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文艺兴趣】

十将军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历史学科试题的命题原则和方法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历史学科试题的命题原则和方法
作者:江苏省灌…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课程网    点击数:2825    更新时间:2007/10/17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历史学科试题的命题原则和方法
[内容提要]:新课程体系的建构需要新的教学理念指引,而新的教学理念也必须由新的教学评价观念来体现。尽管历史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学习评价方法的过程性和多样性,但作为历史学科学习评价主要方式之一,考试评价对教学过程仍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是否树立与新课标理念相适应的试题的命题观念,就直接影响着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和课程改革的发展水平,也就成为目前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       命题原则和方法        课程改革
[正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到:“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
”同样,作为目前仍是历史学科学习评价主要方式之一的考试评价,是否树立与新课标理念相适应的试题的命题原则,也就直接影响着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和课程改革的发展水平。为达到完善课程改革,引导课程改革健康发展,提高课程改革水平的目的,笔者认为,高中历史学科的试题命题应该遵循以下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立足于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可见,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高中历史学科试题的重要命题原则。
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成长,就要求我们实现试卷与学生的对话,在原来试卷命题的基础上,摈弃那种陈旧的、呆板的、沉闷的、封闭的内容,增加一些新颖的、开放的、自由灵活的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指向学生,服务学生。具体方法有:
1.提高试题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考试不是故意为难学生,而是对学生成长的一种引导和激励。
从这一理念出发,如果我们的学生能以一种轻松的心情来完成答题,把考试当作一次愉快的体验的话,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显然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在命题时要尽量避免强硬的指令性的提示语,而注意运用具有的灵活性和趣味性的提示语,使之更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心理特征。比如,以人民版教材必修
(二)中关于我国古代“草市”的发展演变过程的考查为例。

[例1]在《水浒传》“景阳岗武松打虎”中,武松曾在景阳岗前的小酒馆喝了十八碗的酒、吃了数斤的牛肉,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
A.中国古代的“草市”出现在宋代    
[B].宋代“草市”有了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宋代“草市”演化为地方商业中心  
D. “草市”受官吏监督,小酒馆只出售牛肉
显然,[例1]中运用了“武松打虎”这个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下子就使试题有了趣味性,拉近了试题与学生的距离,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不但能够让学生直接形象地想象到简陋的“草市”是什么样子的,而且能够让学生明白文学作品是怎样反映历史现实的,从而培养了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考查历史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体验历史、感受历史的人文素养。
这种形式下的考试,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显然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注重试题的亲和力,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
提高试题的亲和力,多一些情感关怀,少一些生硬的说教,对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营造宽松的考试氛围十分重要,从而使考试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在考查我国古代的艺术成就和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等相关知识点时,我们可以用下面的题目
[例2]苏轼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他:
①行书写的很好,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    ②画画的不错,是北宋文人画的代表 
③词也写的很棒,是宋词豪放派的重要人物   ④偶尔也喜欢写一写赋,如《前赤壁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在这个题目中,通过苏轼这一同学们都熟悉的典型,用口语化的提示语,将我国古代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宋词的时代特色以及赋在我国历史上的演变情况等有关知识点不露痕迹的联系起来,既达到了考查基础知识的目的,又提高了试题的亲和力,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从苏轼身上得到一种要培养自身全面素质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3.强调试题的实用性,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学以致用,历史学习既要提高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也要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在试题中可以尽量联系现实,挖掘生活,这无疑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
[例3]: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根据你对罗马法演变过程的了解,你认为法律的完善与社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联系你对罗马法的学习过程,你认为法律的制定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例4]:在新文化运动中,某青年学生写了大量的批判封建思想,积极提倡文学革命和反帝爱国的文章,为了比较容易被采用,他除了向《新青年》投稿之外,还可以向下列哪些报刊杂志投稿:①《新民丛报》②《国民》③《晨报副刊》④《新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走上社会,法律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工作生活中,发表文章有时也在所难免。而[例3]和[例4]两题既可以考查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掌握的情况,又可以使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和投稿的一点基本技巧。这无疑是符合新课程基本理念中“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基本精神的。
二.立足课程标准,体现学习过程,以考查历史学科的三维目标为出发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到:“学习评价必须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这就要求负有重要评价功能的历史试题必须遵循依据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重点考查历史学科的三维目标的原则。具体的方法有:
1.在考查内容上,强调历史课程知识而不是历史教材知识。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转变以前的死扣教材的观念,其次要重新认识史料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因为,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甚至已经不是主要来源。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知识来源的多样性,考查的是学生自主发现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因此考核的内容也就不一定与教材的内容有直接联系,而是考查历史课程的知识。这样,史料在历史评价考核中就不的得不承担起补充一部分历史课程知识的重要作用。如,在考查罗马法的相关内容时,我们就可以采取这样的形式
[例5]材料一
刻在铜权上的秦律刻在铜板上的罗马法材料二:《秦律问答》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丈夫偷钱一千,妻子在明知钱是偷来的情况下藏匿了其中的三百,则按偷钱三百论罪;如果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钱收起来了,也要被官府拘押。秦律中还规定,如果犯叛逆罪,则全家亲族无论大小都要被族诛或没为奴隶,邻里知情不报者也要被牵连,称为“连坐”。
材料三:古罗马《民法大全》中有这样的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探究】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实际上反映了我国秦朝与古罗马对待法律的一个相同点,这个相同点是什么。(重视法律,强调法律的权威)


