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英语培训】

中干
千手观音传入中国在唐朝鼎盛时期。开元八年,南印度僧人金刚智应天竺国王之请,来到长安,成为大唐国师,他积极从事密宗经典的翻译,大肆传授密法,令密宗一时流行中国,密宗的千手观音正是此时出现的几种佛教造像之一。在我国众多菩萨形象中,观音要比飞天及其他佛像在民间受信仰范围广泛得多。观音菩萨中最为独特的又属千手千眼观世音。
所以,对于千手观音造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挖掘整个佛教菩萨形象的历史演变进程。
我国唐代延续时间较长,佛教艺术发展规模也经历了一个由盛及衰的漫长过程。考古学上将唐代划分为初、盛、中、晚四个阶段,下面我们也将唐代分四个阶段来论述千手观音的造型,然后一直至宋、元、明、清时期,将千手观音服饰、造型变化共分十一阶段,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初唐
虽然此时期密宗在我国尚未盛行,但亦发现有千手观音的造像,如敦煌莫高窟第三二一窟初唐的十一面六臂观音(见图1)。千手观音头顶化佛,镶有圆光,上身着圆领齐颈的服装,下身罗裙透体,有衣带系结于腰间,赤足立于莲座之上,身上无璎珞花饰,仅腕间有环钏,飘带直垂,不作飘举之状。一手施说法印,一手持净瓶,其余手臂上举或下垂。线条朴拙而装饰简单,基本容貌造型尚未脱离异国他乡的外域作风。可见,早期的千手观音菩萨像的衣着朴实,装饰单纯,线条厚重,身躯比例匀称,手势表现自由,受印度原有的哈拉帕传统雕塑艺术风格的影响,造像的衣饰、身材、面部五官以及雕刻手法等带有鲜明的印度传统审美特色,肩宽腰细,躯体丰腴饱满,面形圆润,神态温和,且造像多为站立姿势。

二、盛唐
盛唐时期的干手观音造像表现有世俗化特征,犍陀罗那种僵直的样式逐渐被取代。例如,四川安岳卧佛院第四十五号窟左壁的千手观音(见图2),体态丰满而匀称,肩披褶衣,站立于蓬台之上,腰系彩带,颈项、臂间、腕上均有璎珞或环钏为饰。从其装束的式样、细致的璎珞、豪华的裳衣、曲柔的彩带腕钏,可感受到唐代发展至巅峰状态时期艺术造型上的辉煌。观音造像三头六臂,其余千手之态是以阴刻线布满岩面,成为菩萨背后光环的一部分,使主像突出,又繁而不乱。
千手线刻挺拔工整,肌体起伏,变化微妙细腻,在构思和雕刻技巧上,已达到无可挑剔的水平。。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yuyanliuxue/8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