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文艺兴趣】

愧怍的意思
“心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这是陈独秀在南京监狱书写的对联,也是李公涛一生的写照。1951年,李公涛参加了革命工作,先后担任了乡政府文书、基层供销社经理、县社计划科负责人、开封专署供销社主办科员。1953年他出席了全国计划统计先进代表会议。就在这一年,他光荣地参加了共产党。正在李公涛春风得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施展才华之时,一场大灾难降临在这个充满报国之志的青年身上。
1957年党整风时,他因为反对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对两个干部的提拔任用提了些意见,并画了漫画,便被诬陷攻击党的干部政策,打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开除党籍,开除公职,遣回老家监督劳动改造。如晴天霹雳,似五雷轰顶,一个年轻人,一个对党有深厚感情的人,一个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年轻人,他万万也没想到几条意见,一幅漫画竟招来如此灭顶之灾。从此,他作为专政对象、“五类分子”之一,失去了做人的尊严。令他十分惋惜的是,就在这时,他被西安美术学院录取了,一张大学的通知书,也就成了一张废纸。
在青年时候,李公涛便有着报国为民、干一番事业的理想;参加共产党后,更以革命事业为己任,并愿为之奋斗终生,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想不到会受到这么不公正的处理,在政治上被判了死刑,他的理想宣告破灭,精神受到相当大的打击,难以言喻的痛苦折磨着他,往往彻夜不眠。
他曾想过一死了之,也想去浪迹天涯。但他毕竟是党培养出来的革命干部,还不能轻易离开人世,李公涛抱着十分委屈的心情,向领导申诉、抗争,但在当时极左路线的情况下,有谁敢为他说话。有谁敢站出来坚持真理。
一切都没用了,他只得在专政机关的押送下,回到家乡巩义市清西村。
在监督劳动改造中,李公涛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他终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只能老老实实,不能乱说乱动,不敢越雷池半步。
死罪已免,活罪难逃,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在劳动改造中,不仅什么脏活、苦活、累活都要干,还要遭受人身侮辱和迫害、游街、批斗成了家常便饭,连见了村干部和贫下中农都要“保持距离”。
李公涛自幼爱好书画艺术,平时注意基本功训练。
参加工作后也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提高,他决定发挥和提高这一技之长。
1958年他回到农村后,适逢搞“大跃进”运动,为了配合运动,提倡画壁画,这个有点画技的右派派上了用场,农村基层组织本着改造的原则,利用了他这一技之长,所以在当地的大街小巷,凡是可以造舆论的地方,都由他画了大批宣传画,这既是给了他提高的机会,也给了他很大的鼓舞,尽管他是作为被改造者而对待的,但毕竟还能为党的事业做点事,还能服务于人民。虽然这样,由于在政治上被判了死刑,工作和生活中都遇到了许多痛苦难言 的事。

在农村他是被专政的对象,受到种种歧视和冷遇,连画画也得加倍小心。如在天坡水库劳动时指派他画宣传画,画的青年妇女稍微胖了些,被说成有意画成怀孕妇女,是侮辱妇女;有一次抽调他到县文化馆协助举办展览,他辛辛苦苦地画了华表之后,反说他把华表上的狮子有意画成狗的形象,是思想反动的具体表现,因此进行批斗。有一个治安主任拿相片叫为他画像,李公涛深恶这个人的品行,坚决不给他画像就得罪了他,因此他便记恨在心,利用权利找各种机会进行报复,说李公涛不接受改造,没收了他的书籍画具,甚至不准他对着群众画速写,命令他走路必须低下头,所受到的批斗更无法计算。
他还记恨在心私设公堂,把李公涛拉到一个黑窑洞里,捆绑起来,打得遍体鳞伤,血染透了衣服,自此,李公涛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连走路也不敢抬头,个人所受的打击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牵连到亲属,他的外甥因此失去参军的资格,大儿子找对象也遇到困难,工作亦是压力重重。
个人遭受的侮辱恶化,肉体摧残简直是家产便饭,他有时仰天长叹:“天地之大,无我容身之地……”
“三年灾害”时期,全村农民都受到了饥饿的威胁,吃不饱还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人民脸上无丝毫笑容,手脚都肿得透明发亮。当时有民谣说:“男子饿得打晃,孩子饿得透亮,女子饿得绝经下蛋(子宫下垂)。
”当时李公涛就更惨了,在劳动中几次因饿累而晕倒在地,失去知觉,经抢救才保住活命。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李公涛就更加受到残酷的批判斗争,陷入灾难的深渊,在身体和精神方面都受到更加严重的折磨。无数的绳索紧紧地勒在他的身上,无形的力量将他抛掷到难以想象的痛苦中,他只有默默地承受着,品尝着世态的炎凉,经受着残酷的考验。
面对这种情况,李公涛没有屈服,他是一个性格刚强的人,是一个对党充满热忱的人,是一个泰山压顶不弯腰的人。
他相信总有一天,党和政府会给他洗去不白之冤。在逆境面前,他常吟咏陈毅元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以坚定自己的意志和信心。他没有灰心丧气,压在石头下的幼苗生命力更强。逆境虽然夺去了他的政治生命,在政治上的理想和抱负破灭了,但没有征服他的意志。他暗暗横下一条心,要战胜恶劣的困境,在艺术上闯出一条人生的新路,绝不虚度年华,绝不做庸庸碌碌的酒囊饭袋,莫等闲,空悲切,白了少年头。他化悲痛为力量,以惊人的毅力,进行了人生的探索和追求,向着自己向往的目标奋进,攀登。尽管他经常经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但思想上对艺术追求的火花始终都没有熄灭过。李公涛说:“在农村风风雨雨21年,不管遇到多大的磨难,我明确的追求没有失去,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成员,我首先热爱自己的祖国,尽管我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我忘不了自己是祖国母亲的儿子,我不能辜负她的期望,更不能因失望而自己毁灭自己,没有丧失自己应该有的自尊心和信心,反之,把受到的压力变成奋进的动力,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时间提高和掌握艺术技能。先后学习和钻研了油画、国画、雕塑、画人像、书法,并掌握了全套的制镜技术,为了突破感光制版和镀镜技术,经常干到深夜。
在制版中使用大漆,受到漆毒感染,遍身红肿而并未停止工作和试验;为了学习石膏模型制作,做了数万字的笔记;为了学习篆字,由于当时没有资料,就借来一部《康熙字典》,利用各种时间学习,一年半时间熟记了三千多常用字的结构,并编写了三万余字的篆字字典……”
当时农村经济困难,生产队工资很低,许多群众在为温饱发愁,他顶着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压力,建议生产队搞副业,并具体提出工艺品生产销售,当时队里没有钱筹备生产,他把自己家中的榆树卖了买玻璃,首先带领全家画玻璃匾销售,逐步打开了生产和销售局面。生产队看有利可图,便决定由李公涛任技术顾问,正式成立了“巩县回郭镇清西工艺美术厂”,吸收了一些农民群众参加,产品畅销海内外,使他所在的生产队日值由四角提高到一元五角,成为全大队收入最高的队,同时扶持带动另一个相邻的生产队也办起了工副业,明显改善了群众的生活。
群众很高兴地说:“李公涛这个右派可是一个大好人人呀。”
为了使自己的一技之长得到更有效地发挥,取得当地党组织同意后,1976年他在当地办了青年业余美术学习班,为当地农村培养了一些书画人才,这些青年学员,有的后来独立办起了工艺厂,有的担任了一些工艺美术厂的技工和管理干部。

