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文艺兴趣】

氛围怎么读
家长怎样指导初中生的课外阅读
明确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必要性。
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 许多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有什么经验,我想他们中很多人都会说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开启学生智慧、提高成绩的金钥匙。
那么,家长该怎样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做。
第一,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阅读氛围可分为“硬件氛围”和“软件氛围”。所谓“硬件环境”主要指阅读的空间环境。首先,家中要有书。虽然电子书有也有其自身的一些优点,但我个人觉得纸质阅读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有利于保护孩子的健康。

有的家庭摆设有各式各样昂贵的电器,却缺少书籍。有的家庭虽然经济一般,但书架上摆满了书,尽管好多书孩子一时还看不懂它们,但这许许多多书在家里本身就是一种熏陶。有条件的家长应坚持给孩子添置图书,及时给孩子订阅报刊。
如果从孩子出生开始,每月为孩子买一本好书,到十八岁上大学前,他的书架上将有200本好书。
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个精神宝库。孩子过生日时,取得进步时,逢年过节时,家长也可以买书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家长应为孩子至少专门准备一张书桌、一个小书架。条件允许的,可以为孩子设立单独的书房兼卧室。孩子在阅读时,家长尽量不要打扰孩子。

所谓“软环境”则主要指一种阅读氛围。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自己首先起个表率作用,也要读书。若自己从不读书,强求孩子爱读书是难以说服、打动孩子的。还有,如果一个家庭每到中午、晚上都是电视声、电脑游戏声、麻将声等吵杂声,那么怎能培养出爱好读书的孩子呢。
列宁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起父母对自己儿时的教育时,他曾写道:我的家里有一个“肃静时刻”,到这时候大家同时工作或阅读,大人和孩子都一样,要打破这一安静时刻是不允许的。他说:“我不能不想起童年时代我们家每到晚上的情景,到处都是一派工作的气氛。
父亲在自己的书房里办公,哥哥姐姐在看书或做作业,母亲坐在一张大桌子旁边做针线,我们两个小一点的孩子坐在母亲边上看着小人书。
”这样的“肃静时刻”不仅使孩子们养成了自觉遵守纪律、自我控制的习惯,还使他们养成自觉读书、学习的习惯。家长“不要以为同孩子谈话,命令他的时候才进行教育。
”其实,我认为那种潜移默化地影响才更深刻,更加根深蒂固。所以,一个家庭的良好读书氛围对孩子十分重要,远大于我们的说教。
家长要经常和孩子到书店或图书馆去感受浓浓的读书氛围。
在充满书香的环境中,孩子会感受到一种神圣的感觉,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

很多家长非常希望孩子多读些书,也很想给孩子多买些书,却不知道应该买些什么书。下边我向家长朋友们推介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目。

第一类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比如四大名著、《骆驼祥子》、《子夜》、《围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老人与海》、《简爱》、《巴黎圣母院》等。

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如果孩子能看一些名著,是很难得的。
孩子在阅读中,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还能促进他们思想的成熟。

第二类是一些关于人生修养方面的书籍。
七年级的孩子,因为他们刚进入初中,应该读浅显一些的,比如《写给中学生》、《致加西亚的信》、《心有多高《成功之路》等。

八年级的学生,可以看看《傅雷家书》、《人文知识读本》等
九年级的孩子,认知水平有所提高,应该读读《东方哲学的故事》、《文明的溪流》、《培根人生论》等更具思想性的读物。
第三类是名人传记。

名人传记类读物,是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七年级的学生读一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杨振宁传》等。上八年级了,应该读读《毛泽东传》、《拿破仑传》、《林肯传》等九年级的学生读一读《名人传》、《梵高传》、《微软的崛起》等。
最后我建议初中生读一些科学技术方面的书,对科学的无限向往是促使人类不断学习的重要动力。

家长可以让孩子读读《科学发现纵横谈》、《基因的故事》《时间简史》、《科技创造未来》、《发明启示录》。
第二, 帮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培养孩子坚持每晚读书的习惯。
我们要督促孩子养成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坚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活理念。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奥斯勒的十五分钟读书法。
奥斯勒是加拿大著名的医师、医学教育家。由于他对事业的热爱和兼任多种社会工作,除了睡觉、吃饭外,他的日程表安排得满满的,甚至连读书的时间都没有。
为了挤出时间,他规定自己必须在睡觉前抽出15分钟来阅读喜欢的书。
因此,无论他忙碌到多晚进卧室,他也一定要读15分钟的书后才入睡。许多年以后,奥斯勒对睡前15分钟阅读的效果进行过计算。就一般的阅读速度而言,1分钟可以读300个字,15分钟就能读4500个字,一星期可以读3.15万字左右。
一个月读完12.6万字没有问题。那么,一年下来就可以阅读151.2万字了。如果一本书平均以7.5万字计算,一年就可阅读20本书。奥斯勒坚持睡前读书15分钟达半个多世纪,共读了8235万字,约1098本书。“睡前15分钟”的阅读,不但使奥斯勒博学广闻,医学研究更加硕果累累,还让他这个医学专家成了文学研究家。
二、不要因为上了初中,放弃了“诵读”这个好做法。
“诵读”是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是很有效的传统语文学习的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无论是对积累、理解和表达都很重要。
“诵读”本身也是语言实践,每天坚持读读精彩的文章或片断,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感知和领悟能力。在诵读基础上熟记背诵一些经典的语言材料,更是受益终身。
三、培养读书动笔的习惯。

帮助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读书时可在读物上圈点、勾划、批注,读书后可摘抄好词佳句,可记录读书卡片,可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把从读物中吸收的营养,通过落实在纸面上而加以强化。
每次到市内外的一些名校听课,我都会看似随意,其实是有意识地翻一翻这些学校学生的摘抄本。
很多孩子的摘抄本,无论是字迹的书写,还是摘抄内容的质量,都能够让你感受到他们的认真劲儿。

第三, 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阅读感悟。
当孩子上幼儿园、小学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能坚持每晚给孩子读画报讲故事,或是和和一起阅读作亲子互动。甚至有些家长还一边陪孩子阅读一边模仿着故事上的内容和孩子一起排演做游戏。等孩子上初中,家长认为孩子大了,觉得阅读应该是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事情。再加上,很多家长忙于工作,便慢慢忽视了和孩子沟通、交流阅读的感悟。
我建议家长们有时间尽可能有选择性地读一读孩子的课外书。很多书不仅是对孩子,对我们自身都是有教育和启发作用的,家长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说给孩子听,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说给父母听,这就是一种易操作但很有效果的交流。
如果家长想提升自己阅读感悟的理论层次,可以上网去搜索一些评论性的文章来看。这样,在交流的同时还可以给孩子以认知水平的提升。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wentiyishu/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