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热门资讯】

艾略特的诗歌
摘 要:艾略特的诗学思想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功能效应和内在联系的价值系统,由“非个性化”、“客观对应物”、“感受分化论”三个关键概念组成,而这三个概念之间又处于一种相互依存、渗透和制约的关系。本文从“非个性化”概念入手,重点探讨了艾略特诗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现代诗研究;艾略特;现代主义;诗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

(2012)06-0043-05
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进程中,艾略特可谓是一个集大成者。作为后期象征主义的一个高峰,现代主义在他这里达到了鼎盛期。
1922年问世的名作《荒原》,与同年出现的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瓦雷里的《幻美集》、里尔克的《杜伊诺哀歌》和《致俄尔甫斯的十四行诗》、卡夫卡的《城堡》等,一同成为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作品,可谓盛况空前。艾略特不但以其卓越的文本,也以其缜密细致的诗歌批评,使现代主义诗歌理论达到了系统化和本体化的新高度。正如诺贝尔奖授奖词中所言,这位在写作形式上激进的先驱,当今整个诗歌风格革命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冷静推理和精细逻辑的理论家。这样的评价无疑是精当的,从《传统与个人才能》

(1917)发表以来,他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批评观念改变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确立了现代诗学的本体论地位,影响持续达半个世纪之久。
他关于传统与个人的论述,他所提出的“非个性化”、“思想知觉化”、“客观对应物”等诗学术语,已成为现代批评的关键词。
“非个性化”理论的提出是为了反拨19世纪文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观主义倾向,尤其是浪漫主义膨胀的个人主义和情感主义弊端。
从文艺复兴一直到浪漫主义,个人主义观念普遍盛行,人们相信个性的解放和无限潜力,认为忠实于自我是人的首要生活目标。这种对主体性的高扬已经带来了对客观的贬抑,而极度推崇作家的天才、独创性、直觉、心灵、主观自我等等,使文学创作中的作家自我情感表现说成为滥觞,从而粗糙地将作家本人的直接情感与作品中表现的情感等同起来。
比如,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在1800年版的《抒情歌谣集》的序言中将诗歌定义为“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雪莱认为诗是诗人人格(思想、想象、幻觉等)的外化。因而,英国浪漫主义的主要批评家几乎都是沿着从作品推导到诗人的直线来展开自己的见解的,他们普遍认为“诗是诗人思想情感的流露、倾吐或表现……类似的提法还有:诗歌是修改、合成诗人意象、思想、情感的想象过程”[1],这样一来,作家本身就成了作品创造的主要因素,也是指定作品判断标准的“权威”。个人情感无约束的放纵成了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
不过,艾略特不是仅仅将浪漫主义界定为过度的主观性,而是界定为经验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极端的分裂之上。他说:“浪漫主义在任何方向上都代表着一种过度。
它分流成两个方向:逃避事实世界,和沉溺于琐碎事实。19世纪这两股大潮——模糊的情感和对科学的神话(现实主义)都同样起源于卢梭。
”[2]在这里,不断扩张的主观性分流为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两个极端——在诗歌中表现为逃避事实世界的“模糊的情感”(vague emotionality),在小说戏剧中表现为“沉溺于琐屑事实”(devotion to brute fact)之中。
这两种极端成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主要倾向。
正是针对此种流弊,艾略特提出了与之截然不同的主张,以期克服19世纪文化中这些对立的极端:。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news/64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