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热门资讯】

币值
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影响的利弊分析及财务管理策略

【摘要】人民币升值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国内企业将会在较长时期内承受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弊又有利,关键是企业如何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趋利避害。
本文在时人民币升值趋势及其对企业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销售、投资、融资、成本、汇率、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财务影响;管理策略2010年7月21日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五周年的日子。五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以我为主有序推进,总体上对中国实体经济发挥了积极影响,为宏观调控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在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7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计,相较于五年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达22%。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截至7月21日的一个月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有升有降,最高6.7718,最低6.8275,波动幅度达0.8%。双向波动走势明显,幅度加大。
人民币升值是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不可逾越的阶段,将对我国经济和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本文对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的财务管理策略。  一、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影响的利弊分析  (一)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正面影响

1、有利于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企业产品的出口,但是,有利于企业商品的进口。因为人民币升值将降低贬值外币标价商品的采购成本。如造纸、钢铁等行业的原材料主要以进口为主,对于与之类似的行业来说,无疑将降低其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提供了海外投资或并购的机会。
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将逼迫国内企业向海外寻找更为廉价的资源,以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如20世纪80至90年代,日元升值削弱了日本企业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为抵销日元升值的影响,日本企业将生产基地不断向国外转移。1980-1984年,日本向新兴工业经济体平均每年直接投资约为7.4亿美元,1985-1989年升至25.4亿美元。目前,人民币升值与当时的日本有十分相似,国内企业也可以通过海外投资或兼并方式推行国际化经营战略,这不仅有利于规避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且还可以顺势打入国际市场,树立企业自己的品牌形象,人民币升值正好提供了低成本收购或投资海外的绝佳机会。


3、提高了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产品技术升级。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将渐渐失去。因此,国内企业必须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否则,竞争的法则将会淘汰那些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小的企业。所以,从战略的角度看,竞争环境的变化将促使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实力,实现企业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二)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既然人民币升值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那么,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对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竞争能力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使我国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汇率波动风险、资产价格波动风险、宏观调控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等。具体阐述如下:

1、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和国际竞争力下降的风险。
长期以来,低成本是我国企业出口产品的最大优势,也是吸引外商投资企业来华投资设厂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特别是在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影响之下,美元持续不断贬值,引发了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对于缓解贸易顺差压力、舒缓国内物价上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等方面具有正面效应,但同时也抬高了国内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削弱了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增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
特别是对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更大,如纺织行业以及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行业,成本上升压力更大,一些中小企业将面临破产的危险。

2、面临资产价格波动和投融资难度加大的风险。
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造成国际热钱流入中国,导致房地产、股票等升值预期较为强烈的资产价格迅猛上涨,进而引发其他资产价格的上涨。特别是在油价居高不下、国际性通胀预期较为强烈的条件下,国内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攀升。
宏观调控政策趋紧,这不仅会增大国内企业的运行成本。而且会诱导部分企业盲目扩张,最终造成产能过剩。
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或衰退的信号又会造成资本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这必然增大了国内企业投融资的难度。


3、进出口企业将面临不同的汇率风险。人民币的升值将对我国企业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出口型国内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美元收入贬值,汇兑损失增加,如出口美国的纺织品、儿童玩具、家电、机械等;而对于原材料依赖进口、销售地主要在国内的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将降低原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汇兑损益将增加,如造纸业。
其所用原材料纸浆主要依赖进口。


4、国内企业将面临宏观调控政策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由于我国奉行人民币渐进式升值的政策,其单日升幅虽然很小,但是其升值趋势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容易造成热钱的流入和流动性过剩的状况。同时,在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远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的条件下,如何保持物价稳定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因此,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很大。
在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预期下,国内企业面临很大的宏观调控风险。
特别是房地产、金融等高负债企业的财务压力会越来越大。另外,为了降低贸易顺差、舒缓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政府不断通过税收政策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会使国内企业面临税负不确定性的风险。  二、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财务管理策略  既然人民币升值对企业有利有弊。
企业就应当趋利避害,及时调整财务管理策略,以保持或提高竞争能力。为此,企业应当加强销售、投资、融资、成本、汇率等方面的管理。
合理规划应对人民币升值的财务管理策略。  (一)销售策略

