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热门资讯】

四战之地
西安古都原因
封建王朝的都城市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被称作“京师”。《释名》说:“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春秋-公羊传》里对“京师”有着这样的解释“京师者,天子之居也。京者,大也。师者,众也。
”在我国,有“六大古都”。在这“六大古都”中,西安是西周,秦,西汉,新,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朝代的都城,历时一千余年,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一个城市。西安为什么会成为那么多王朝的都城呢。
我们看一下其中的原因。

首先,我们从它的地理形势看,西安位于八百里关中平原的中部,它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其所在的关中平原,位于我国地理的中心,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终年多雨,土地肥沃。
大禹曾经把天下的土壤分为九等,称雍州的土壤为上上等。关中的东面有函谷关,西面是散关,北面是萧关,南面有武关,这四关都是天险。留侯张良在劝汉高祖定都关中时,把这里称作是天下的咽喉,由此可见,它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特别是函谷关,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
我们知道,在我们和敌人搏斗的过程中,要迅速致敌人于死地,必须扼住他的喉咙。对于封建王朝而言,这样的咽喉要地,肯定是作为城首选。
另外,他还说,“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
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其中就是对关中地形的分析。汉高祖采纳了他的措施,最终取消了定都洛阳的决定。在中国的六大古都中,从地理形式来看,西安无疑是最佳选择。
周朝兴起于关中西部,最终向东发展,灭掉了商朝。这和关中的地理形式是分不开的啊。 秦朝和以后的汉朝甚至是隋唐都是走着同样的道路。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条规律,西边的割据政权往往会消灭掉东方的割据政权,完成国家的统一,例如秦灭六国,北周和隋朝的统一。另外北方的政权往往会消灭南方的政权,完成国家的统一,这样的例子就不胜枚举了。这说明,都城地理位置的选择对一个朝代的重要性。
而西安在六个古都中,是著名的形盛之地。西汉和唐朝定都于长安,所以两个王朝在军事上处于绝对的优势,特别是在对付少数民族的入侵上,是相当成功的。北宋把都城建在了四战之地的大梁,结果军事力量薄弱,在和周遍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处于绝对的下风。甚至北宋和南宋都被少数民族政权所消灭。宋太祖在建立宋朝后,就觉得大梁处于交通要道上,无险可守,便欲迁都长安。
可是他的这一举动遭到了他弟弟也就是后来宋太宗的强烈反对,最终做罢。
明朝初立之时,明太祖也有迁都关中的想法。甚至在清末,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上书中,也建议清朝西迁,抵抗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入侵。国民政府对这里也非常的重视,于1932年把西安改为行政院直辖市。这种想法甚至感染了新中国的创立者。
由此可见,关中这块地方的重要。在六大古都中,南京一向是被认为是割据王朝的都城,而大粱则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一旦少数民族政权进入长城以内,大粱几乎是可以不攻而下。
在公元11世纪初,北宋和辽的战争中和公元12世纪和金的战争中,由于当时辽和金已经拥有了幽云十六州,所以他们便不费吹灰之力便兵临大粱城下。北平是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都城,北面有燕山,东面是山海关,西边是太行山,也算是一个形盛之地。
可是和西安比起来,还是稍逊一踌.在对付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时,北平太过于暴露.一旦长城防线被突破,北平便暴露于敌人的威胁之下.明朝中期的土木堡之变中,蒙古军从大同突破长城防线,虏走了明英宗,并且直捣北京城,京师震动.同样在明朝后期,努尔哈赤率领金军,突破居庸关,兵临北京.同样也是在明末,吴三桂带领清军入关,北京没有几天就沦陷了.同样北京在抵抗来自于海上的威胁,也存在着很大的威胁.一旦北京的门户天津沦陷,北京便暴露在敌人的炮口之下.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就是先从海上占领天津,进而占领北京的.而西安在抵抗来自于东部的威胁时,则有两重天险,一是虎牢关,二是函谷关或潼关,这和北京相比,优势明显.而在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威胁也主要来自于北方,这样它的战略优势也就自然显示出来了.汉唐王朝也就是坐镇关中,打败匈奴和突厥人的入侵的.综上所述,在地形的险要方面,在六大古都中首居一指.但是险要的地形,对于全国其它地方的控制也是不利的,因为险要也就意味着交通的不便.然而西安虽然虽险,但是交通相对于其它地方来说,也是比较便利,它的东面便是我国的粮仓-华北平原.但是毕竟对于其它地方的控制的不便,也是很明显的.因此,西周在建都丰镐的同时,也在洛阳修建了东都,以防止”殷顽民”的反抗.这实际上就是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隋唐两朝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以长安为京师,同时又把洛阳作为陪都,以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的两都制.这种做法毫无疑问加强了对东部地区的控制.并且为以后的北宋,辽,金等朝代所采用.
