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热门资讯】

活性炭比表面积

1、了解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的原理和方法。


2、用溶液吸附法测定活性炭(硅藻土、碱性层析氧化铝)的比表面。



3、掌握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1、朗伯-比尔定律(光吸收原理)
根据光吸收定律,当入射光为一定波长的单色光时,某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中有色物质的浓度及溶液层的厚度成正比:

式中:
A:吸光度;
I
0:入射光强度;
I:透射光强度;
a:摩尔吸收系数,与吸收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的波长λ有关;
b:液层厚度;
c:溶液浓度。

一般来说光的吸收定律可适用于任何波长的单色光,但同一种溶液在不同波长所测得的吸光度不同,如果把吸光度A对波长λ作图可得到溶液的吸收曲线,为了提高测量的灵敏度,工作波长一般选在A值最大处。
亚甲基蓝溶液在可见区有二个吸收峰:445nm和665nm,但在445nm处活性炭吸附对吸收峰有很大的干扰,固本实验选用的工作波长为665nm。


2、亚甲基蓝结构及吸附特征
亚甲基蓝具有以下矩形平面结构:

阳离子大小为17.0×7.6×3.25×10-30m3。亚甲基蓝的吸附有三种取向:平面吸附投影面积为135×10-20m2,侧面吸附投影面积为75×10-20m2,端基吸附投影面积为39×10-20m2。
对于非石墨型的活性炭,亚甲基蓝是以端基吸附取向,吸附在活性炭表面。


3、朗格缪尔(Langmuir)单吸附理论
朗格缪尔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固体表面是均匀的,吸附时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剂一旦被吸附质覆盖就不能再吸附,在吸附平衡时,吸附和脱附建立动态平衡;吸附平衡前,吸附速率与空白表面积成正比,解吸速率与覆盖度成正比。

水溶性染料的吸附已经应用于测定固体表面积比表面,在所有的染料中亚甲基蓝具有最大的吸附倾向。研究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大多数固体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符合朗格缪尔吸附理论。
但当原始溶液的浓度过高时,会出现多分子层吸附,而如果平衡浓度过低,吸附又不能达到饱和,因此原始溶液的浓度以及平衡后的浓度应选择在适当的范围。(若实验原始溶液的浓度为0.2%左右,平衡溶液浓度应不小于0.1%。)
比表面(1g固体物质所具有的总面积)是多孔性物质的一个重要特征参数,它在催化、色谱、环保、纺织等许多生产和科研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采用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物质的比表面。
在一定温度下,固体在某些溶液中吸附溶质的情况可用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方程来处理。其方程为

式中:Γ为平衡吸附量,单位质量吸附剂达到吸附平衡时,吸附溶质的物质的量(mol·g-1);Γm为饱和吸附量,单位质量吸附剂的表面上吸满一层吸附质分子时所能吸附的最大量(mol·g-1);c为达到吸附平衡时,吸附质在溶液本体中的平衡浓度(mol·dm-3);K为经验常数,与溶质(吸附质)、吸附剂性质有关。
吸附剂比表面S比(m2/g):
S比=ΓmNAA
式中:
NA: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mol-1;
A:每个吸附质分子在吸附剂表面占据的面积。根据亚甲基蓝吸附特征,其分子在吸附剂表面是直立的,A值取为39×10-20m2。
配制不同吸附质浓度c0的样品溶液,测量达到吸附平衡后吸附质的浓度c,用下式计算各份样品中吸附剂的吸附量

式中:
c0是吸附前吸附质浓度(mol·dm-3);
c是达吸附平衡时吸附质浓度(mol·dm-3);
V是溶液体积(dm3);
m是吸附剂质量(g)。

Langmuir方程可写成

根据改写的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方程,作~图,为直线,由直线斜率可求得Γm。
722型分光光度计、恒温振荡器、干燥器、锥形瓶(磨口100ml)、容量瓶(50ml、100ml)、移液管(20ml、25ml、50ml)、25ml比色管、颗粒状非石墨型活性炭(蒸馏水清洗浸泡24h,120℃烘干24h进行活化)、滴管、亚甲基蓝水溶液(0.25×10-3 mol·dm-3)


1、选用5只洗净干燥的100ml磨口锥形瓶,向1至5号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蒸馏水30ml、25ml、20ml、10ml、0ml,及亚甲基蓝溶液(0.25×10-3 mol·dm-3)20ml、25ml、30ml、40ml、50ml,加入的量如表1所示。将5个锥形瓶中的溶液分别取2ml稀释50倍后,等待测定1至5号溶液吸附前的吸光度。

称取100.0mg左右活性炭5份(记录准确质量,精确到0.0001g),分别放入1至5号剩余溶液中,将5只锥形瓶的瓶盖塞好,放在恒温振荡器内,在恒温下振荡1h。


2、配制浓度为1×10-5mol·dm-3的亚甲基蓝标准溶液(由0.25×10-3 mol·dm-3的亚甲基蓝溶液稀释得到),取0ml、2ml、5ml、10ml、18ml、25ml的亚甲基蓝标准溶液,用比色管定容到25ml,测定其吸光度值,并绘制标准曲线。


3、吸附平衡后溶液浓度测定:将步骤1吸附已达平衡的溶液,取其上部清液2ml稀释50倍后,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在665nm处分别测其吸光度。如溶液浓度过大(A>0.8),用去离子水继续稀释一定倍数后测定。


4、实验完毕,将比色皿和所有使用过的玻璃器皿洗净。


1、亚甲基蓝吸附量
表1    吸附溶液配置及吸附量计算
锥形瓶编号
1
2
3
4
5
活性炭质量m/mg
蒸馏水加入量/ml
30.0
25.0
20.0
10.0
0.0
亚甲基蓝水溶液加入量/ml
20.0
25.0
30.0
40.0
50.0
吸附前溶液吸光度(稀释50倍后)
吸附前溶液浓度c0(×10-6mol/·dm-3)
吸附平衡时吸光度(稀释50倍后)
吸附平衡时溶液浓度 c(×10-6mol/·dm-3)
吸附量Γ(×10-4)
c/Γ


2、亚甲基蓝标准曲线
表2    亚甲基蓝标准曲线配置及吸光度
序号
1
2
3
4
5
6
标准溶液加入量/ml
0
2
5
10
18
25
溶液浓度/×10-6mol·dm-3
0
0.8
2
4
7.2
10
溶液吸光度
绘制亚甲基蓝标准曲线,并利用标准曲线求得吸附前和吸附平衡时溶液的亚甲基蓝浓度。



3、利用表1数据作~图,求出直线斜率,计算Γm及S比。


1、吸附后的溶液浓度太高时,为什么要稀释后再测量。



2、如何确定吸附质浓度c是否已达到吸附平衡。


3、比表面的测定与温度、吸附质的浓度、吸附剂颗粒、吸附时间等有什么关系。。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news/85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