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出国留学】

骨殖

窑湾导游词   
整理 / 湘潭文化与发展研究会、欧阳玛杰(内部资料,版权所有,请勿外传)
(旅游参观线路:宽裕行——望衡亭——鸟瞰窑湾——远眺杨梅洲,介绍湘潭之战——唐兴寺——陶公山——江山胜迹——郭家茶馆——唐兴桥————远眺深潭——介绍窑湾的鱼馆——潭宝汽车站—— 远眺码头——远眺李柳染堂——总述窑湾旅游文化街区)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到窑湾景区参观游览。我是景区讲解员XX,很荣幸今天有这个机会能为大家提供讲解、服务。
(指着河堤下一处破旧的老房子)
请大家跟随我手指方向看,不远处那个地方叫‘宽裕粮行’。这家粮行在建筑格局上有一个特点:门面不宽,但进身很长。
房宽只有2米,长却有20米。都是三层,外墙很厚。它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布局呢。1,便于储藏大量的粮食;2,市总的门面寸土寸金,只能朝纵深发展。
粮行不是米店,并不直接销售加工好的米粮,只做未加工粮食的贸易批发。这一带过去叫沙湾,沙湾有路可以直通窑湾大码头,当时是交通便利的黄金地段。
而在这里的生意人,大多是做粮食批发的。沙湾有一座金鸡桥,人们又称它为‘经纪桥’。
大家试想一下,经纪人站满桥的两边,那场面可是蔚为壮观的喔。当然,在这些粮行中,宽裕粮行尤为著名,从另一个侧面而言,它也代表着湘潭作为全国四大米市的辉煌。说起这家粮行呀,和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还有些关系呢。宽裕粮行,是清光绪年间,韶山一位叫毛槐林的人开设的,实际上是韶山毛氏族人一个股份制粮行。毛槐林按辈分,是毛泽东的伯父。毛泽东在进入东山学校以前,父亲曾有意将其送到伯父毛槐林处学做生意,年幼的毛泽东觉得挺有意思,并没有抗拒。
他来到这个地方后,很快就失望了,感觉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后来才去的东山学校读书。之后,毛泽东求学长沙及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期间,还多次路过这个粮行落脚。
这段经历,毛泽东在延安接受美国记者斯诺的采访中曾经提到过。