另外,从经济上看,西安所处的关中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地.其南边是四川盆地,被称为”天府之国”.早在战国末年和秦汉时期,关中地区一直是全国的经济中心.而其周围的陇右和河套地区的经济在当时也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史记-货殖列传》上说:“夫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然量其富,十居其六焉”。
特别是战国末期郑国渠的开凿,更是为关中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发展。《史记》里说,郑国渠的开凿,使得秦国日益富强,“卒并天下”。而更为重要的是到了西汉中期的时候,汉武帝又开凿了灵积渠,白渠等水利设施,使得关中的经济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另外关中的经济之所以得到发展,除了有大规模的水利设施以外,还应该得益它肥沃的土地。当时长安附近的丰镐扈杜(扈就是今天的户县,而丰在今户县和长安交界处,镐和杜在长安),一亩地价值百金。不仅是因为这些地方位于京城附近,更重要的是其土地肥沃,实在是适于发展农业的好地方。
当时关中的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无水旱之忧。再加上当时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关中的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司马迁曾经列举出全国几大经济中心,关中位居首位。
当时的首都长安是全国的商业中心,汇集了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货物,“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商贾云集,异常繁华。当时长安人口50万,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西汉末年,经过了绿林和赤眉的战乱,关中的经济遭到了破坏。但是在东汉时期,它仍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商业中心。东汉末年,中原和关中战乱频仍,经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特别是经历了郭汜和李掘的混战后,“长安城空四十六日,关中无复人迹”。到了隋唐时代,关中再次成为统一中国的都城。虽然关中仍旧称为沃野,但是由于其人口稠密,“所出不足以给京师”。所以当时的统治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开凿了大运河,把南方的粮食运往京城。而且关中还时不时地出现水旱灾。在这个时候,隋唐的皇帝往往会前往东都洛阳“就食”,古人将这样的皇帝称为“逐粮天子”,著名的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就是这一类型的皇帝,其中唐高宗竟然死在了洛阳。唐玄宗竟然七次临幸洛阳。特别是唐朝中期后,经过了安史之乱的打击,关中的经济更加落后。
所以在唐朝以后,就再也没有朝代把西安作为都城了。
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政治中心也向东转移。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西安的都城地位的确定和它所在的关中平原发达的农业经济有关。
另外,这也和当时中原政权所面临的少数民族的威胁有关。
汉朝最大的威胁最大的威胁是来自于西北方面的匈奴,唐朝最大的威胁前期是突厥,中后期则是吐蕃,突厥也是在唐朝的西北,而吐蕃则是在西南。把都城放在关中,也是出于加强国防力量的需要。在汉朝初年的时候,北方的匈奴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在国内当时关东则大部分被诸侯王所占据,如果他把都城放在洛阳,一则不能有效地防范匈奴,二来诸侯作乱,洛阳周围必然为战场,都城有累卵之危。
汉朝初年的七国之乱,主战场就在河南东部一带,距离洛阳很近。在隋朝和唐朝初年,国家的主要威胁是位于西北的突厥.在唐朝中后期则是位于西边的吐蕃.他们当时对中原政权的威胁很大.把京城放在这里,可以加强对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防范。另外隋唐两朝的统治者起自关陇贵族,奉行的是“关中本位主义”政策。
而且当时在土地和征兵方面又实行的是“均田制”及相结合的“府兵制”,而从西魏以来,全国大部分的军府都在关中,成为名副其实的“军事重心”。这也就决定了两朝的统治者不可能把都城放在其它地方。
隋朝灭亡的原因也在于隋炀帝背离了“关中本位主义”的路线,并且最终为唐朝所代替。
综上所述,我觉得西安之所以能够作为历代帝王都城的首选,主要得益于它的地理形式.秦朝,西汉和隋唐等朝代之所以武力强大,是和它们的都城的地理形势有着重大的关系.所以我强烈主张迁都以安天下.。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news/57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