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热门资讯】

耳闻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几乎人人皆知。邹忌的妻、妾、客都称他比城北徐公美,而邹忌面对着徐公一比较,还是徐公美。
那么为什么妻、妾、客夸谈自己美于城北徐公呢。他归结为是三个不同角色的人因地位不同而对自己“私之”、“畏之”、“有求于我”的原因。
于是乎,他凭此以类比的推理方式来劝齐王纳谏。齐王也真是一个明君,不仅接受了建议,而且分“面刺”、“上书”、“耳闻”三个等级对“谏者”进行奖励。
最终,由“门庭若市”到“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的这一招似乎还真灵,而且齐王与邹忌还留下千古美名。然而,事实和结局真如文中所讲的那样吗。
首先,我们仔细推敲就会发现邹忌这种类比推理存在的缺陷。邹忌通过这件事悟出的道理并没有错,由这件事我们可以由此假定他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能够以此作为自省。儒家的那种修身、齐家与天下的关系是从道德规范和影响力的角度阐发的。
按着邹忌的逻辑自己的妻、妾、客就等同于大臣、百姓了。实际上,家庭成员与大臣、百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两种角色,这一观点混淆了家庭与国家的概念,导致家庭式的情感、人之常情与国家的制度相混淆。
妻、妾、客言邹忌比徐公美,有时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有时是出于尊敬,是对方知礼节而已罢了。而大臣和百姓,不可能人人围着一个齐王希求“私之”、“畏之”、“有求于王”的。
按着邹忌的推理结果是,要靠近了齐王就有了邹忌所说之嫌了,似乎没有什么正直的人了,最终表现出的是就邹忌一个好人。我们只能就他是以己之腹度他人之心,他的建议的自身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若真的按齐王受谏的方法去做,结果会如何呢。先假定齐王是一个能够耐住脸面的人,经得住面刺的人。
人人有一种让社会政通人和,想为社会出一份力的动机,又有得到奖赏的心态,必会争先恐后去“面刺”。
我们可以想象那场面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形。宫前“门庭若市”是非常符合情理的。但是果真如此,齐王每天几乎就无法暇顾及他事,只是天天聆听他人对“指责”自己。
如此多的人去“面刺”,内容没有重复的吗。齐王一定会产生反感。再就是齐王即使有耐心,如此多的“面刺”,最终会让他脸上挂不住火。人总是要面子的,喜欢听表扬一类的话。
不然就没有“忠言逆耳利于行,苦口良药利于病”这一名言在人间流传。这一句反证了人接受指责批评的承受力是有限度的。
就连历史上的明君李世民,可谓善纳“谏”者,不也是差点杀掉魏征吗。除了接受“面刺”之外,若再去翻阅从全国各地来的上书,那齐王也就真够忙的了。再说,那些上书者的意见若齐王全部来阅读,哪比雍正还累。
上书者未必都能从全国的大局去看问题,也未必写的都是真实的,应该大多数是从自身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看来,齐王这么做太盲目了,那有时间再去耳闻老百性中的意见和建议呢。
由此可见,我们假设齐王按着“面刺”、“上书”、“耳闻”的方式去受“谏”,那肯定会把齐王搞的烦躁起来。

再次,一股脑的意见和建议涌向齐王,有没有大臣之间的互斗的可能性呢。有没有借此泄私愤的可能性呢。弄不好演变成春秋战国时代的“文革”。假如说得到的意见都是正确的,怎样去解决,靠谁去解决呢。
因为在所谓的“面刺”、“上书”、“耳闻”得来的意见和建议,很大一部分会直接或间接要涉及到大臣、地方官史等人的利益和名声,解决起来会一帆风顺吗。齐王要真正去彻底解决问题,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不仅可能有一部分人会受到打击或报复,恐怕齐王快被下面的臣子们废掉了。齐王这种“面刺”、“上书”、“耳闻”方式,不可能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因而,即使都是好的意见和建议,也难以解决。人们真心实意提了意见而且正确,如果解决不了,人们必然对此失望,自然就不会再提什么意见和建议了。由此看来,“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不是朝庭解决了很多问题,或是百性把意见和建议都提尽了,也不是“战胜于朝庭”的高招,而是有三种可能:一是邹忌当相时,为流传千古而借手中权力杜撰出的故事;二是可能有“面刺”、“上书”、“耳闻”之说,但是人们对此不予理采,所以门庭冷落;三是人们一开始确实做得很积极,但正如笔者所分析的,人们更加失望,于是不再提什么意见和建议了。
回过头来再从邹忌的另一面来看谏齐王的举措和他猜测妻、妾、客于己的心态的关系。
在《战国策》中的《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亡齐而之楚》、《邹忌事宣王》三篇文章中,透露出了邹忌的另一面。一是他用计让田忌去攻打魏国,打胜了有自己的计谋之功;打败了可以借此治田忌的罪。
二是田忌后来真打胜了这一仗,邹忌担惊害怕,于是让人以田忌的名义到算卦摊上找相面先生看相、算卦,后叫算命先生来对质说思忌要如何如何。
结果是逼走了田忌,田忌无可奈何跑到了楚国。
三是邹忌怕田忌因楚国对其不好再回来,危害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又用计让楚厚封田忌。四是邹忌用小手段打击晏首。从这一系列的事件只能说明以下事实,邹忌所谓妻、妾、客对自己“私之”、“畏之”、“有求于王”的亲身感受劝谏齐王,正印证了他不过是因“畏之”,而让齐王能够“私之”的心态。
他的前后心态一脉相承,相互吻合,如出一辙。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news/85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