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热门资讯】

札萨克
新疆地方史
考点一:汉代西域
一、 张骞出使西域
时间
目的
结果
意义
第一次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扩大了汉朝的影响,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往
第二次
公元前119年
劝乌孙东归故地,与汉夹击匈奴
进一步密切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关系,并导致后来乌孙与汉的联姻
二、 乌孙与汉联姻

1、 公元前105年,乌孙昆莫猎骄靡聘娶细君公主为妻,数年后,乌孙昆莫军须靡又娶汉朝解忧公主为妻。


2、 乌孙与汉联姻的影响:密切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关系,促进西域社会的经济,为汉朝统一西域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西域都护府的建立


1、 汉朝在西域设置最早的行政机构是:公元前101年设立“使者校尉”,管理屯田事宜。


2、 汉朝在西域设置最高的行政机构是: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汉朝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统管天山南北二道,都护府设在乌垒城(今轮台东北)。



3、 西域都护府建立的意义:西域都护府是汉朝中央政府在西域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构;它的建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汉朝,成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


4、 西域都护府管辖范围:东起阳关、玉门关,西至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北抵巴尔喀什湖,南包葱岭山区。(包括乌孙,不含大月氏)
四、班超在西域


1、73年、班超出使西域;(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74年,东汉政府重设西域都护,命陈睦为都护,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


3、91年,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被汉和帝封为“定远侯”。


4、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东罗马帝国)。


5、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东汉,这是我国同欧洲国家第一次友好往来。

五、两汉与西域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1、 两汉时期中原传入西域:①农业方面:先进的农具和耕作、开渠、凿井等技术,促进了西域农业的发展;②手工业方面:中原先进的冶铁、炼铜等技术也传入西域,促进了西域手工业的发展;③汉朝的礼仪、制度、服饰、建筑等对西域影响很大。


2、两汉时期西域传入中原:①农作物:苜蓿、胡麻、胡豆(蚕豆)、大蒜、芫荽(yánsui)、石榴、核桃传入内地;②良种马;③竖箜篌,琵琶、唢呐等传入中原;④西汉末年,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原。

六、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后,我国同西方的贸易发展起来。大批的丝绸从内地(长安—河西走廊—阳关、玉门关)运到西域,再贩卖到印度、安息、希腊、罗马等地,从而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作用:不仅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了中外、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考点二:唐代西域
一、唐朝统一西域  630年,唐朝设置西伊州,西域门户洞开,这为唐朝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
640年,唐朝击败高昌麴氏王朝,并在交河城设置安西都护府。647年,唐朝打败西突厥;648年,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并设置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安西四镇”。唐朝对西域各地的统一管理局面基本形成。
二、唐朝在西域设置管辖机构


1、 唐朝在西域设立的最高统治机构是:安西大都护府和北庭大都护府,安西大都护府和北庭大都护府是军政合一的统治机构,既是军事指挥机关,又是行政管理机关。



2、 安西大都护府:唐太宗设置于640年,治所在吐鲁番交河城,648年迁至龟兹(今库车)。辖区为天山南路,帕米尔东西,阿姆河两岸,西至伊朗。(管辖的范围最远)


3、 北庭大都护府:702年武则天设置,治所在庭州(今吉木萨尔)。辖区为天山北路至巴尔喀什湖以北,阿尔泰山,巴里坤湖以西至里海地区。
(管辖的范围最广)
三、回纥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1、 回纥的兴起。  回纥是隋朝铁勒族的一支,即韦纥氏部落,今维吾尔族的祖先。646年,回纥首领吐迷度称可汗,回纥等13部首领请求归附唐朝。647年,唐朝在回纥地区设立瀚海都督府,册封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
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建立鄂尔浑回纥汗国,唐朝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2、回纥汗国与唐朝的关系。
  回纥兴起以后,和唐朝一直保持着隶属关系。唐朝支持回纥可汗的世袭制,历代回纥可汗都接受唐朝册封的汗号;回纥帮助唐朝征战,安定边陲;回纥出兵协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帮助唐朝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回鹘与唐多次和亲。回纥(回鹘)与唐的友好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史上堪称民族和睦友好的典范。



3、回鹘西迁。  840年,回鹘汗国发生内乱,汗国灭亡。
大部分回鹘人被迫撤出蒙古高原,开始西迁。西迁回鹘的主体进入西域,分别建立高昌回鹘汗国和喀喇汗王朝。这两支回鹘人同当地民族融合,逐渐演变为新疆的主体民族——维吾尔族。


4、唐朝时经济的发展   


(1)农业:唐政府实施大规模屯田,设置专管水利的机构——陶拓所,推广使用铁犁、铁斧等先进工具。天山北路传统的游牧区开始出现农业,改变了西域的经济格局;天山南路的农业在生产设施、规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2)手工业:丝织业。
棉纺织业有很大发展;金属开采和冶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西州还设有造纸坊,说明西域已掌握造纸术。   


(3)商业:西域与内地商业贸易往来频繁,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唐朝在沿途设置了大量驿站,过往行人和商客经过检查站时要有官府颁发的“过所”方能通过。
唐与回鹘的马绢贸易也为自身巩固了边防,稳定了内部。


