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文艺兴趣】

诗歌 田地

[单元导读] 本单元的诗歌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写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诗人目睹抗战时期的黑暗现象,看到人民贫困的苦难现状,认识到通往胜利之路的艰辛,从而写下此忧患之作;《老马》是诗人面对新中国成立前苦难深重的农民写下的深沉之作;《憎恨》是诗人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发出的愤懑之声;《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表现出知识青年对上山下乡运动的迷惘心态;《雪白的墙》以惊人的单纯处理复杂的“文革”中人的情感历程。


常识积累
1.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1929年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也接触了欧洲现代派诗歌。1932年5月回沪,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被捕,在狱中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1937年抗战爆发后来到武汉,写下了本作《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擅长用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他是自由体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其诗歌具有散文美,不求外在形式整齐与押韵,非常自由,但感情真挚、语言朴素,别具一种力量。被智利诗人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
艾青诗歌的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等,诗论集《诗论》《艾青谈诗》等。
2.背景探寻
本诗写于1937年12月的武汉。
这时的国民党反动派不想着全力抗日,而是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宗旨围剿中国的正义人士。诗人怀着急切战斗的决心来到当时有“抗战中心”之称的武汉,却发现报国无门。诗人意识到这场民族解放战争通向胜利的道路是泥泞的、寒冷的、曲折的。这一切都强烈地震撼了诗人本已经十分动荡的内心,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名言警句
艾青名言
1.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2.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3.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
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5.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烛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

忧思河汉广,赤诚昭日月
——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赏析
没有一个人能把中国的灾难如此高度概括地加以展现,没有一首诗能够把中国人民的苦难如此真切地加以描述,如果有的话,那只能是非艾青莫属,非《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莫属。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继九一八事变之后,开始了对华全面侵略。
流亡的艾青来到武昌,面对着内忧外患,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诗人却丝毫没有看到任何新的希望和新的气象。一场大雪的降临,诗人感到了透彻心扉的寒冷和绝望,更加触动了诗人的内心的深广的忧虑,诗人终于流着热泪写出了民族的苦难。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全诗共有12小节,一开篇,诗人就用极为精炼的语言写道:“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扑面而来的就是一场浩瀚无垠的大雪和透彻心扉的寒冷。两个“中国”的词语,更加表明,这场空前的灾难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
一个叹词“呀”和省略号,使诗句平添了沉重、忧郁、哀伤的气氛。
那么,怎样来表现这场空前的灾难呢。
诗人很自然地联想到了“风”,这不仅仅是因为有雪有风更加重了严寒的程度,最主要的还是诗人采用了移情的手法,把自己对祖国灾难深重的悲悯之情,移到了风的身上,让无处不在的风,来见证、来倾诉祖国的苦难。诗人把风比作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一个“絮聒着”,就引出了后面对人民受难图的描述。
接着,就是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
如何安排这些画面的顺序。诗人采用了长焦镜头拍摄的方法,由远及近,由北向南,由点及面,兼顾男女老少各类苦难的人群。
第一幅就是“农民冒雪图”。诗人仅仅用了6行,就把一个北方农民的形象再现出来。
在这样的冰天雪地里,“你中国的农夫”“要到哪儿去呢。”如果仅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就是在这样的冰天雪地,这位农夫已经走投无路,无法生存,在这样恶劣环境下已经无处可去。
这样理解也未尝不可。因为中国东北早在1931年9月18日就已经沦入日寇之手,几千万同胞成为亡国的奴隶。1937年7月7日,日寇又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兵分数路,杀向华北、华东。到处都是硝烟和炮火,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安全可言。但是,我们往深一层理解,就会发现,艾青有着更为深广的忧虑。那就是,中国的农民,几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受尽了剥削压迫,从没有真正摆脱过受奴役的枷锁。
本来已经苦不堪言的中国农民,又遭遇到外族的侵略,内忧加外患,中国农民啊,你的出路在哪里呢。
诗人没有站在局外,去悲悯人民的苦难,而是以一个受难者身份出现,和受苦受难的人民站在一边,发出了血泪的控诉:“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这样的表达不仅增加了控诉的力度,使诗歌更具有涵盖性,因为受难的不仅仅是农民,还有像作者一样的下层知识分子,而且,没有了距离感,让人读来感同身受。

