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热门资讯】

冥诞
陈寅恪先生归葬庐山之过程
1988年10月,江西省诗词学会成立时,邀请陈寅恪侄女陈小从女史担任学会顾问,余始识其懿范风仪。不久省诗词学会上书省委宣传部,以庐山松门别墅辟建陈三立纪念馆。1994年春台北陈伯虞至武昌,乃遵小从女史之嘱,为此事来南昌访我。
我提出,现在各方面人士不知陈三立,最好举行陈三立学术研讨会,先扩大影响。
遂于9月中旬,省社联、省诗词学会在南昌主办了首届“陈宝箴、陈三立学术研讨会”,邀请全国50多位专家学者、陈家后裔10多人与会,共研义宁之学。
会后我陪外省代表与陈家后裔往游牯岭,访陈三立故居松门别墅,瞻拜依依。陈寅恪后裔陈流求、陈美延女史提出,陈寅恪骨灰一直未下葬,她们不愿意葬于广东,因为那是父亲在“文化大革命”中伤心之地,且又不是广东人。希望陈三立纪念馆建成后,同时将陈寅恪骨灰归葬庐山。但当时庐山管理局说,新中国成立后,不论何名人,不能葬于风景名胜区。当时白鹿洞书院管理处处长孙家骅提出可葬于白鹿洞书院,但陈家人不同意,说陈寅恪与那里无渊源关系。此事遂搁浅。
这期间,我撰写了《独上高楼?陈寅恪》一书,先后于1998年、1999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香港中华书局出版。

2001年6月,著名画家黄永玉从广东省委党校教师张求会的《陈寅恪的家族史》一书中,获知陈家有将陈寅恪骨灰安葬庐山的想法,遂于2001年7月致信老朋友毛致用,请他在陈氏姐妹致黄永玉的信上签署意见,转交给江西省。其时,张求会打电话告诉我这一喜讯,皆大欢喜,以为有希望了。
其后,江西省民政厅当即在省长亲自督促下,联合建设厅和庐山管理局,起草了一份《意见》,提出陈寅恪骨灰安葬庐山的各种理由。8月初,附有省长批示的《意见》送达毛致用处。
《意见》提出,“如陈先生的子女认为可行,即可具体商定实施”。这使所有人都倍增希望。
3个月后,黄永玉亲自将《意见》带到广州。陈美延因为摔伤腿脚,只得在电话中向黄老致谢。
2002年4月,黄永玉与毛致用相约同行,从长沙驱车前往南昌,逗留一天,黄永玉再与广州陈美延的代表一起驱车前往庐山,实地考察松门别墅。别墅前面有大石,上有陈三立所书“虎守松门”石刻。当时吴官正省长有批示,让那些人都搬出来。与庐山方面接谈,计划把陈先生的骨灰在选好的石头背后雕个洞,把骨灰摆?M去。
黄永玉返家后,还为之书写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计划镌于大石上。然传来此构想被否决的消息。
庐山管理局谢绝的理由似乎也成立。
他们指出,庐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不允许在景区里增加新的墓葬,何况在“月照松林”景点上凿穴入葬,难度极大,且不符合规定。如果一定要安葬庐山,作为通融,可在山上专门的墓地“长青园”里购置一处作为陈寅恪墓地,价格可以优惠。但陈家人不同意。

2002年夏,我在青山湖旁散步时遇到我的老领导、原任省社科院院长、此时任省科技厅厅长的李国强。我很焦急地告诉他,我听说杭州市政协有一提案,计划将陈寅恪骨灰葬到其父陈三立墓旁(在九曲十八沟处的牌坊山)。
如果安葬到浙江,江西人情何以堪。
2003年2月,李国强来到庐山植物园检查工作,与时任植物园主任的郑翔见面时,谈及此事,并说到陈寅恪归葬庐山搁浅的遗憾事。郑翔当即提出,可以在庐山植物园择地安葬。
庐山植物园直属中国科学院领导,由江西省科技厅业务管理。
植物园虽在庐山,庐山管理局却没有任何管辖权。李国强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建议,叫他来找我。郑翔主任下山,到了省社科院找到我,说到庐山植物园可以承办此事,嘱我与陈寅恪后裔联系,因为他当时与陈家人不熟。我向他赠送了我撰写的《独上高楼?陈寅恪》一书,随后写了封信给陈寅恪三女儿陈美延,告知植物园有此意思,且其地环境甚佳。
半月后,我接到陈美延的信,大意说,她家三姐妹经过商量,同意葬于植物园。因为这里与陈家有渊源关系,其侄即葬于此,距离松门别墅不远。我旋即将此喜讯告诉了郑翔主任。
郑翔和庐山植物园上上下下,很快为此事开始制定方案,甚至已经退休的员工也热情参与其中,选好了附近大沟中的大砾石块,搬运于勘址的葬地。
2003年4月,郑翔赴广州。
陈美延把保存了34年的父母的骨灰盒,交给郑翔。郑翔选择了2003年6月16日,也就是阴历五月十七日,即陈寅恪先生113周年诞辰之日,葬于庐山植物园。墓是就地取材,由数块形态各异的岩石筑成。
郑翔在通往陈寅恪墓地的坡下立了块石碑:“景寅山。”然后在坡上做一寻常的木门,上书不寻常的两个字:“仰止。”随后举行揭碑仪式,我搭乘科技厅小车,与李国强同行参加安葬揭碑仪式。
此举乃有本人穿针引线之劳,当时极为激动,为之作《陈寅恪先生逝世垂三十三年,今夏归葬庐山植物园,以冰川石为碑,以太乙峰为邻,冥诞之日,举行揭碑仪式》诗云:
重峦开抱待魂归,觅选冰川石作碑。太乙居旁为友伴,含鄱如口纳恢奇。文章不朽关天意,节义从来乃国维。
仰望匡庐云雾里,一峰屹立万峰移。
(摘自《当代江西史研究》)
责任编辑 / 马永义。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news/8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