(指着更远处的一片):站在这里,我还要为大家特别介绍一下:宽裕粮行向西北,再过去大约200米,是湘潭秋瑾故居。这秋瑾故居,实际是秋瑾的婆家。秋瑾婆家姓王,那一片地域过去都属于王家。
王家生意做得很大,秋瑾在婆家的日子,便是在这里度过的。
后来秋瑾去日本留学,向王家索要银子闹革命的故事,就发生在王家大院。
(来到望衡亭)
现在大家面前这座亭台叫‘望衡亭’,是咱们湘潭重要的一处人文景观。天气晴好的时候,站在这里,向南远眺,可以望见南岳衡山的祝融峰,因而得名望峰亭。
呵呵,大家也可以试试,看有没有这个眼力啰。我们现在所处位置以前叫壶山,东晋时陶侃曾在这里驻过军,为纪念陶侃,这座亭曾经取名陶公亭,之后还有过黄叶亭等名称。
经历战争,屡兴屡废。现在我们看到的亭子,是1932年由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王捷俊(1891—1930年)筹资修建的。
为啥要在这个地方建这么一座亭子呢。一是纪念陶公,二是观风景,三是风水原因。过去,城市也讲风水,湘潭是个商埠,要聚财,要留得住财,所以,建了三座建筑:望衡亭、宝塔、万楼,三点一线,取稳定之作用。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赏习望衡亭上这幅对联:“地维天柱此孤石;岳色江声翠一亭。
” 。楹联是清代湘潭县一位书生何衢所撰。
应该说,主幅对联概括的物象很准确,表述得非常大气。上联是讲这个地方的地理形态,红砂岩,形同赫色的孤石一块。
维,经纬,古人的经纬就是今天的座标。地之维,天之柱,听起来很大气吧。
下联:南岳的景色,湘江的流水声,全都集萃于这一座亭子。突出了望衡亭“望”的特点。
您心里可能在想,这牛吹得也太夸张点了吧。还真不是。
壶山,又叫石嘴垴。湘江南来,到此转了一个弯,弯内又吸纳涓水、涟水,形成三江并流,并出现一个面积仅次于长沙桔子洲的沙洲——杨梅洲。三江之风滔滔奔来,壶山却逆而迎之。这里四处都是冲积平原,是肥沃的土壤。
软性的泥土里为何突出这么一块红色的象茶壶一样的崖山呢。这种地理风水奇观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地理上如此,而经历的历史也是如此——陶侃屯兵之所,湘潭之战,见证湘潭千年兴废。
大家或许见过不少亭台,但象咱们湘潭望衡亭这类,以纯石材叠成,不用一颗钉,没有一处木,在全国却是不多见的。
用石料建造难道就是故意为了要与众不同吗。
不是。
因为此处风大,雷多,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设计。我们再来看看亭台上的石碑,这一块石碑上刻的是《湘潭石嘴头碑记》,由长沙曹孟撰写,彭绍香书写,1929年7月立。旁边这块碑上刻的是《建筑湘潭县望衡亭碑记》,由廖兆熊书写,也是民国时立的,介绍了这座亭子建设的由来。民国湘潭人王捷俊任国民革命军某师的师长,当时,这个师驻防湘潭,他看到原亭败落不堪,想为家乡做点实事,就倡议各方捐资修亭。
他不仅倡议修亭,驻防期间,还促成城区几条道路的拓宽改造。这一块,也是介绍修亭的,叫《修望衡亭碑记》,是建国以后立的,时间是1984年,田翠竹作记,刘惇书写。记载了建国后维修的情况。建国后共有两次较大维修,完全保持原状原风格。
接下来大家可以自由登楼参观,试着来领悟一番这幅对联所描绘的境界。
(站在亭子下面的石坪上,抚摸石栏杆,下瞰陶公潭)
我们站在壶山低头俯瞰,下面有一个深不可测的潭,叫陶公潭。
相传陶侃曾在此垂钓。有人说,它与昭山下的潭相通,有人说它可以通到鄱阳湖的铁水坝。
别看它貌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下去游水喔。
这个潭里藏着好多大鱼,众所周知的回渡鱼就是生长在水流湍急的地方。咱们窑湾一带有很多鱼馆,它们煮的回渡鱼,大多就是从这个潭里捉的哟。
(听导游介绍窑湾)
利用休息的机会,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窑湾吧。
(指着远处黑压压的一片)那就是我们所说的窑湾,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河西老城区西端,湘江从它身边流过。据史料记载,秦代立壶山港,建制于晋代公元313年,历经1700余年沧桑巨变。明代以前,这里叫锦湾,锦绣山河,说明风光很美。
她还有过石湾这一地名,真正叫窑湾是从清朝开始的。大家一定好奇,窑湾名字从何而来。光看字面意思,这个地方是不是逛“窑子”的“窑”。作这样的联想,一点也不奇怪。历史上,湘潭是湘江上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商业繁荣,第三产业发达。
“劝君莫向湘潭往,江燕含泥婉解人”。就是说,湘潭歌妓太多,莫把少年带坏了。民国以前,湘潭的“窑子”主要集中在雨湖周边,而不是窑湾。“窑湾”得名于清代,这里出现很多烧砖的砖窑,砖窑遍地,遂有窑湾一说。

大家往远处看,与窑湾相对称的那个沙洲,叫杨梅洲。那里有近代史上著名的湘军船厂,是曾国藩当年与太平军作战时造船的地方。对面烟囱林立的地方就是湘钢。那一片宽广的水面,你们可能想象不到,当年湘军与太平军在湘潭恶战时,在这段江面上打得非常残酷,史书上称之为近代的赤壁之战。
史书上讲,“江波鼎沸,水为之赤”。湘潭之战是早期湘军与太平军的一场恶战,发生在1854年的