5、唐朝多元文化的繁荣      中原文坛中出现的以边疆戎马生涯和颂咏西域大漠风情为内容的“边塞诗”则构成唐诗中的一朵奇葩。唐朝宫廷的十部乐中,《龟兹乐》、《高昌乐》、《疏勒乐》都是西域乐,《天竺乐》(古印度乐曲)也是从西域传入的。
西域出现了胡旋舞、胡腾舞、拓技舞等。
考点三:清朝统一新疆
一、 康熙帝三次亲征平息噶尔丹战乱(1690-1697年)
1690年,蒙古族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丹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战争;为平息噶尔丹战乱,康熙帝三次亲征。在满、蒙、汉、维吾尔各族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乌兰布通战役、昭莫多战役,摧毁反叛势力主力。1697年,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败亡。
二、1755年,乾隆帝派兵平定蒙古准噶尔部达瓦齐(格登山)叛乱。
三、清朝平息阿睦尔撒纳叛乱,统一天山北路(1755-1757年)
1755年,蒙古族准噶尔部贵族阿睦尔撒纳在沙皇俄国的支持下,趁清政府撤军之机,掀起叛乱,1757年5月,两路清军会师伊犁,准噶尔军全线崩溃,1757年,阿睦尔撒纳在俄国病死。清朝统一天山北路。

四、清朝统一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统一天山南路(1759年)


1、 大小和卓:维吾尔族反动宗教头目,大和卓叫波罗尼都,小和卓叫霍集占。



2、 1759年,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清朝统一了天山南路,统一新疆。


3、 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过程中,柯尔克孜族归属清朝并参加了平叛战争,为清朝统一新疆作出了贡献。



4、 大小和卓叛乱是少数维吾尔封建贵族、反动宗教头目发动的一场分裂祖国的叛乱,所以叛乱一开始就遭到广大维吾尔族人民的反对。阿睦尔撒纳和大小和卓的叛乱活动与清朝政府的平叛战争,就其性质而言是分裂和反分裂的斗争。
清朝平定阿睦尔撒纳和大小和卓叛乱,标志着新疆分裂割据局面的结束。从此,天山南北归属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5、 清朝统一新疆的历史意义:清朝统一新疆,有利于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边陲的巩固和安宁,有利于各族人民的交往、合作和共同繁荣;符合蒙古族、维吾尔族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五、清朝前期对新疆的治理  (机构:伊犁将军府)
清朝重新统一新疆后,在新疆建立了完善的统治机构并采用了许多有效的治理措施,如:实行军府制,1762年,设伊犁将军和伊犁将军府,统辖全疆军政事务;伊犁将军府是清朝在新疆最高的军事、行政管理机构。伊犁将军由清朝中央政府直接任命。
第一任将军是明瑞。1764年,从东北迁徙锡伯族和达斡尔等族来疆戍边,发展生产。    根据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情况,实行伯克制,札萨克制,州县制三种不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在天山南北驻军,并在边防地带和交通要道设置卡伦,台站,组织屯田,屯牧,发展经济,整顿和改革地方财政等。
六、土尔扈特回归祖国(1771年)
为了摆脱沙皇俄国的压迫和奴役,1770年,蒙古土尔扈特人在渥巴锡等人的领导下,毅然离开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祖国,途中他们历尽艰辛,战胜险阻,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1771年7月回到祖国的怀抱。

清政府对土尔扈特部返回祖国十分重视,乾隆帝对渥巴锡等首领分别晋封爵位,封渥巴锡为“卓里克图汗”以示褒扬;并下令迅速调拨物资,周济土尔扈特部众;又把土尔扈特编为若干盟、旗、划地驻牧,使之及时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土尔扈特部万里回归祖国,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可歌可泣的重大事件,也是世界史上罕见的壮举。它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表现了土尔扈特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七、平定张格尔之乱
19世纪20年代,波罗尼都的孙子张格尔在浩罕统治者的支持下,先后四次由浩罕潜入南疆掀起暴乱,1828年初,张格尔第四次入卡作乱,被清军活捉。同年6月,张格尔被解到北京处死。
浩罕的扩张政策与和卓余孽复辟野心相结合,是张格尔匪帮多次发动暴乱的根本原因,张格尔暴乱失败的历史表明:任何妄图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罪恶行为,都是新疆各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考点四: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沙俄对新疆的侵略
一、沙俄侵略新疆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未涉及领土)
1851年8月,双方正式签订了《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这是沙俄侵略新疆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俄国在伊犁、塔尔巴哈台设立领事;俄商在上述两地通商免税;俄国在新疆享有领事裁判权;俄国有权在两地建立贸易圈等。
二、屈辱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第一个割占新疆土地的条约)
1864年,在沙俄的军事威胁和外交讹诈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根据这个条约及以后签订的三个勘界议定书,沙俄共割去了我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三、 新疆各民族人民的抗俄斗争
1855年,徐天尧、安玉贤率领群众焚烧塔尔巴哈台沙俄贸易圈的斗争(近代新疆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和19世纪60年代反入侵、反占领的斗争,是近代新疆各民族人民抗俄斗争的开端,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
考点五:清朝收复新疆
一、 阿古柏、沙俄对新疆的入侵  (伊犁:1871-1881年)


1、 1865年,浩罕统治者派部将阿古柏挟持张格尔之子布素鲁克和卓入侵新疆。1867年夏,阿古柏建立政权,史称“哲德沙尔政权”。


2、 阿古柏入侵新疆后,沙俄、英国勾结并利用阿古柏侵略新疆;沙俄于1871年侵占伊犁。。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news/58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