李公涛在农村虽背着右派的包袱,但他没有忘记党对他的教育,他把关心他人的事当做是自己的本分,对于孤寡老人,他尽量给予照顾。大队有个老人李瞎合,没儿没女,他经常找机会安慰他,给些零用钱。
有个80多岁的单身老太太,在她去世前的疾病中,他把家里的红薯片卖了给她请医生…… 李公涛认为人活在世上,不是为了索取,而应该贡献,关心他人更是应具备的道德。

回首往事,21年来身处逆境中,他没有无故地浪费过光阴,在追求事业的旅途中,在不停地向目标奋进。他把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阻力都没有阻止他进取。
法国文学家大师巴尔扎克说过:“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挫折困难,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从某种意义上说,苦难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是向上攀登的垫脚石,是制造成功的最佳元素。“贫贱忧戚,玉汝于成”,古来贤哲多磨难。李公涛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一直经受着磨难,“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生命没有痛苦的磨难,就难有灿烂和辉煌。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多是在痛苦的磨难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苦难,磨炼了李公涛的意志;苦难,锻炼了李公涛的才干,也孕育了中国翰园碑林——一个震撼海内外的伟大创举,一座永运矗立在华夏大地的丰碑。
他利用“劳动改造”的“业余”时间,刻苦研究书法、绘画、雕塑、制镜工艺等专门技术,终于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正因为如此,他才创建了翰园碑林,称为闻名海内外的中国翰园碑林之父。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它像春风吹满了中国大地。
经过拨乱反正,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克服了多年来的“左”倾指导思想,坚决地平反冤假错案,给历史上一大批重大冤假错案平反昭雪,对1957年错划右派也给予了平反纠正。
1979年,李公涛被错划“右派”问题也得到了平反纠正。是真金不怕火炼,做青松定能耐霜寒。
李公涛终战胜了21年严冬,迎来了祖国的春天。
这一年10月的一天,秋风送爽,阳关灿烂。
开封地区供销社的一位同志来到巩义市清西村,通知李公涛到地区供销社去参加会议,很高兴地对他说:“根据中央文件指示,经供销社党委研究,决定给予您被错划右派平反,恢复党籍,安排工作。您现在已经是国家机关的人了。
”这真是天大的喜讯,如同一声春雷送来了春的消息。盼星星,盼月亮,盼了21年,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亲友们、乡亲们得知此事,纷纷前来祝贺。李公涛当时心情激动万分,百感交集,真所谓:“往事如烟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想当年含奇冤满头青丝;看如今,得新生双鬓雪染。第二次生命的获得,使他焕发青春,历劫方显铁骨硬,经霜方知秋水明。
他立即挥毫书写了明代兵部尚书、河南巡抚于谦的《石灰吟》诗,以表达他的兴奋之情。诗曰: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只留清白在人间。。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wentiyishu/5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