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美容化妆】

克尔白
浅析伊斯兰教的朝觐仪式
内容摘要:朝觐,阿拉伯文HaJJ的意译,亦称为“哈吉”,意思是走向一个地方,在现代语意中,哈吉就是奔赴麦加,完成伊斯兰教的朝觐功修。《古兰经》中规定:“凡能旅行天房的,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的天房的义务。”(
3:97)对于身体健康、理智健全、有经济条件、自由的成年穆斯林而言,无论是男是女,只要通过卖家的路途五障碍,具有足够的能力支付旅费,一生都会尽最大努力,至少前往麦加朝觐一次。朝觐者的条件和朝觐的程序都有明确的规定。
朝觐对穆斯林来说,是为了完成安拉对穆民规定的一项宗教义务,表示对安拉的虔信和敬畏。
同时朝觐作为一种联系的纽带,在促进世界各地穆斯林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消除肤色和隔膜,推动世界穆斯林团结等方面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伊斯兰教 穆斯林 麦加 朝觐
“朝觐”的字面意思是“朝拜”、“巡视”。按伊斯兰学者的说法,朝觐可引申为“趋向崇高的事业、响应安拉的命令、寻求安拉的喜悦”等含意,指在特定时间,以特定方式,集体到特定场合去完成朝觐仪式。每年伊斯兰教历的12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都会聚集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

朝觐原是古代阿拉伯民族的宗教传统,自先知易卜拉欣父子在麦加修建起天房克尔白之后,这里就成为了人们祭祀的中心。
麦加城基本上就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发展起来的。在伊斯兰教兴起以前,阿拉伯半岛的居民每年都要从四面涌向麦加,举行集市交易活动,而后在12月份朝觐天房并到米纳、阿拉法特山举行祭祀活动。

公元7世纪,先知穆罕默德迁徙到麦地那不久,将天房克尔白重新修建并定为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公元625年,又将朝觐天房定为伊斯兰教的第五项主命功课。要求凡是条件允许的穆斯林一生至少应该到克尔白朝觐一次。因为这一年降世了“你们当为真主而完成大朝和小朝。
”(
2:196)这段《古兰经》经文。朝觐日期为每年的伊斯兰教12月8日至12日。朝觐过的被称之为“哈吉”。
这不仅是为了将伊斯兰教同易卜拉欣及其宗教联系起来,而且也有利于也有利于增强信徒收复麦加的决心。
公元629年,穆罕默德率领2000人进入麦加禁寺做了副朝。次年,他率大军攻克麦加,下令捣毁天房内外所有异教徒的偶像及壁画,再次巡礼天房,并规定天房为禁地。先知穆罕默德在世时,只在公元632年做过一次正朝,完成朝觐后不久,他便归真了,故后人将这种朝觐称为“辞朝”。在此次朝觐中,穆罕默德对传统的朝觐仪式进行了改革,他指导并带领穆斯林进行受戒、环游天房、在萨法与麦尔卧之间奔走、驻米纳、登阿拉法特山等仪式。
先知的言行为穆斯林以后的朝觐做出了示范,成为后世穆斯林的规范性行为标准。
二、朝觐者的条件
根据伊斯兰教规定,凡具备相当条件的穆斯林男女一生至少去麦加朝觐一次才能算履行了天命。这些条件包括:第一,必须是成年人(教法规定男子满12岁,女子满9岁,一般为年满14岁必须承担宗教义务者)。
第二,朝觐者必须身体健康,有能力履行朝觐的各项功课,年迈体弱者,理智不健全者,不能长途旅行或乘坐交通运输工具者,不承担朝觐义务,但是,可以出资请人代朝。第三,妇女非丈夫和直系血亲陪同不能朝觐。第四,因路途危险无法保证人身和财物安全者可以免去朝觐义务。
第五,不欠外债,清算了所有经济纠纷并为家人留下足够生活费用者可以朝觐。清初著名回族学者刘智将上述条件概括为“路塞、乏用、无亲邻、废疾,可无朝”。
三、朝觐的程序
朝觐的第一道程序是受戒。穆斯林去朝觐时,首先要离开自己的家乡,远赴麦加。
在进入圣地麦加之前,朝觐者必须在规定的戒关受戒。包括:1.举意:即立意为朝觐受戒,祈求真主保佑朝觐顺利进行,并认可朝觐者所完成的这项功课。2.洗浴大净,将身体局部和全部沐浴干净,以洁净之躯进入神圣之地。3.更衣:男子更换戒衣,上身、下身各披一块未经缝制的白布,不着内衣,不戴帽子,不穿袜子,不穿缝制之履;妇女可以穿平时的衣服,不蒙面,不化妆,不裸足。

