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舞蹈】

舞蹈赏析论文篇1

  摘要:随着我国舞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舞蹈艺术本质回归的追求,现在的舞蹈教学已经不再只是一味地教导学生掌握舞蹈动作和技术,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舞蹈表现力是舞蹈的灵魂所在,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既要训练学生的舞蹈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本文主要分析了舞蹈表现力的内涵,并提出了培养学生表现力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舞蹈教学;舞蹈表现力;培养

  一、舞蹈表现力的内涵

  成功的舞蹈表演,除了用规范的动作来展现出舞蹈的律动和风格之外,还需要表演者能够用心来感受舞蹈的情绪,从而在舞蹈表演中传递出情感,让观众得到美的享受和满足,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舞蹈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内涵。

  (一)融情于舞,以舞传情

  舞蹈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的,通过优美的律动、有形的人体动作去表现出看不见的情感、思想、精神等内在的东西,也即是舞蹈表演者需要通过动作、节奏、姿态,把舞蹈的内在情感表现出来。所以说,舞蹈不管是用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表演,其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舞蹈来表现出生活内容,抒发舞蹈所蕴含的喜怒哀乐之情感,从而打动、感染、陶冶观众的内心。

  (二)技艺结合

  舞蹈是通过刺激人的视觉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掌握高超的舞蹈技巧能精确地传达出舞蹈主题、刻画出舞蹈主角的人物形象。通过良好的舞蹈技艺,可以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舞者的内心世界及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产生美的享受。所以,在舞蹈表演中,如果只是单靠舞蹈动作,而没有舞蹈技艺,那么就很难打动观众的内心,达不到赏心悦目、情绪畅快的审美艺术效果。

  (三)动而合度,形变神真

  舞蹈表演的“形”,指的是肢体形态和动作以及服装造型之类,这些外在的形,可以烘托出舞蹈表演的神,所谓的形变而神真,指的就是舞蹈者在表演时要神形兼备,让观众在欣赏舞蹈时,不但能够得到视觉上的享受,还能够为之动容。有时候在评论舞蹈表演效果的时候,经常评论到动作表情可以,但就是缺乏味道。这里所说的味道,就是舞蹈表演体现不出灵魂的东西,缺乏神的传递,良好的舞蹈表现力就是要传神,赋予舞蹈形象丰富的生命活力。

  (四)风采独具,富有创造力

  作为一个舞蹈表演者,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舞蹈技能和表演技巧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创造能力、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就是要在熟练掌握舞蹈技巧的基础上,对舞蹈的编排和内涵进行再创造,从而深刻揭示舞蹈艺术的灵魂,这也是区别舞蹈表演者和舞蹈艺术家的标准尺度。好的舞蹈表演者可以很好地理解舞蹈所要传达的内涵,并通过艺术功力表现出编导的创作意图。

  二、舞蹈教学中培养舞蹈表现力的策略

  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不能光靠舞蹈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舞蹈技能的提高,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采用正确的方法策略,让学生由心体验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和表现方法,从而推动舞蹈表现力培养的落实。

  (一)强化学生舞蹈基本功的学习

  优秀的舞蹈表演功力的形成不是靠天分或是一朝一夕的训练,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学习才能达到的。舞蹈对表演者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舞蹈教学中,老师一定让学生知道将动作做到位的重要性,以标准化来规范学生动作,也许优秀的舞蹈表现力不一定需要通过高难度的动作来诠释,但是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夯实的表演基础。

  (二)培养学生规范舞蹈动作

  舞蹈表现力的增强是需要以规范的动作和技能为基础的。首先,老师需要培养学生有一颗细腻的心来将舞蹈动作细腻、完美的表演出来。其次,身体协调性是舞蹈表演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而身体协调性的训练是需要通过规范动作细节来进行的。最后,对学生动作规范性的要求不能以合格为标准,而是要让学生的动作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舞蹈动作更加规范、完美,让舞蹈表演更具有表现力。比如在傣族舞蹈教学中会有很多关于“孔雀”造型的基本动作,这就需要老师强化对学生手指动作进行细致入微的规范训练,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三)培养学生增强音乐节奏感

  有言道“舞为乐之容”,这话充分体现了音乐对舞蹈的重要性,离开了音乐的舞蹈更像是体操表演。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能够为表演者起到导航节奏的作用,帮助表演者在音乐中把握舞蹈的节奏。所以除了要有良好的肢体表达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在舞蹈教学中,老师要通过实际分析让学生明白音乐节奏对舞蹈表演的重要意义,通过实际训练来掌握良好的节奏掌握能力,只有完美结合音乐节奏,舞蹈动作的流暢性和连贯性才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舞蹈的表现力也会增强。

