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热门资讯】

干打垒
关东山三大怪
“关东山三大怪”是“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着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
东北这三大怪,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难看到了,由于社会的发展,基本已经消失了,我们这一代人基本都看到过,我们的儿孙们没看过,也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三大怪在东北的存在。

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过去玻璃很少,也是很昂贵的东西,对一般百姓来说不是买不到就是买不起。所以窗户只能用纸糊,只有一些大城市的楼房窗户才能用玻璃。平房,尤其是广大农村的土坯房的窗户基本没有用玻璃的,都是用窗户纸来代替玻璃。所以在那些表现过去年代的电影、电视剧中可以看到,有些人要观察屋子里的情况时,要把手指抹上吐沫在窗户纸上一按,窗户纸就很轻易的被捅出一个洞,外面的人就可以通过这个洞来偷窥屋子里的动静。过去的盗贼也常常通过这个洞把熏香吹进屋里,把屋子了的人迷倒。

窗户纸在现在的市场上已经很难见到了 。那是一种用棉麻等韧性很强的纤维做成的拉力很强的一种纸,主要用于裱糊窗户,所以叫它“窗户纸”。当然,那时的窗户也与现在的不同,为保证窗纸粘糊得牢固,也为了保证窗户的隔离作用,防止捅破窗户纸就可以进入屋中,窗户上窗棂很密,用木窗棂构成均匀的方块格子。然后将窗户纸糊在窗棂的外面。
窗户纸为什么要糊在外面呢。因为东北气候寒冷,屋子内外温差很大,夜间,窗纸上往往都会结满厚厚的一层霜花,当白天太阳照射的时候,霜会融化成水,糊窗纸的糨糊被水润湿后,便失去了黏度,寒风从外面吹在窗户上,如果把窗户纸糊在窗棂的里面,窗户纸的背风面没有任何支撑,就很容易被风吹掉。
相反窗户纸糊在窗户的外面,寒风吹在窗户纸上,而窗户纸的后面有很密的窗棂做支撑,就不容易被吹坏。上世纪60年代,我们作为知青上山下乡时这种窗户还普遍保留着,但已经有了改进,这种窗户分上下两扇,一般人家已经把下扇改成使用玻璃了,坐在炕上就可以看到屋外的一切,但窗户的上扇仍然保留着用窗户纸糊的习惯,毕竟当时玻璃还是很贵的物质,而且是计划分配,买到很不容易。那时我们所在的生产队每个工(10个工分)只有0.8元钱,一年出满勤也不过3000多工分,合240多元,去掉口粮能剩余的钱就很少了,记得我下乡基本没耽误过工,年终只拿回了16元多钱。糊窗纸也有讲究,必须在入冬上冻前糊窗纸,因为上冻后浆糊被冻结无法粘牢,为了使窗户纸结实防水,在窗户纸干燥后必须在窗纸外涂一层豆油,这样做好后即结实又防水,涂抹豆油时也不必过分强调均匀,因为窗户纸的侵润性很好,豆油的渗透性又极强,只要大概的涂上一遍就可以,当时看起来是一道一道的油迹很不均匀,但是几天以后窗户纸的每个部位都会被油脂浸透,十分均匀,手指一敲会发出清脆的声响,像鼓一样,看起来十分紧密、结实。

第二怪“大姑娘叼着大烟袋”。抽旱烟是一种普遍现像,大概南方北方都是如此,但是南方受孔孟文化和封建礼教的影响较深,姑娘抽烟被认为是不雅的行为,所以东北的大姑娘叼着大烟袋就成了一怪。
东北的姑娘抽烟袋的原因大概有二:一是东北有漫长难熬的冬季;二是少有传统文化的约束。
东北的冬季是漫长的,每年秋收后,打完场,粮食进仓基本就没有什么活可做了,进入几个月的“猫冬”阶段。东北过去是人烟稀少的地区,很多村屯都只有稀稀拉拉的几户人家,那个时候即没有广播,更没有电视,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相邻的几户人家就显得格外亲热,互相串串门就是常事了。家里来了客人都是往炕头上让,然后推过来的就是“烟笸箩”:“来,抽一袋。
”主人拿起烟袋锅,伸进烟袋中拧了几下,装满一袋递了过来,这是东北主人家待客的一种普遍方式。