受戒意味着把自己交给了真主,必须坚守严格的禁戒。比如不得杀生,不得理发、剃须、剪指甲,不得砍伐花草树木,不得心生邪念等。戒关受戒后,穆斯林就不能做原先认为合法或正当的事情了,而是要遵守诸多的禁戒,并且仪式性地洗去身体和心灵的污秽,穿上象征着纯洁的白色戒衣,以洁净的身心进入麦加圣地。在距离麦加城23公里处,一面路牌上用阿拉文醒目地写着:“只许穆斯林通过”。这是圣城麦加的外为界限,一切非穆斯林,即使贵为国家元首至此也只能望而兴叹,无法进入。尽管世界各地存在着种族矛盾、土地纷争、政治分歧甚至冲突、仇杀和战争,但是,朝觐之时必须消除一切人间恩怨,不得从事任何政治活动,保持宁静,心怀善意,向往和平共处,祈求自己、家人和世界平安、吉庆。
朝觐的第二道程序是举行瞻礼。进入麦加城后,朝觐者稍息片刻即去禁寺,观瞻天房并盛赞真主,逢人少的时候,可以上前亲吻黑石。
其意义在于表示自己应召而来,谦恭而殷勤地侍奉真主。
朝觐的第三道程序是环游天房。
总共环游七圈,并念诵不同的祈祷词,主要是为国家、民族、亲友向真主祈求宽恕并赐予福祉。结束天房环游后,朝觐者在当年易卜拉欣立足处按照穆罕默德师表的规仪进行两拜,以纪念这位天房的修建者。接着,朝觐者必须在相距一里路程的两座小山萨法和麦尔卧之间奔走,总共七个单程。朝觐者奔走此处的目的在于让他们亲身感触沙漠的干旱以及身处此中的那种焦灼感,以感赞真主的恩德。

朝觐的第四道程序是站驻阿拉法特山。12月9日,通常是在凌晨,朝觐者就要起床洗小净,晨礼后去阿拉法特山,因为先知穆罕默德曾在此做过他的告别朝觐的辞朝演讲。因此这一天是朝觐三大法尔则之一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天。朝觐者在山上礼拜、念祈祷词。
尽管彼时麦加的气温通常是40多度,但没有一个人懈怠,一遍一遍地念着祷文,内心翻检自己的过错,祈求真主的宽恕。在阿拉法特山度过了一个白昼之后,朝觐者要赶往穆兹待里法沙滩过夜,这是最尊贵的一个夜晚,甚至比盖德尔夜还要尊贵。据说,先知为穆斯林的大众的祷告,是在这个夜晚被接受的,所以这个夜晚是个不同寻常的夜晚。真主以他特有的慈惠,给所有在此过夜的人,下降了他精选的恩赐,只有那些受特慈的人,才能在穆兹待里法非常幸福地度过这终生难忘的一夜。
所以,这一夜最好是不要入睡,不停地礼拜、祈祷、忏悔、赞颂真主、祈求他的宽恕。
朝觐的第五道程序是射石。伊斯兰历12月10日是宰牲节,朝觐者必须在黎明前返回米纳山谷,在一个叫做阿格白的地点用碎石击打3处象征魔鬼所在位置的地方,表达人类不受魔鬼和邪恶诱惑,发扬正义,坚守既定信仰的决心。

朝觐的第六道程序是宰牲。朝觐者打鬼归来便屠宰牛羊献祭,进入宰牲节。这一天,全世界的穆斯林家家宰牲,部分留下自己食用,其余分散给街坊四邻和穷困之人。这项仪式既是对先祖舍身取义精神的纪念,也体现了有福同享、患难与共的仁爱之心。至此,朝觐者基本结束受戒状态,并于次日再巡游天房7圈,结束全部的朝觐功课。
在离开麦加前,朝觐者往往还要再巡游天房,被称为辞朝。有条件亲吻天房门槛、抚摸天房幔帐的朝觐者都面对天房,倒退离开禁寺,以示无限崇敬和依依惜别之意。