  (四)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艺术是想象力的一种表达,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同样需要丰富想象力来进行思考。舞蹈表现的是生活中的故事,舞蹈的编排取材源自生活,但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都高于现实生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讲解生活现实中的一些实例来启迪学生思考舞蹈的内涵,来让学生琢磨如何在表演中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塑造出完美的舞蹈形象。比如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让学生去领悟春天的朝气和蓬勃,通过这种将学生置于某个实际环境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是很有帮助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舞蹈表现力的源泉。

  (五)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舞蹈表演过程中除了要将动作做到位,更需要融入情感,从而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通过融入情感的方式来表现舞蹈的思想内涵,所以说,学一段舞蹈动作之前,更要学习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可以通过情景创建、实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的领悟如何培养情感,深刻理解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结束语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可以让人获得心灵深处的共鸣,而富有表现力的舞蹈表演更能直达人们心灵深处,从而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以往的舞蹈教学只把重点放在舞蹈动作的教导和规范上,强调的是难度动作的完成。而随着人们对舞蹈本质回归的追求,舞蹈的表演更注重情感的传递和表现力,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更应该培养学生理解和把握舞蹈思想内涵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左倩.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4(7):28.

  [2]王红梅.体育舞蹈教学中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艺术科技,2014(12):35.

舞蹈赏析论文篇2

  摘要:如何提升舞蹈作品的表现力是舞蹈表演要考虑的重点内容。而舞蹈技巧是保证舞蹈作品艺术感染力的关键。舞蹈表演者具备了一定的舞蹈技巧,可以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效果,可以体现出舞蹈作品的内涵。因此有必要结合舞蹈作品本身的特点分析研究舞蹈技巧的应用,以充分展示舞蹈作品的效果。

   关键词:舞蹈作品;舞蹈技巧;表演方法

   舞蹈技巧是指在舞蹈作品表演中,借助表演者的基本功,通过复杂多样化的技巧动作,表达舞蹈作品的内涵。舞蹈技巧的应用与表演者的素质有关,因此需要体现出舞蹈本身的情感。借助舞蹈技巧,可以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效果。因此表演者要注重将技巧和作品的融合,以充分表现艺术形象,提升舞蹈的艺术感染力。

   1舞蹈技巧的价值

   1.1有利于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舞蹈作品的创作包含了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在表演中体现出作品的内涵是表演者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舞蹈本身是一种艺术形式,如何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效果也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舞蹈技巧的应用有利于提升舞蹈作品的表现效果,增强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在舞蹈作品的表演中,如果表演者不注重舞蹈技巧的应用,不注重融入舞蹈本身,舞蹈表演的感染力会显得不足,艺术感染力会受到影响。

   1.2塑造舞蹈人物形象

   舞蹈作品在展示中,需要表演人物的内在感情。因此舞蹈作品与舞蹈技巧的融入,可以在作品中更好地展示出人物的形象。在舞蹈的发展和演变中,形成了多种风格,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体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需要采用独特的方式加以体现人物形象。而舞蹈作品在展示人物形象时需要借助特定的肢体动作来体现,这些肢体上的舞蹈技巧可以传递出作品内在的情感。因此舞蹈作品为了有效塑造人物形象,需要注重分析舞蹈技巧的应用方式,结合人物特点灵活应用各类舞蹈技巧,借助舞蹈技巧提升舞蹈人物的表现力。

   2舞蹈技巧应用要解决的问题

   2.1表演者的舞蹈技巧

   在舞蹈表演中,表演的效果与表演者舞蹈技巧的应用有关,表演者不仅要掌握舞蹈基本功,还要结合舞蹈本身灵活应用各类舞蹈技巧。舞蹈表演者掌握的表演技巧水平越高,舞蹈作品的表现效果也就好。但是在舞蹈作品的表演中,部分表演者对于舞蹈技巧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由于表演者本身掌握的舞蹈技巧不全面,因此表演能力受到影响。此外,由于艺术修养的制约,在表演中难以将舞蹈技巧与舞蹈本身很好的融合,所以作品的表演力不足。因此为了保证作品的表演力,表演者要注重舞蹈技巧的应用,注重加强技巧与作品本身的融合,以提升作品的艺术效果。

   2.2舞蹈技巧的应用方式

   在舞蹈表演中,舞蹈表演的效果不仅需要舞蹈技巧,还要实现情感的表现,还要保证音乐与灯光的配合。因此舞蹈技巧的应用要注重与这些因素的有效融合。部分舞蹈表演者员对于舞蹈技巧的应用没有考虑到相关因素,对于其他因素缺少关注。这样会导致对于作品本身的把握难以保证效果。在舞蹈技术的应用中存在偏差,虽然舞蹈表演者掌握了舞蹈技巧,但是舞蹈作品的效果不好,舞蹈者要全面把握舞蹈作品,注意相关因素的协调。

