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文艺兴趣】

诗歌551
第二节 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
一、孔子及其思想观念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理论批评家。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其文学思想与其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化教育思想紧密联系。——深刻体现变革时代的复杂矛盾。


(一) 哲学思想
在哲学的思维方式上,孔子不愿对抽象理论问题作宏观思辨研究,更注意具体实际问题的研究——这种影响及于中国文化传统和文论发展

(二) 政治思想
“克己复礼”,这里的“礼”注入了重视人道的“仁”的新内容

(三) 伦理道德

(四) 思想方法

(五) 美学思想
二、孔子的文学观

(一)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的关系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孔子认为诗、礼、乐是人们进行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几个必经阶段。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注:“兴,起也。言修身必先学诗。”
如: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季氏》
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
人的道德修养总要从具体感性的榜样学起,而《诗经》在孔子看来就提供了这样的典范,使人们的言谈立身行事有了可靠的合乎礼义的依据。
②“立于礼”是比“兴于诗”更深入的阶段。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礼是贯穿“仁”的原则精神的一系列礼节仪式的规定。从学习生动形象的《诗经》,到掌握礼的各种原则规定,实际上就是从具体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到理性认识,使立身行事严格遵循礼的规定。

③孔子所说“乐”,不是一般的“乐”,而是浸透了仁的精神的先王之雅乐(正乐)。
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小结:无论是诗还是乐,孔子都把它们作为道德修养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对诗和乐作为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审美作用,则是常常被忽略或否定了的。同时,文艺对道德修养的作用也被无限夸大了。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小结:孔子对文艺与政治外交活动之间密切关系的论述,固然是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导出的必然结论,同时也是时代风尚所使然。

(二)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思无邪”源于《诗经·鲁颂·駉》
“思”有两种解释:一,作为语助词,没有实际意思;二,作思想内容解。

“无邪”即是“归于正”。
两种对“无邪”的不同解释:
①汉儒:《诗》三百完全符合儒家“正”而“不邪”标准,因此产生不少牵强附会、歪曲的理解,如《毛诗序》、郑玄等
②宋代朱熹等宋儒:“无邪”指读诗人而言,认识到文学作品的价值与效果,不只决定于它的本身内容,与接受者的状况也有密切关系
孔子认为《诗经》各篇内容都合乎其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实际上,《诗经》内容相当复杂,不同思想内容,很难用一个标准概括)
孔子“思无邪”说和《诗经》实际内容上的矛盾,是孔子基本思想矛盾的反映。
孔子思想一方面有维护旧制度的保守落后;另一方面又有反映时代新思潮的积极进步。因此,他能包容《诗经》中不同内容、思想倾向的作品于“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无邪”即是不过“正”,符合“中正”,也即“中和”。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委婉曲折,不要过于直露。

(三)文学的社会作用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1 兴:审美作用
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引譬连类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感发志意 《诗传纲领》:托物兴辞
诗歌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获得美的享受。

文学的美学作用等于作者加读者
区别:诗可以兴——兴于诗——赋比兴(诗歌具体表现技巧)
2 观:认识作用
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考见得失
社会背景:赋诗明(言)志
孔子观点侧重于诗歌所反映的社会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文艺与现实的关系:具体、确切反映——现实主义特征
3 群:团结作用
何晏《论语集解》:群居相切磋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和而不疏
文学作品可以使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基于孔子“仁者爱人”与“泛爱众”的基础
④ 怨: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黄宗羲《汪扶晨诗序》:怨亦不必专指上政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怨而不怒
“怨”是针对“不仁”的诸多现象,包括社会不合理现象;爱情婚姻的不如意;现实不良政治
这一点体现了孔子思想中的民主和进步因素,也是孔子对古代献诗讽谏传统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并成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重要传统。
补充:“兴观群怨”从不同侧面论述文学社会功能,但实际上是不可分割地统一于一个艺术形象中的。清代王夫之《诗译》对此有深入阐述、发挥

(四)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
①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不要片面离开内容追求形式华丽
②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质:内在品格 文:外在仪表
文质并重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论语·八佾》
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孔子对内容和形式关系的看法,与他以仁、礼为中心的道德修养学说密切关系。
他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以内容为主导,形式、内容并重。

以上观点,继承发挥了《周易》“言有物”“言有序”,以及《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穆叔“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五)雅乐与郑声:倡雅乐,反郑声
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论语·卫灵公》
放:禁绝 淫:过分,不合中正平和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
雅乐:“古乐”,主要是曲调平和中正,节奏比较缓慢德音乐,如表现古代先王功业的音乐(《韶》《武》),《诗经》中的《雅》、《颂》的配乐
郑声:当时的“新乐”,节奏明快强烈,曲调高低变化较大,容易激动人心
小结:这反映了孔子文艺思想保守的一面,不合潮流。
这也是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看不起民间新文艺,视戏曲、小说为不登大雅之堂德低贱之作的重要根源。
三、孟子及其文学思想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


(一)“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
基础: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诗乐论
“仁者爱人”——“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本”
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乐”的内涵:“与民同乐”之“乐”,指快乐之乐,包括一切美好事物之享受(物质与精神)
文艺作品的评价标准:是否能“与民同乐”,以百姓之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
● 关于“古乐”与“新乐”:如能做到“与民同乐”,“今乐”也是“古乐”——发展和革新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实际也肯定了“今乐”
● “与民同乐”的哲学基础:孟子的人性论——人性之本皆善良,人性是有共同方面的,包括人的爱好都有共同之处

(二)“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
以意逆志: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本意
文:最表层的文字词语
辞:文字词语组成的篇章
志:诗人的创作意图
● 关于“意”:读者(解诗者、批评家)之意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
要了解作品,必须先了解作者;要了解作者,应当了解其时代的问题。
这是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与方法。
● 针对春秋时“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的主观臆断解诗方法

(三)“知言养气”——“文气”说
(公孙丑)“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孟子·公孙丑上》
浩然之气: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很高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义凛然的精神状态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
”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孟子·尽心下》
志——气——言
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 “气”(孟子所说)是仁义道德修养的结果,是可以学而后至的,非先天个性气质特征之表现
● 不同:曹丕之“气”
● 同:韩愈《答李翊书》之“气”。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wentiyishu/6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