四、朝觐的意义
朝觐与念功、礼功、斋功、课功并列为穆斯林的五项基本功课。朝觐作为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每个有能力﹑有条件的穆斯林﹐不论男女﹐都有责任去实践它。朝觐功课是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都体现了朝觐精神﹐强化了每个人的伊玛尼信仰,对穆斯林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朝觐是向真主表达敬畏和忠诚,以及无限恩慈的回报。《古兰经》说﹕“真主喜爱那些民众﹐他们也喜爱真主。
他们对信士是谦恭的﹐对外道是威严的﹐他们为主道而奋斗﹐不怕任何人的责备。 这是真主的恩惠﹐他用来赏赐他所意欲的人。 真主是宽大的﹐是全知的。”(5﹕54) 朝觐的功课就是体现了这些品质﹕喜爱真主﹐为主道奋斗﹐不畏艰险﹐不怕责备﹐只祈求真主的恩惠。
第二﹑朝觐是伊斯兰信士的大聚会。朝觐期间,不同国籍,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哈吉,无论是国王还是平民,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裹着白色的戒衣围绕着克尔白环游。所有的穆斯林之间的差异暂时被排除,大家都是同一个身份——朝觐者,同一个名字——穆斯林,同一个待遇——真主的客人。
第三﹑朝觐是祈求安宁与和谐的功课。 朝觐是和平的祈祷﹐宁静的沉思和忏悔﹔。
每次活动都有千万人一起参加﹐大家互相尊重﹑同情﹑仁慈﹑谦让与合作。所有的朝觐者都沉浸在敬畏与惧怕真主的情绪中﹐为自己的错误悔过﹐为亲朋好友祝福﹐为家乡和世界和平祈祷。
朝觐是信士的功课﹐也是和平与仁慈品德的训练﹐完成一次朝觐的人必须永远保持朝觐的精神和品德﹐并且把安宁与和谐的精神传遍全世界﹐感染每个有穆斯林生活和居住的地方。
第四﹑朝觐是身体的运动﹐目标明确的运动。
朝觐者进入戒关状态之后﹐每天都在走动﹐所有的功课都要求运动﹐没有静止和歇息的时刻﹐例如绕行天房﹑奔走两山﹑日夜礼拜﹑米纳夜祷﹑山谷投石﹑圣寺谒陵。 人的生命在于运动﹐宇宙万物都在运动﹐穆斯林的功修就是运动﹐伊斯兰的精神和光辉就是运动﹐运动体现在朝觐功课之中。
朝觐是象征着遵从主命的运动﹐有明确举意和目标的运动﹐穆斯林的一生都应该是充满朝气而生动活泼的运动。
凡是曾经有幸朝觐的人﹐终生难忘的印象就是朝觐的精神﹐强化了个人和整个穆斯林社会的信仰精神 ---- 伊玛尼。
保持这样精神的哈吉﹐受到这样精神影响的穆斯林﹐都能获得真主的喜悦和恩典。
因此﹐朝觐是伊斯兰信仰的制度和功修﹐也是真主的仁慈和恩典﹐穆斯林应当为自己生活在正道中感到幸运和骄傲。

五、朝觐的喜与忧
一个穆斯林不远万里、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圣地麦加完成朝觐功课,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全世界每年只有千分之一的穆斯林有机会来到麦加朝觐。
因此,能够顺利实现去麦加朝觐成为许多穆斯林的夙愿。但是,即便是在现代化的今天,朝觐之路依然充满了坎坷。好多朝觐者去麦加朝觐时全家人有喜有忧。喜的是终于能够去完成自己的功课了,忧的是路途漫漫,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甚至能否返回故土见到亲人都是未知的。

朝觐期间悲剧时有发生。1994年5月23日,2 70名朝觐者“在射石打鬼”的仪式中被踩死;1997年4月15日中午,朝觐者驻扎的米纳山谷帐篷城发生火灾,大火吞噬了343名朝觐者,1290人被烧伤;2005年2月1日,有发生踩死踩伤人的惨剧,251人被踩死,另有200多人受伤,中国朝觐团也有5名甘肃穆斯林命丧异乡。
这是大的危险。小的方面,遇到的的困难简直数不胜数。
单是麦加40多度的高,十几个人挤在低矮的帐篷里住宿,地都是热得发烫,所有的这一切都没减退穆斯林朝觐的热情与决心。
以前的朝觐人员主要来自阿拉伯半岛内部,但随着交通条件等的改善和岛外穆斯林生活收入的增加,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争相朝觐,实现自己的夙愿。对穆斯林来说,这是信仰虔诚的表现。通过朝觐,个人提高了自身的修养与善行,并可祈求真主佑助自己的民族、家乡与亲友,使人心态平和,减少私欲与人斗争之心;从群体的层面来讲,这种大规模的朝觐活动让全世界的穆斯林都聚在了一起,有利于加强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消除隔膜,同时加强穆斯林群体的凝聚力。
朝觐也向全世界展示着伊斯兰教是提倡和平的宗教。。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zhiyejineng/92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