   3舞蹈技巧的应用方式

   3.1强化表演者的技巧训练

   在舞蹈表演中,要保证舞蹈作品的艺术效果,不仅要保证创作题材的选择,舞蹈动作的设计,还需要表演者有着高超的舞蹈表演力。舞蹈表演者的素质不仅要将舞蹈作品本身的内涵借助舞蹈动作艺术化地展示出来,还要感染力,这些都需要表演者注重把握舞台表演效果,而表演者的技巧训练是基础。如果在日常缺少针对性的训练,舞蹈作品的艺术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舞蹈者要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要体现出具有特色的舞蹈风格,将舞蹈作品的内涵准确地传达出来,体现出作品具有的情感,发挥舞蹈技巧的作用。

   3.2注重对作品内容的把握

   舞蹈作品的内容反映出了特定的主题,在舞蹈表演中,如果要将作品的主题发挥出来,就要借助舞蹈技巧把握作品的内容。舞蹈表演者要反复揣摩作品,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分析作品中相关人物的特点,将人物形象的情感表现出来。舞蹈表演者要结合舞蹈作品,在表演中借助合适的动作将舞蹈技巧加以体现,实现烘托表演气氛、充分表达作品感情的综合作用。舞蹈作品的艺术性可以借助流畅协调的动作表现出来,可以带给观众更好的艺术享受。

   3.3舞台表演技巧的应用

   舞蹈技巧的应用是借助表演来实现的,因此表演者要注重舞台技巧的应用。在表演时可以从容地将作品的内涵加以体现。舞蹈表演者為了保证舞蹈技巧的应用,要注重提升个人的表演技巧,消除舞蹈表演中易发生的紧张、怯场以及动作失误现象的发生,实现舞蹈技巧的有效应用。舞蹈表演者要注重舞台经验的积累,提升舞蹈表演的实践能力。在表演中注重个人的心态,将舞蹈技巧灵活地应用于舞蹈表演中。

   4结语

   舞蹈本身是一种艺术形式,而艺术的感染力需要借助特定的方式加以体现。为了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效果,要分析作品本身包含的舞蹈技巧,实现作品本身与艺术技巧的融合,全面展示舞蹈的内涵。对于舞蹈表演来说,一方面要深刻理解舞蹈作品,另一方面要注重提升个人的基础功,以保证舞蹈技巧的应用效果,实现舞蹈技巧与作品创作的共同作用,以保证舞台效果。

   参考文献:

   [1]肖党.浅谈舞蹈作品中舞蹈技巧的恰当运用——以《秋海棠》舞蹈作品为例[J].中华少年,2015(24):210.

   [2]张文婷.舞蹈表演中的技巧初探[J].大众文艺,2015(03):180.

   [3]贾芳.“技术技巧”在舞蹈作品中的合理运用[J].大舞台,2014(10):191-192.

舞蹈赏析论文篇3

  内容摘要:《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作为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与舞蹈专业的教育不尽相同。如何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有必要对这门学科进行认真、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因而,本文试图从教学对象、教学环节、教学目的这三方面对这门课程的特殊性以及学科建设方向进行论述。

  关键词:教学对象 教学环节 教学目的 特殊性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已成为当今针对高校文理科大学生开设的一门艺术课程,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项新突破。正因为“新”,所以,《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全国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材,出现了随意、松散、杂乱、“各自为政”的不规范局面,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如何合理、科学地构建《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是我们当前急需认真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作为《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与舞蹈专业课程不同,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本文试图从教学对象、教学环节、教学目的这三方面作为切入口,对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以及学科建设方向进行论述。

  一教学对象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客观原因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教学对象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客观原因。《舞蹈艺术欣赏》课的教学对象是高校文理科大学生,而不是考入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正因为教学对象的特殊,所以有必要对教学对象作个基本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作为跨世纪的有学识、高智商的大学生,究竟对舞蹈知识掌握多少?当我走进的已不是宽畅明亮的有镜子、把杆的舞蹈教室,而是走进有多媒体设备的阶梯教室;面对的也不是身穿练功服的舞蹈学生,而是端坐在课桌前的文理科大学生时,我就注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我给学生上第一堂《舞蹈艺术欣赏》课,学生对舞蹈知识的“无知”,观看舞蹈作品时的“茫然”,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问学生“你们谁能解释什么叫舞蹈吗?”全场鸦雀无声。“你们看过哪些舞蹈?”只有一两声附和《天鹅湖》。“知道什么是‘现代舞’吗?”教室顿时活跃起来,七嘴八舌,交头接耳,接着报出一连串的名称“街舞”、“芭啦芭啦舞”、“劲舞”、“霹雳舞”、“韩国组合舞”。“为什么认为是现代舞?”“因为是现代流行的,是现代人跳的舞。”由此可见,普通高校大学生这个知识群体对舞蹈知识的匮乏与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深刻地反映出因缺乏美育而导致不完整教育的结果。如何填补大学生舞蹈知识方面的“缺失”和“空白”,目前在高校开设的《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正是解决大学生舞蹈知识匮乏的有效途径;是沟通大学生与艺术的.“桥梁”;是舞蹈教育的具体体现。“在普通高校中开展舞蹈艺术教育,恰恰能够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锻造功能融合起来……,借助舞蹈艺术品的媒介,塑造他们的情感,锻造他们的灵魂,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表现力,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①显而易见,开设《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任何一门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正由于这门课程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所以对与之相关的教学环节、教学目的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