接下来的两幅画面更是触目惊心。
“少妇失护图”,写出了一个惨遭日寇欺凌的少妇的悲惨:“啊,你/蓬发垢面的少妇,/是不是/你的家/——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已被暴戾的敌人/烧毁了吗。/是不是/也像这样的夜间,/失去了男人的保护,/在死亡的恐怖里/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
”如果说,这几个画面是悲惨的个体,那么接下来的“老母蜷伏图”,就更加令人震惊。
因为,那不是一个几个,而是“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异邦人/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作者深深感到中国自由和解放的道路还很漫长艰辛,禁不住发出了“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这绝不是耸人听闻和故作惊人之语。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作者携妻成了流亡的难民。他从老家金华来到杭州,又到武汉,武昌。他没有看到抵御外侮的昂扬的斗志和紧迫感,看到的却是汪精卫正准备着投敌卖国,看到的是在外敌与内贼的双重压迫下人民大众的苦难。
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沉重的叹息。
作者再次把镜头拉伸,把描述的对象对准了中国土地上悲惨的农民。
一幅“农夫乞天图”,更是惊心动魄,“无数的”“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如果说,前面几个画面是分镜头的话,这幅“农夫乞天图”就是总镜头。
因为这是整个中国的微缩了的画面。这幅画充满着绝望的震撼。这就是当时中国的现状。这种现状与达官贵人的醉生梦死、歌舞升平,形成了多么巨大的反差啊。

写到此,诗人早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满腔的悲愤,再次发出了“中国的痛苦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这既是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对前面几幅画面的总结和收束,与前面“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相呼应,同时也是发自诗人内心无比痛苦的喟叹。
综观全诗,诗人以“雪夜”为背景,以人民受难图为主体,以满腔的忧郁、悲愤、哀伤和对祖国无限的赤诚与忠心为线索,真切地再现了当时中国人民所遭受的非人的折磨、伤害,再现了中国的痛苦与灾难,读来令人心潮澎湃、潸然泪下。诗人把中国诗歌传统技法——“缘情造境,以境显情”和西方现代派象征手法结合起来,使诗歌意象鲜明,感情充沛,意蕴深厚。这一切无不归之于诗人艾青河汉一样深广的忧思和感召日月的赤诚之心。这样的诗作,不是用文字写成,而是用心血凝铸而成。一切人格缺失、冷漠无情、自私自利之人无论如何殚精竭虑也无法完成这样的杰作。

智利诗人聂鲁达誉之为“中国诗坛泰斗”,此话信然。


艾青:“最伟大的歌手”
铁 凝
作为中国社会发展重大历史进程的见证人,作为一位诗人,艾青将他的名字、他的诗作深深地刻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中。我们不能忘记他的“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我们清楚地听到过“在黄河流过的地域/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车/以唯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我们也在泪光中吟诵过“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些感人至深的诗行,有力地证明了艾青在中国新诗史上的位置和影响力,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艾青是一位视写作如同生命,一生追求崇高精神生活的诗人。他出生在浙江金华,从小被寄养在本村贫苦农妇“大堰河”的家里。
后来,当他回忆童年时说:“这几年使我感染了农民的那种忧郁,使我对中国农民有了一种朦胧的初步印象。”艾青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乱岁月,还是在解放后的生活里,写作已然成为他的生活方式。他说道:“我永远渴求着创作,每天我像一个农夫似的在黎明之前醒来,一醒来,我就思考我的诗里的人物和我所应该采用的语言,和如何使自己的作品能有一分进步……甚至在我吃饭的时候,甚至在我走路的时候。
”一个诗人,始终渴求着写作,坚持着写作,这一点,深深地感动着同为写作者的我这样一个晚辈,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作家对于文学至死不渝的热爱。
在艾青的写作生涯中,“时代”问题始终占据着他思考的中心位置。翻读艾青那些流传甚广的名篇,“土地”与“太阳”的意象在其中灼灼发光。在《我爱这土地》中,他深情地写道,“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是苦难的中国。
然而,即使为她而死,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真实而朴素的诗行,是来自一个民族内心深处的声音……
艾青说:“最伟大的诗人,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最真实的代言人;最高的艺术品,永远是产生它的时代的情感、风尚、趣味等等最为真实的记录。
”可以说,艾青没有辜负他所处的时代,他的诗把个人命运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和抗争中,传达了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汛和人民昂扬奋进的心声。“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我想,这应该是诗人艾青留给我们的重要的精神遗产。
我相信,我国文学界的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一定会继承光大艾青等老一辈作家的精神财富,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作出新的贡献。

赏析 本文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艾青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从一个高度上对艾青进行了评价和缅怀。艾青将他的名字、他的诗作深深地刻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中,成为中国社会发展重大历史进程的见证人。
艾青是一位视写作如同生命,一生追求崇高精神生活的诗人。
他是最伟大的歌手。

点击素材
“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运用示例
抬着头,望见了天边的晚霞;迎着面,吹来了湿润的微风;闭着眼,听到了夏虫的奏鸣。
江畔的黄昏如诗般绚烂,可为什么我的眼中含着泪水。
夕阳将她如血的余晖洒向波折的江水,江水又如银色的丝带环绕着宜城。漫步在江畔的公园中,我感受着夕阳的余热,听见了风轻声的呢喃。
那远去的风啊。请你告诉我,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wentiyishu/5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