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热门资讯】

太康诗歌
摘 要:太康诗歌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七言诗在此时潜滋暗长,但总体上仍是发展滞后。这一时期,诗歌模拟现象突出,实是文人在“师其意不诗其辞”模拟观的影响下,对诗歌创作所进行的积极探索。
七言诗也因此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关键词:七言诗;模拟之作;发展滞后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2014)-12-0-01
七言诗之产生较五言诗稍早,然其发展却明显缓于五言诗,发展道路也并不平坦。
据文献记载,早在先秦民歌中已有接近七言之诗句,《楚辞》中亦可见七言诗之雏形。西汉时期,七言诗为民间流行之通俗诗体,但尚未在文人圈内形成规模。
至东汉,文人七言诗在此时产生,但还显得相当不成熟。
建安时期,曹丕之《燕歌行》可谓较出色之完整七言诗。
它消除了楚歌的残留痕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七言诗。胡应麟在《诗薮》中也赞道:“子桓《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
【1】之后,七言创作基本上陷于消歇状态,正始诗人嵇康所作《琴歌》,开始隔句用韵,可谓七言诗艰难发展中的一大进步。然而实为赋中系诗,仍是骚体七言形式,不能不说是七言发展之遗憾。

总之,七言诗在晋代以前并无太大发展。而在晋代,其发展得亦相当缓慢。太康时期的七言诗创作仍处于劣势,尽管如此,亦有人进行着艰苦的尝试,现存作品主要有陆机的《燕歌行》、《百年歌》,傅玄和张载《拟四愁诗》各4首。
除《百年歌》外,陆机之《燕歌行》、傅玄和张载之《拟四愁诗》,均为模拟前人之作。
然在“四言正体”观念深入人心、五言形式占据主流之太康时代,能够有人进行模拟七言诗创作,已属十分难得。何况,其拟作均较原作有了某些进步。
陆机之《燕歌行》,是模拟曹丕同题之作。比较曹、陆二人《燕歌行》即可得知,曹诗对民间歌谣之吸收与借鉴迹象明显。
而陆机之作有其独到之处,在语词运用上,陆诗增加使用了叠音连绵词,较曹丕之作更佳;陆诗首次选用蟋蟀、关雎等为后人熟知之诗歌意象,确有开拓之功;其次,在用韵方面,两首诗均为句句押韵,一韵到底,然陆机之诗较曹丕之作又有所进步。胡应麟评价说“纯用七字而无杂言,全取平声而无仄韵。”
【2】二者在韵味上均深曲绵长,悠悠迂徐。然曹诗顿挫急促,陆诗则圆润婉转。
这表现出太康诗人在创作中较建安诗人更加注重诗歌音调之和谐,在创作技巧上注重对偶、韵脚及平仄之交错,显示出此时诗歌创作文人化的进一步加强。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news/89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