1、重新布局产品销售市场。
在人民币升值的条件下,国内企业首先应加大拓展国内市场的力度,提高国内销售收入比例;收缩经济衰退迹象明显、本币贬值预期较为确定的海外市场,如美国;拓展经济增长较为明显、本币升值预期较为强烈的海外市场,如欧盟。这样,通过销售市场结构的调整,可以有效规避汇率变动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2、调整产品定价策略。调整价格是企业应对成本上升和汇率风险的基本策略之一。对于国内市场,如果产品的销量对价格较为敏感,可以采取适当降低价格的销售策略,以提高国内产品的销售量;如果产品销量对价格不敏感。
则可以适当提高产品价格以应对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压力。对于海外市场,如果企业出口产品与进口国同类产品相比价格较低,可以采取适当提高售价的策略;对于新拓展的本币处于升值阶段的海外市场,出口企业可以采取相对低价的销售策略。以打开市场销路,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调整信用政策。本币升值将造成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可以采取适度放宽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的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对于本币贬值的进口国。出口企业可以采取从严的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以提高货款回笼速度。
降低汇率风险;对于本币升值的进口国,出口企业可以采取放宽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的政策,以促进产品销售。

4、加速货款回笼,针对不同外汇采取结汇或持汇策略。
国内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账龄管理,及时催收信用期将到或已到的货款,通过沟通、法律等手段清缴过期账款。以提高海外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
对于贬值的外币收入,企业可以采取及时结售外汇的策略。以规避外币贬值所带来的损失;对于升值的外币收入。
企业可以作为短期投资的品种,以优化现金结构,降低现金持有成本。

5、加强出口销售合同的管理。对于出口企业来说。销售合同的管理至关重要。
因为结算币种的选择、信用期限、现金折扣比例的确定直接影响到出口企业的汇兑损益。在谈判占优势的条件下,出口企业应当选择具有升值预期的货币作为结算币种,尽量缩短信用期限。
降低现金折扣比例;在谈判不占优势的条件下,出口企业应当尽量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货币作为结算币种,尽最大可能压缩信用期限,适当提高现金折扣比例。以达到尽快收回货款、规避汇率风险的目的。  (二)投资策略

1、实施海外投资,提高企业国际化程度。长期以来,我国的人工成本比较低廉,而类似于石油、电力、水等资源产品的价格受政府管制,其价格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吸引了很多的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设厂。
但是,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资源产品价格的改革、环保成本的内部化以及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国内企业的制造成本将会显著上升,中国企业将逐渐失去低成本竞争优势。因此,国内企业应及早布局海外,推进国际化战略。以充分利用其他国家或地区低廉的资源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这样不仅可以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而且还可以将海外制造的产品出口到中国,以享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好处。

2、降低贬值外币资产的投资比例,提高升值本币或外币资产的投资比例。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以人民币标价的资产将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其价格趋势看涨;而以贬值外币标价的资产将遭到投资者的抛售,其价格看跌。因此,为了有效应对汇率风险及其所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国内企业应及时降低贬值外资资产的投资比例,适度提高升值本币或外币资产的投资比例,以实现投资组合风险与收益的匹配。

3、通过并购,实现企业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是化解成本上升的重要对策之一。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国内市场竞争越发激烈。
为了提高竞争优势,企业可以通过并购策略,收购上游原材料企业或下游产品需求企业,以实现企业纵向一体化,提高企业对成本上升的承受能力。因为收购上游原材料企业可以有效控制原材料成本,收购下游产品需求企业可以扩大销售渠道,实现规模效益。