(2)根据材料二、三,比较罗马法与秦律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中国秦朝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古罗马实行的民主政治)


(3)依据所学知识或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材料,了解我国秦朝和古罗马在政治、经济、交通、疆域、文化成就、历史影响等方面还有哪些相同点或不同点。
本题中材料所提供的就是完全脱离教材的情景材料,但考查的内容却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关于罗马法和我国秦统一和中央集权建立的一些基础知识。在解决这个题目过程中,学生在教材中学到知识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背景知识,而学生又必须在新的情景下,利用新的材料解决新的问题。同时,新的材料所带来的新鲜感,又避免了单纯考查教材知识的单调性,这样的试题对于转变以前的“依纲靠本”的观念,强调重视课程知识必然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在考查思路上,强调对历史学习能力、方法和过程的考查。

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要展示的就是学生的聪明才智和独特个性。因此,在命题时就不妨给学生多一点感悟和思考的空间,尽可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例如:
[例6]如果你是一位记录片的编导,要拍一部关于孙中山的记录片,那么:


(1)                                                                                    你认为你必须涉及到的孙中山的事迹有哪些。



(2)                                                                                    你认为你必须用到的史料证据有哪些。你怎样才能获得这些史料证据。



(3)                                                                                    你在拍摄过程中,能体验到孙中山的哪些精神。
显然,在这个题目中,你无法给出传统试题上所要求的“标准答案”,它所要求学生回答的就是学生们自己的观点,展示的就是学生们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独特个性。而且,这个题目显然对于知识面较宽阔、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有利,从而也就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同时,对于将来有志于从事历史研究或文化工作的同学也是一种能力上的准备,一举多得。
3.在考查目标上,突出对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培养。

尽管在历史学科的卷面上很难考查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精神、面对挫折的精神等等,但对于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还是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的,无数的历史人物的人生历程和历史事件的成败,都能够引发我们无尽的思索,从而使我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
[例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秦始皇邓世昌 孙中山周恩来马克思秦始皇


(1)请根据所学知识或查阅手头资料,分别简要概述上面几位历史人物的历史事迹。


(2)上述历史人物中你最佩服的人是谁。
他那些方面或精神值得你学习。
这个题目就是通过对几位重要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及其精神的考查,来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的目的。
三.紧扣课程改革,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促进课程改革的功能。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那么学习评价的方式也要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反过来,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也必须遵循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原则,实现其促进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功能。
这样,历史学科的试题命题也就必须遵循这一原则。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并且有许多学习方式的评价是很难在卷面上体现出来的,所以,体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试题命题方法就很难具体论述,但可以试举一例来说明问题。例如:
[例8] 在克利斯提尼以后的古代雅典,如果你迫切地想做一天的国家元首,你必须首先成为下列哪一机构中的一员
A.公民大会       B.陪审法庭      [C].五百人会议     D.十将军委员会
这个题目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显然更加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当然,还有许多可以体现学习方式转变的命题方法,可以不断的探讨和研究。

笔者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新课改教学实践中,深深体验到课程改革作为一个全面、完整、复杂的体系,其深入发展和成功建构是需要课改的各方面积极配合、共同推进的,而教学评价的改革在其中无疑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关系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课改的成功与否。因此,笔者始终坚持新课改的有关理念,重视对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评价方式的探索,这些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效率,一部分学生甚至开始仿照笔者的风格来自编习题、自我评价,大大提高了自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实现了学习主体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笔者自己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成长,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心得。
总之,在高中历史学科的试题命题中,遵循以上的几条基本原则,是符合新课标理念与精神的。
反过来,也必将对新课程改革起到一种良好的导向作用,促进和完善新课程改革各个环节的健康发展,提高课程改革的水平。
主要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2.《理想与现实的博弈: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科高考命题的趋向》  黄牧航  中国历史课程网。
3.《新课程下师生应如何对待考试》刘道梁  王振贤  李建龙等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wentiyishu/11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