那时的东北草高林密,烧柴有的是,冬天人们都聚在家里,东北的取暖方式讲究的是“炕热屋子暖”,炕烧的很热,屋子自然很暖和。各家的炕上又都放着一个火盆,火盆里盛满从灶坑里扒过来的没烧尽的火炭,炕上有一个不可缺的就是“烟笸箩”,邻居或者家里的人围在火盆旁边拧上一袋烟看看小牌,聊聊天,讲讲听到、见到的新鲜事,时间一长,满屋子都是蛤蟆头旱烟的味道,这样的日子每年都有几个月,姑娘们在这样封闭的环境中,耳闻目染,又没有什么约束,自然就养成了抽烟袋的习惯。据说抽旱烟可以驱蚊蝇、驱蛇,蛇最怕旱烟的味道,把烟袋管里的烟袋油子抹到蛇的嘴里,蛇马上就会死掉。
大概在荒郊野岭居住,姑娘们怕蛇而抽起了烟袋也未可知。我在下乡插队时,喜欢抽烟袋的人已经很少了,大姑娘抽烟袋的已经看不到了,人们都改抽自己卷的纸烟,一些姑娘也有抽纸烟的习惯。
我们刚下乡时没有自己的房子,我们几个男生住在政治队长家的西屋,房东政治队长的老妈、媳妇、女儿都是烟民,队长的老母亲是个很和善的老太太,我们每次到她们的屋里都会让我们上炕、抽烟,推过来的那个用花纸糊成的烟笸箩里装着蛤蟆头旱烟叶和卷烟用的纸,卷烟纸就是学生们写作业用过的本子。老太太教我们如何卷烟,卷烟也是个技巧,看他们卷烟挺简单,从作业本子上撕下一条一寸多宽的一条纸,抓一撮烟叶放在纸上,手指灵巧的拧了几下,一支烟就卷成了,掐掉多余的部分,从火盆里夹一块火炭,对到卷烟上一吸,卷烟头上闪过点点的红火,一缕烟雾就从嘴里、鼻孔里冒了出来。时间长了我们也学会了卷烟,但我卷的烟松松垮垮,没有房东卷的那样紧密,有时也学她们的样子抽上一支自己卷的蛤蟆头旱烟,但只是抽几口玩玩,享受不了那特辣的味道。
第三怪“养个孩子吊起来”。
其实所谓的“吊起来”就是指让孩子睡在“摇车子”上。东北的农村为了取暖都睡在火炕上,老年人劳累一生,受寒湿侵扰较多,很多都有腰腿痛的毛病,睡在火炕上烙上一烙,顿时很舒服,是一种很好的享受,所以老年人一般都睡在炕头最热的地方,但是小孩子的体质却很怕伤热,尤其是男孩子本身的火力很旺,睡热炕很容易“上火”。
人们就发明了一种叫“摇车子”的东西,其实就是用薄木板做成有些像小船样子的东西,用四条绳子把它挂在房屋的檩子上,孩子放在那个“小船”里,即不会伤热,也不会有虫子、老鼠侵扰到孩子,同时在孩子哭闹不愿意入睡的时候,只要推动“摇车子”让它在空中像秋千一样来回飘荡,再哼上一首摇篮曲,孩子很快就能入睡,这种方法好像是闯关东的先民们向满族人民学习的方法。我的儿子出生的时候,这种“摇车子”已经不多了。那时候经济不宽裕,也不想
为什么要将孩子吊起来。
那其实是一种生活需要。
北方农村过去主要住“干打垒”房屋,民曰“土房”,为取暖还多睡南北大炕,俗称“火炕”。这种炕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享受,但对孩子们来说,即使是睡在炕稍(火炕末端)也难免“上火”,轻则小便赤黄,大便干燥。重则口舌生疮,闹红眼病。为使孩子们免受其苦,民间木匠发明了一种空间“悠车”,这种车子形似长方形笸箩,长约130厘米左右,用胶合板和薄木板组装,两头为半圆行,头尾上翘。
两侧各用两道铜环固定两道绳索,绳索上端栓系两个铁钩。
再上端则需在两个屋檩上各栓一道绳索,下端栓系两个铁圈,将“悠车”绳索上的钩子挂在铁圈上, “悠车”便可在人力的作用下南北悠动,小孩子坐在车里十分快活。此种车最适宜婴幼儿夏季睡眠,一是车里清凉舒适有利于小孩熟睡,二是还可防止臭虫、跳蚤等对孩子侵袭叮咬。日久天长,小孩睡“悠车”变成了民间习俗,故曰“养个孩子吊起来”。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news/14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