗。周恩来读了这首诗后,当即用原韵和诗一首,共同发表在一九一六年十月出版的《敬业》第五期上。
诗歌的后两句,借用草木摇落的的秋天和凄切哀惋的虫鸣,表达了对反动政局的严重不满和深切失望,并暗示出张勋之辈复辟的喧嚣正如秋虫一样,不过是死亡前绝望的哀鸣而已。

四    大江歌罢掉头东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1917年9月
周恩来(前排坐者)同南开学校师生在一起
一九一七年九月,周恩来为了投身到祖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去,毅然放弃在日本学习的机会,决定回国。
周恩来日本回国前夕,他的同学好友张鸿诰等人为他饯行,请书赠留念。周恩来挥毫书赠了这首诗,并在诗后写有“右诗乃吾时所作”,“返国图他兴,整装待发,行别诸友”等字句。 这首诗的手迹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大江: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里泛指气势豪迈的歌曲。 掉头:有力地掉转身躯,表示决心很大。
杜甫诗:“巢父掉头不肯往,终将入海随烟雾。” 邃密:精深细密;这里是精研的意思。 群科:辛亥革命前后曾称社会科学为群科。一说是各种科学。 济世穷:挽救国家的危亡。 面壁:面对墙壁坐着。《五灯会元》记载:达摩大师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这里用来形容刻苦的钻研。 破壁:《名画记》记载:南北朝著名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没有眼睛的龙。
他说,如果点了眼睛,龙就要飞走。
别人以为这话说得荒唐,他于是点了龙的眼睛,不一会雷电大作,轰毁了墙壁,巨龙乘云飞去。这里表示学成以后,象破壁而飞的巨龙一样,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 难酬蹈海亦英雄:蹈海,投海。这句意思是:即使理想无法实现,投海殉国也是英雄。这里借用了陈天华留学日本时,为了抗议反动当局无理驱逐中国留学生和唤起民众的觉醒,身投日本大森海湾殉国。
五     雨中岚山--日本京都雨中二次游岚山,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到尽处突见一山高,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潇潇雨,雾蒙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娇妍。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姣妍。
1919年4月这首白话诗作于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载于《觉悟》创刊号。表现了年轻的周恩来同志在各种学说中接触到马克思主义革命真理的那种无限喜悦和振奋的心情。

“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娇妍","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姣妍”。这些清新隽永的诗句,就是这种艰苦探索革命真理心情的形象概括。
岚山: 京都著名的风景区。京都:日本的故都,在东京的西部。
 