4、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长期以来,物美价廉是中国制造产品的竞争优势之所在,但是。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将不断压缩出口产品的盈利空间,低成本竞争优势会慢慢失去。
因此。国内企业应转变竞争战略,实现低成本竞争战略向技术领先战略的转变。为此,国内企业应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比例,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目前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都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引进技术人才,提高科研实例。
以尽快实现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三)筹资策略

1、提高美元负债比例,降低人民币负债比例。在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的条件下,国内企业应及时调整不同货币的负债结构。通过提高美元负债在负债结构中的比例,降低人民币负债在负债结构中的比例,企业可以获得美元负债贬值所带来的汇兑收益,达到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的目的。企业可以利用国外子公司或境外公司的美元融资优势,借助国外金融市场,通过银行美元贷款、发行美元债券、货币互换等方式实现美元负债融资,并要提前或按时偿还人民币负债,以达到优化负债币种结构的目的。


2、适当提高长期美元负债比例,降低短期美元负债比例。债务期限结构也是影响企业资金成本的重要方面。在人民币长期渐进式升值预期假设下,企业应适当提高人民币短期负债的比例,降低人民币长期负债的比例,以达到降低人民币负债久期的目的。对于美元负债则相反,应通过降低短期美元负债比例。提高长期美元负债比例的措施,以达到提高美元负债久期的目的。通过不同币种负债久期的调整,以达到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的目的。

3、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融资,适时、适度扩大企业规模。
规模效应是应对成本上升的重要举措。在人民币升值期间,往往伴随着股票价格的大幅上涨。公司应把握资本市场的融资时机,发行证券筹集资金,通过内部投资和外部兼并收购等方式,优化价值链,扩大企业规模,降低单位业务量的固定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成本管理策略

1、加大海外采购力度,降低原材料成本。人民币升值和物价上涨导致国内原材料采购成本急剧上升,因此,国内企业应拓宽原材料采购渠道。
加大海外原材料进口力度。
这样,不仅原材料采购价格有了更多的比较和选择,而且还可以享受美元贬值带来的好处。

2、精简机构和人员,降低人工成本。
扁平而富有效率的组织结构是企业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条件,也是企业降低人工成本的重要举措。在企业运行成本不断上升的条件下。企业应根据国内外企业经营环境的需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重整,对业务流程重新进行规划、设计。
这样可以精简机构和富余人员,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


3、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负水平。为了舒缓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政府会调整税收政策以降低贸易顺差,如取消相关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等。
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应认真研究税收政策。有效利用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以达到降低税负成本的目的。


4、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金成本。企业的获利能力取决于资金周转的速度和每次周转的获利水平,在成本上升、投资报酬率趋于平稳或下降的情况之下,加速资金周转成为企业保持或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方面。
因此,国内企业应当围绕资金管理体制、技术、方法等方面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周转速度。根据企业所处行业、规模、组织形式选择集权、分权或集权分权相结合等不同特点的资金管理体制。
通过企业资金管理网络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对接,对资金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降低现金余额、提高资金利用率,节省资金周转时间。选择集中银行法、锁箱法等收款方法以提高资金回流速度。这样,可以充分、有效地使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降低资金成本。  (五)套期保值管理策略对于商品价格波动、汇率波动的风险。企业可以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实施套期保值,以锁定成本或利润,规避汇率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对于原材料商品,企业可以买入相关的商品期货合约;对于可出售商品。企业可以选择卖出相关的商品期货合约,以达到套期保值之目的。
对于所持外汇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远期外汇买卖和外汇期权进行套期保值。如果不能找到完全相关的期货产品。企业可以选择关联度较大的期货品种进行套期保值。总之,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
国内企业必须认清形势,对人民币升值趋势作出准确判断,并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利弊分析,采取趋利避害的财务管理策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同时,国内企业应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
改革财务管理体制,科学、有效地实施财务管理,努力降低成本,以保持或提高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news/5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