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热门资讯】

情怀的意思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家国情怀
最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与旧课标相比,增加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删除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所以,“家国情怀”在2018年高考备考中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新课标历史核心素养

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有一首歌唱的好:“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自古以来,有国才有家,国破家难在。
家和国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很重的分量,在中国历史上家国情怀更是激励着无数中国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对国家的信心,对社会的责任,对未来的信念。

家国情怀从历史研究和学习的角度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家国同构”观念。从先秦时期的宗法制起源,家国情怀一直对中国人影响甚深。
无论是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还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论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论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还是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都是家国情怀在传统文化中的体现。正是这种家国情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应该努力发掘和学习历史教材中的家国情怀,培养我们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为中华崛起和祖国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敢于担当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从《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古人先贤的嘉言懿行,都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敢于责任担当的内在禀赋。
中国共产党作为伟大民族精神的坚定传承者,不断赋予责任担当以新的内涵,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都生动地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进一步拓展了责任担当的精神疆域。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news/8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