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学前教育】

李有几画
李金山山水画欣赏
李金山山水画欣赏

李金山画语:关于“功夫在画外”

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其本质意义在于以意定形,以意驱形,其独具的文学性、抒情性,以大观小,空灵的禅宗思想,博大精深的道法自然,深远的人文关怀,意冥玄化、纯任自然的创造。这种烟波风月、平淡虚旷、萧条淡漠的境界是任何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这就要求中国画不光要具有书法和绘画本身的艺术内涵,更不可缺或缺的与之相关的很多文化的滋养和支撑。

诗词文赋、儒释道诸多传统哲学思想,和高度发达的思维体系、洞察能力,高度的人本理念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都直接影响着作品本身品味、意境、思想内涵、艺术感染力等诸多因素。这就要求创作者的人格、学养、心性、智慧全方位的积累达到相当程度,在创作的一瞬间集中赋予作品。
我从来就是把书法与文学视为画内的功课来做的,而且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涉猎戏曲、摄影、哲学等等,尽可能的开阔思路,博采众长。我的书画作品,尽量题自己的诗文,在作画的时候诗文已经成竹在胸,画毕则题于其上。

总之,中国书画,是生存于悠悠华夏八千年文明的丰厚土地上的一朵鲜艳的奇葩,书内书外,互为一体,画内画外,内外兼修,才能融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体系中。从古至今,那些书画艺术大家,都是诗文书画、金石篆刻样样精通,王维、苏轼、赵孟頫、郑板桥、等等历史人物,齐白石、潘天寿、李可染、启功等等这些现当代大家都是如此,他们不仅是书画艺术大家,更是内外兼修的国学大师。可见,对一个画家来说,除了画面语言表现技法外,书法、诗词、文学、哲学以及人格、学养、心性、智慧的修为都是缺一不可的。
不然,你的绘画作品也就成了索然无味的符号堆砌。在这一点上,我对自己是非常苛求的,自断其后路,逼着自己向更高的要求迈进。

李金山画语:关于“风格与境界”

关于风格与境界,这个词对我们来讲并不陌生,但真探其精髓的能有几人呢。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我浅谈一些自己的观点与认识。

谈到风格与境界,可以把它分开来讲,但从某种意义上又是密不可分的。艺术风格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们不自觉的自然流露,它带有必然性。
童稚有童稚的风格,初学有初学的风格,不同人有不同人的风格,这样的风格不是主观追求的结果,而是受客观条件制约下自然形成的状态,是一种只能这样的风格,这种风格往往带有极强的个性特征,但是它缺乏稳定性,作者会随时间的推移及知识与阅历的丰富而改变或消失,象太阳系里的小行星。而另一种风格是艺术家自觉探索创造的产物,它是出于艺术家对艺术的理解、审美趣味及创新抱负等主观因素的驱使,能动地对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探索,是革新与开拓的结果,达到这个结果必先入法、出法、无法才能有最淳朴最感人的风格,有了返朴归真的风格才有不重风格的风格,这是一个崎岖而漫长的过程。

艺术境界更是后天努力的结果,境界的形成是多维的,而不是二维与三维的表象思维。古人将其分为物境、情境、意境。
境界的思维应是空灵的思维,思想必先达到一种虚静、无为、无我的境地,无极而太极,从有为、有物、有我到无为、无物、无我,所谓物我两忘,世界万物皆有所感皆有所悟,这是人生之大境界,非常人所能企及,这种境界并非是一些浅薄之士所理解的那样,总是与古人唱反调,与传统、与“中心”做对立,你上我下、你左我右、无病呻吟,倡想“边缘”一味的狂怪。无疑艺术是残缺的,亦如人生,我们不能否定多元化的存在,但艺术家决不能缺少对内美的追求,对生活的体验,如文学、音乐、武术,舞蹈等等。自然生活中的艺术语言是相通的,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是真、善、美提炼归纳集中体现的结果,是通过笔墨形式的载体达到我们精神世界第二自然的过程。白石先生讲“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取一而明千万,明一而舍万千(潘天寿)。可见易繁不易简、平和、简净才是艺术的至高境界。
如上所述,我认为先有其自然风格,再有后学之风格,只有内在高深的精神修为才可能达到自然、虚途、无为之大境界。自然纷繁的世界在历史长河里留下的闪光的只有思想与精神,这将是永恒的。


步云樵居
访友图
伏牛山樵居图
山中岁月
秋雨故园
秋雨空濛
山中访客
步云觅诗图
步云樵居图
步云图
东来紫气
姑苏城外寒山寺
故园清音
鸡犬相闻不相识
空谷鸣泉图
樵居
秋雨
山中访友
探幽图
田园诗画
万壑烟云
西山钟声
祥山紫气
一帘碧山
伊水金秋
洢水如歌
幽居图。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zhongxiaoxue/7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