  二授课时间不同,是形成教学环节特殊性的主要原因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授课时间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主要原因。《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授课时间安排仅是一学期,而舞蹈专业的授课时间安排则是四年。正由于授课时间的“短”“少”,因而更加深了这门课程的难度,所以必须在教学环节的诸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

  1在教学内容的这个环节上,必须精炼、浓缩,直接从欣赏舞蹈作品入手,使学生最直接、最直观地感受舞蹈。在赏析舞蹈作品时,不能从孤立的、静止的角度来分析,也不单是从舞蹈形式和动作来赏析,而是要把舞蹈作品放在历史和文化的大背景来欣赏。把舞蹈的源流、文化、历史结合起来;把舞蹈的特性、种类、形式、内容联系起来;把舞蹈的音乐、道具、舞美、灯光综合起来,让各方面内容融为一体,调动学生头脑里的知识储存,激活丰富的想象,让他们从一个个“具象”的舞蹈作品,来把握舞蹈的“意象”和“内核”。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课程教学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点面结合”。首先应以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重点,因为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舞蹈的精髓。要让学生通过有限的课时,在对舞蹈的审美体验中感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激发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另一个重点则是现代舞,因为现代舞是当今青年学生最想知道和了解的,但他们对现代舞的理解仅停留在浅层次上。“现代舞是一种观点,一种对当代世界中艺术功能的态度。”②“在现代舞者的眼里,美已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概念……。”③在欣赏现代舞作品时,学生忽然会感到与想象中的现代舞差距甚远,甚至会觉得现代舞“晦涩难懂”“莫名奇妙”。通过具体的舞蹈作品欣赏,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审美方式,注重到对人性的关照;进而了解现代舞对传统的叛逆、对程式的解构、对个性的张扬等特点。

  2在教学方法的这个环节上,应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舞蹈艺术欣赏》课程虽然不是形体训练课,但舞蹈是以人体动作来表现的艺术,“动”是舞蹈的核心,没有“动”则不成为舞蹈,课堂上应该把舞蹈知识与舞蹈动作有机地整合。要让学生“动”起来,用自己的身体去感悟舞蹈,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教授古典舞的“小五花”、蒙族舞蹈的“硬腕”、壮族舞蹈的“凤凰掌”等简单的、典型的舞蹈动作元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让学生在欣赏舞蹈作品时加进自己对动作的感受,把所学的舞蹈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欣赏过程中。

  3在教学手段的这个环节上,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进行教学。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舞蹈专业传统的“口传身教”“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合适。再之,舞蹈是一门视听结合的综合性艺术,音乐在舞蹈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音乐给舞蹈以想象,舞蹈给音乐以丰富。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运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一个多视角、全方位的音画空间,积极调动视听觉,使其在欣赏时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和舞蹈的各自特色,以及和谐的魅力,达到一种“悦心畅神”的审美境界。

  三教学目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根本原因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教学目的上与舞蹈专业的不同,是形成其特殊性的根本原因。《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具有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而舞蹈专业的教学目的则是培养艺术团体的舞蹈演员。正因为教学目的不同,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综合培养,是这门课程的重中之“重”。

  首先是审美能力的培养。舞蹈不仅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也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由于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滞后,青年学生在艺术上的“营养不良”,导致心理上的不健全,对真、善、美的认识和理解出现了偏差。诸如自我个性膨胀、审美取向扭曲、爱情至上、信仰危机等,导致人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青年人光有科学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真、善、美的良知,有完美的人格,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舞蹈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以人的思想情感为核心,利用肢体语言这个特殊的载体,体现着一定的时代精神和道德情操,反映着一定的文化特点。“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也教育人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看法,培养人们美好的道德情操,促进人们奋发向上。”④欣赏一部优秀、健康、向上的舞蹈作品可以唤起人们的美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美人格的作用。通过《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使学生在对人体美、人体动态美以及舞蹈之美的审美活动中,提高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①《舞蹈艺术教育》杨仲华、温立伟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肉体的叛逆》刘青弋著北京舞蹈学院出版

  ③《万般风情弄清影》陈洁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④《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⑤《人体律动美育》郑慧慧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⑥《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绪论部分)刘沛译载《舞蹈》2002年第4期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wentiyishu/14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