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实用文档】

巴黎公社运动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2、掌握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


3、认识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和教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巴黎公社革命主要内容的学习,特别是对革命措施、革命性质、失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于复杂历史事件的综合判断和深入分析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有关材料,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巴黎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的体验,激发学生树立不怕艰难、勇于斗争的优良品格,帮助学生养成革命英雄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情操。


2、通过对巴黎公社的成立和失败的学习,帮助学习认识,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使工人党的领袖产生了和平与改良议会斗争的思想,这对工人运动有影响,这是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教学重点
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的途径和模式,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教学难点
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三、教学过程
导入:
从《共产党宣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以及《共产党宣言》发表的伟大意义导入。

教学

(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第一国际是历史发展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工人运动的高涨已经走向联合成为第一国际成立的客观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这成为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的主观条件。

1862年,英、法、德三国工人利用伦敦举行世界工业博览会的机会,进行了会晤,这成为推动建立国际工人联合会的直接因素。
1863年,英法等国工人支持波兰反对沙俄压迫的起义,这一运动直接促成了1864年国际工人大会的召开。



(2)第一国际的成立
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在伦敦召开大会,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


(3)第一国际的性质、任务、指导思想和领导人
性质:它是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
任务:一是反对各国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斗争,二是反对第一国际内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派别的斗争。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

领导人:马克思是当时公认的国际领袖,是第一国际的实际领导人。

(二)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1)巴黎公社革命的背景
普法战争中,法国失败。
巴黎爆发革命,建立第三共和国,资产阶级成立了临时政府。后资产阶级的国防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和德国签署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对内要解除人民(国民自卫队)的武装。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巴黎人民坚决要求武装起来。


(2)巴黎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新型的政权——巴黎公社,这是历史的创举
1871年3月18日,人民起义。
3月28日公社正式成立,这宣告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诞生。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公社废除了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队;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执行、军事、公安、财政、粮食、劳动与交换、社会服务、对外联络、教育等十个委员会,行使政府所属各部门的权力;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随时可以撤换;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超过一般技术人员的工资;等等


(3)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
它是无产阶级的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通过巴黎公社革命的背景,特别是资产阶级的反动而引发人民起义、当选的公社委员、革命的措施等,我们可以看出它的这一性质。


(4)巴黎公社的失败及其原因
5月28日,巴黎全部给反动军队占领,巴黎公社革命结束。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这一时期仍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其发展水平还没有成熟到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也没有前人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三)第二国际


(1)第二国际成立的背景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国际工人运动的再次高涨是第二国际成立的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完善以及广泛传播,是其思想基础;
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纷纷建立,是其组织基础。


(2)第二国际的成立、重要决议、组织形式
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标志着第二国际的成立。
第二国际主要讨论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问题。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重要决议。
第二国际组织松散,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是独立自主的。这与第一国际有很大区别。



(3)修正主义的泛滥与第二国际的解散
由于第二国际内部许多人的支持,修正主义日益占据上风,他们甚至倒向本国政府,支持帝国主义战争——一战,一战爆发后,第二国际自行解散。
小结: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第一国际的成立
条件
客观: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主观:马克思、恩格斯为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而努力
成立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
巴黎公社
背景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建立第三共和国
革命开始
1871年3月18日革命,人民占领巴黎
革命措施
废除旧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选举产生公社委员会
民主选举公职人员,人民有监督权和罢免权
历史意义
地位: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作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影响: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第二国际的斗争

(四)课堂练习:
论从史出: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写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结合列宁的论述和巴黎公社的主要史实,说说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


(5)巴黎公社的意义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统治,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
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史料链接:材料
1:马克思在1870年9月公开说:“由此可见,法国工人阶级正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
在目前的危机中,当敌人几乎已经在敲巴黎城门的时候,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法国工人应该执行自己的公民职责,但同时他们不应当为1792年的民族回忆所迷惑,就像法国农民曾经为第一帝国的民族回忆所欺骗那样。
他们不应该重复过去,而是应该建设将来。惟愿他们镇静而且坚决地利用共和国的自由所提供的机会,去加强他们自己阶级的组织。

材料
2:马克思在1871年4月12日称赞巴黎工人说:“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在忍受了六月与其说是外部敌人不如说是内部叛徒所造成的饥饿和破坏之后,他们在普军的刺刀下起义了,好像法国和德国之间不曾发生战争似的,好象敌人并没有站在巴黎的大门前似的。历史上还没有过这种英勇斗争的范例。”
材料
3:马克思还说: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
——以上均引自《马恩列斯论巴黎公社》
读史感悟:⑴材料1对马克思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⑵材料2对巴黎工人的评价与材料1是否矛盾。说明你的观点。
⑶材料3与材料2是否矛盾。说明你的观点。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wendangdaquan/9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