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英语培训】

经典文学诗歌
1,【双调】沉醉东风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重点字】
⑴咫尺:形容距离近,此处借指情人的亲近。咫,八寸。

⑵月缺花飞:古人常用“花好月圆”来比喻亲人团聚的欢娱,“月缺花飞”与之相对,用以比喻离别的凄苦。
⑶阁:同“搁”,放置,这里指含着。

⑷将息:养息、休息,调养身体。
⑸痛煞煞:非常悲痛。

⑹好去者:好好地去吧。

【翻译】
相隔咫尺的人就要天南地北远远分离,转瞬间花好月圆的欢聚就变成月缺花飞的悲凄。
手拿着饯行的酒杯,眼含着惜别的泪水。刚说一声“保重身体”,心中悲痛极了教人难以割舍。
“好好地去吧,祝愿你前程万里。”

【鉴赏】
这是一支为表现离愁别绪而作的小令,描写饯行话别之际的两情依依,可以说一首声情并茂的用散曲写就的“长亭送别”。
起首两句从时空的角度极写离别瞬间的悲哀,空灵洒脱,以虚带实,奠定全曲的情感基调。三、四句以对句的形式具体写女主人公的送别,充实一、二句的内涵。最后三句,在引出女主人公告别之语的同时,突出其复杂的心理变化,极其本色地表达出不能自持的痛苦情态。整个曲子在真切中恰如其分地把握了送别女子时而含蓄时而坦率的情感,刻画出一个声泪俱下,依依不舍的痴情女子形象。

此曲写送别,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真挚动人。它入手即总摄离别时的感受,首两句对偶句,很能表现离别者内心的痛苦,情绪的凝重。
跟着写送行的场面,饯行的女子,手上端着酒杯,眼里盈盈珠泪。“阁着”两字,刻画出强忍眼泪的神态。
后几句着重写临别赠言的场面:她刚刚对离人说了声保重将息,便心如刀割,再也说不下去了。毕竟,她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也不愿意让所爱的人在离别的时刻增加痛苦,于是,她显得很爽朗,很自然,用一句美好的祝愿代替千言万语。
而写她强颜欢笑,很能深一步揭示她内心的痛苦。


2、 〔南吕·金字经〕未遂
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


【注释】
九天:极高的天空。反衬雕鹗都可以在夜间西风而下飞行,自己却不得出名
中原: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布衣:指没有做官的知识分子。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南阳。

登楼意:汉末王粲以西京丧乱,避难荆州,未能得到刘表的赏识,于是作《登楼赋》以抒发其才能不得施展而产生的思乡情绪。诗中指求取功名,无法上天梯.
天梯:登天的梯子。


【鉴赏】
这里真实地反映了仕途闭塞的元代知识分子的困窘处境。作者借古讽今,故作洒脱,以发泄内心的不满。仕途的挫折,社会的残酷,使他终于认清了现实,于是便有了归隐之心


3、〔越调·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字词】
1 残霞:残余的晚霞。
2 轻烟:轻淡的烟雾。寒鸦:寒冬的乌鸦;受冻的乌鸦。

3 飞鸿:飞行着的鸿雁。
4 白草:本牧草。曲中系草名。诗词中或指黄色的花,或指菜花、金叶菜。
曲中指菊花。

【翻译】遥看天际那一抹红霞,一座村庄孤独的坐落在夕阳下.那轻淡的烟雾下,只见几只受冻的乌鸦。想起白天飞行着的鸿雁.飞翔着,飞翔在着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之中.
【鉴赏】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4,〔黄钟·人月圆〕春晚次韵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
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赏析】


1、《人月圆·春晚次韵》曲以写景见长,景语又是情语,而所写的眼前景物,多与故实相关而显得典雅工丽,倍能体现缠绵委婉的情味。《词征》评此曲“丰约中度,旋复回环”,此论颇是。在表达情感时注意分寸,描写景色时又注意前后映照,属散曲中的精品。



2、此曲首两句,分别点出春与晚。芳草萋萋,春云撩乱,夕阳笼罩,暮霭凄迷。暗淡的景色表现心情的惆怅,是情景交融的写法。
“短亭”三句,是对过去送别情景的回忆。曲中逐一指出湖、船、柳、马,历历在目,以此表明思念之深。“一声啼鸟”三句,既是春晚实景,又使意境深化。啼鸟声打断了诗人的沉思,使他从迷惘中回到现实,而春晚的风雨,也是分别以后所经历的人生波折的写照。结尾三句,顺着风吹雨打的描写,化用唐代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意,抒发离愁别恨。“佳人不见”,正是作者在春晚时分愁思起伏的原因。


5、〔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释】
1 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
2 聚:聚拢;包围
3 怒:指波涛汹涌
4 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5 潼关:古关口名,下临黄河,非常险要。
⑹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古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
⑺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⑻伤心:令人伤心的事, 形容词作动词。

(9)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鉴赏】
《潼关怀古》是诗人怀古作中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的作品。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
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踌蹰伤心呢。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这里作者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恐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但它却随着秦汉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
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 。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的说出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第三层(末四句):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
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6、宫女图
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

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


7、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注释]“羁旅客”:停留在路途上的人,这里指参加抗清斗争飘泊外地的人。

“云间”: 旧时松江府的别称。诗人在这里被逮捕。在对故乡的依恋外,诗着重地写他抗清失败的悲愤与至死不变的决心。
“南冠”:古代南方楚人戴的帽子,后用为囚犯的代称。
“毅魄”二句:是说死后,仍将抗清。
“灵旗”: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泉路”:黄泉路,死路。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毅魄”:坚毅的魂魄,即英魂。

[主旨]这首作于秋季作者在故乡被清兵逮捕时,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写出了作者对亡国的悲愤,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
[译文]三年来我奔走四海,今天却又成为了俘虏。
我为了这河山流了多少泪,谁又说天地宽广四海为家。 我已经知道自己的长辞之日不远了,想要与故乡诀别却又难舍。待到我英魂归来的那一天,拭目以待抗清的义旗在空中飘扬。

[赏析]

1、《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华亭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诗题一语双关,自比成龙,消失在云间。暗喻“我”是英雄。
诗作首联叙事。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处之,却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
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
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
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欲别故乡难”,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
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与故乡难割难舍的情谊。。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yuyanliuxue/69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