周恩来和留日同学合影   
六  雨后岚山山中雨过云愈暗,渐近黄昏;万绿中拥出一丛樱,淡红娇嫩,惹得人心醉。自然美,不假人工;不受人拘束,想起那宗教,礼法,旧文艺,……粉饰的东西,还在那讲什么信仰,情感,美观……的制人学说。
 登高远望,青山渺渺,被遮掩的白云如带;十数电光,射出那渺茫黑暗的城市。此刻岛民心理,仿佛从情景中呼出;元老,军阀,党阀,资本家,……从此后“将何所恃”。1919年这首白话诗作于一九一九年在日本学习期间,载于《觉悟》创刊号。这首诗通过对美好的自然景物和丑恶的现实社会的对比描写,痛斥了“元老,军阀,党阀,资本家”的罪恶统治,批判了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宗教,礼法,旧文艺”等等“制人学说”,并表现出对反动势力的蔑视、对人民力量的自信。
将何所恃:还依仗什么的意思。恃,依仗。 七   游日本京都园山公园满园樱花灿烂;灯光四照;人声嘈杂。小池边杨柳依依,孤单单站着一个女子。樱花杨柳,那个可爱。冷清清不言不语,可没有人来问他。1919年这首白话诗作于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载于《觉悟》创刊号。这首诗通过灿烂的樱花,四照为灯光,嘈杂的人声,渲染出一种繁闹的气氛,衬托杨柳池边那个孤单单女子的凄凉心境。
表达出作者对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和阶级对立的黑暗现实的不满。
园山公园:日本京都著名的风景区。 八    四次游园山公园四次来游,满山满谷的“落英缤纷”;树上只剩得青松与绿叶,更何处寻那“淡红娇嫩”的“樱”。 灯火熄,游人渐渐稀,我九天西京炎凉饱看;想人世成败繁枯,都是客观的现象,何曾开芳草春花,自然的美,无碍着的心。这首白话诗作于一九一九年四月九日,载于《觉悟》创刊号。这首诗前一节的重点是写景。
用“满山满谷的‘落英缤纷’”和“树上只剩得青松与绿叶”两句点出园山公园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象。后一节则由景及情,联想到炎凉的世态和成败繁枯的人世等社会“客观的现象”。
篇末用含蓄深沉的笔调抒写了革命的情怀:不管何时再开芳草春花,都无所挂碍,都不会动摇作者热烈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坚定信心。九    生别死离壮烈的死,荀且的生。
贪生怕死,何如重死轻生。 生别死离,最是难堪事。别了,牵肠挂肚;死了,毫无轻重,何如做个感人的永别。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没播革命的种子,却盼共产花开。梦想那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他,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
坐着谈,何如起来行。贪生的人,也悲伤别离,也随着死生,只是他们却识不透这感人的永别,永别的感人。不用希望人家了,生死的路,已放在各人前边,飞向光明,尽由着你。
举起那黑铁的锄儿,开辟那未耕耘的土地。
种子撒在人间,血儿滴在地上。本是别离的,以后更会永别。
生死参透了,努力为生,还要努力为死,便永别了,又算什么。1922年这首诗作于一九二二年,刊载于一九二三四月十五日天津《新民意报》付刊《觉邮》第二期上。
当时周恩来同志正在德国,在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工。 这首诗为悼念黄爱烈士而作,黄爱,湖南常德人。
一九一九年在天津读书时,是周恩来等创办的觉悟社的社友,并积极投入周恩来同志领导的天津学生爱国运动。一九二零年,周恩来同志去欧洲勤工俭学,黄爱同志回湖南长沙组织劳工会,积极开展工人运动。
一九二二年一月,黄爱领导长沙第一纱厂工人为要求年终奖金举行全体大罢工。十六日被军阀赵恒惕逮捕,次日凌晨在浏阳门外就义。
周恩来听到黄爱牺牲消息,悲愤填膺,怒不可遏,当即写下了这首诗,高度赞扬烈士献身革命的高尚精神,同时寄托了他自己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
十   千古奇冤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这首诗作于一九四一年十七日,曾载一九四一年一月十八日重庆《新华日报》。
 一九四一年一月四日,蒋介石策划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当时,周恩来同志正在特务横行、恐怖气氛笼罩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重庆。
为了揭穿蒋介石的背信弃义和“皖南事变”的真相实质,声讨控诉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投降、屠杀

1946年周恩来在南京梅园新村
我新四军数千人的罪行,周恩来同志以无比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的题词和《千古奇冤》一诗。   江南一叶:这里指在江南地区坚持抗日卓著勋劳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 同室操戈:同室,一家人;操戈,动武。这里指在日寇侵略面前,国民党反动统不抗日,专反共,蓄谋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残酷屠杀我新四军数千人。
 相煎何急:相传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想害死胞弟曹植,限期七步成诗,否则诛杀。
曹植口占一诗,其中云:“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来就以萁豆相煎比作兄弟间自相残杀。这里用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卖国反共的反动面目。 

十一   为刘志丹陵题诗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一九四三年 周恩来敬书刘志丹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党员、陕甘革命根据地和陕北工农红军的创建者,是坚定的无产阶级 革命家。一九三六年,他任西 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兼北路总指挥,奉毛主席之命,率领陕北红军抗日东征。
同年四月,与阻击的国民党匪军在晋西中阳县三交镇遭遇,在重创敌人之后,不幸牺牲。
刘志丹同志殉国七年之际,伟大领袖毛主席曾亲笔题词:
1946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南京梅园新村30号院内。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yuyanliuxue/5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