5、6月份,参加会战的太平军最多时达到3万人,而湘军最多时也才9000人。
这场战争的重要性达到了何等程度呢。当时很多湖南官员要参劾在同时段靖港之败的曾国藩,湖南巡抚骆秉章说:“不要急,今无可为计,且需湘潭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赌湘潭之战,谁都在赌,曾国藩在赌,太平军在赌,巡抚大人及反曾派的人都在赌。如果湘潭之战败了,湘军也不要办了,你们回家种田去,不要浪费纳税人的银子。
结果,湘军赌蠃了。所以,湘潭在湘军史上被称为“湘军福地”,而湘潭,是太平军的伤心之地。此役之后,太平军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守。
那么杨梅洲一名又是如何得来的呢。其实,最先的名称来源于望梅止渴。莫非洲上种了杨梅。没有。茄子倒是种了不少。有句古谚:“过了杨梅洲,就莫想茄子呷”。什么意思。抓住机会嘛,好东西到此为止。这个洲上过去专门产茄子,但光绪三十二年,一场大水,茄子苗全死了,以后,杨梅洲连茄子也没有得吃啦。这上弯里出现一个这么大的洲,是因为上游湘江和涓水、涟水冲涮而成,湘潭最神奇最精华最富裕的地方就在这一个大弯里。
杨梅洲上接纳了三条河流的水,形成“三江并流”的地貌。三条江河汇到一处,多么有诗意的地方。
涓水发源于双峰境内的黄巢山,从曾国藩故居门口流过,涓水主要出文官,著名的湖湘学源地,就是涓水河流域的隐山。发源地从曾国藩家门口流过,曾国藩算涓水流域最有代表的文官了。而涟水出武将,出了许多湘军将领。
(前往唐兴寺)
不经意间,我们到达了唐兴寺原址。有句古话,先有唐兴寺,后有湘潭城,说明了这个地方对于湘潭的重要性。
寺庙是干什么的。是续香火的。
一个地方香火旺盛,代表人气旺盛。
唐兴寺,晋代叫石头寺。唐代名僧智俨曾在此开讲。
智俨圆寂后,葬寺旁,筑石塔葬骨殖,故又名石塔寺。为啥后来又叫唐兴寺了呢。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唐朝有个叫褚遂良的著名书法家。他是一位大官,唐太宗年间顾命大臣。
唐太宗逝世,其受遗诏辅政。因为反对武则天自立为皇,被贬任潭州都督。湘潭属潭州府,他经常从长沙来湘潭巡视。一天,褚遂良来到湘潭,登陶公山,见石塔寺寺宇宏伟,触景生情,想到李唐江山被武氏纂夺,何日能再现大唐中兴的盛况呢。一时热血沸腾,索来纸笔,奋笔疾书四个大字“大唐兴寺”。唐宋时期,唐兴寺规模宏伟,影响颇大。
到元初,唐兴寺毁于战火,至明正德元年(1436年)重建。后又多次毁而复修,一直香火旺盛。
清光绪13年(1887年),寺院遭遇匪劫,僧众四散,寺院方始败落。到了民国,大兴办学,这个地方被用来建湘潭县第三小学,为现唐兴寺小学的前身。
寺庙改为学校,里面的宗教设施也就被破坏一空。但最后令其彻底破坏,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寺院仅存“大唐兴寺”石额,现藏于湘潭市博物馆。这块石额时逾千年,堪称书刻珍品,也是湘潭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现在官方准备恢复修建唐兴寺。不用多久,大家有机会再来的时候,便能看到这一千年湖湘古刹焕发的新颜。
(陶公山)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地方叫陶公山,虽然管它叫山,但实际上是一个土丘。从名字上来看,当然又与历史名人陶侃有关系啰。
山上并排修有两座墓冢,分别是东晋名将陶侃、明末抗清名将何腾蛟的衣冠冢。陶侃,东晋时期江西九江人,是我们熟悉的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
公元307年,陶侃为朝廷平息了一系列内部叛乱和流民起义。他当过潭州刺史、领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
虽位极人臣,常思自抑。自抑、惩忿、廉洁、珍惜光阴、大局意识,是他最大的亮点。
早年,大陆流传:“经商要学胡雪岩,从政要学曾国藩”。曾国藩的那一套又是从哪学来的呢。
对。就是陶侃。陶侃平定王敦叛乱时,率军屯兵于壶山。在驻守期间,做了很多惠及百姓的事,所以老百姓很怀念他,在他逝世后,将陶公衣冠冢所在地的土丘陵改为陶公山。陶公山上又为何出现何腾蛟墓冢。这便是所谓的“附祭”。
何滕蛟是南明的大臣,明朝末年,清顺治六年,以兵部尚书的身份,总领长江洞庭湖以南的各路勤王之师,担当抗清的大任,时前线总指挥所在地就在湘潭。由于内部出了叛徒,清兵从岳麓山方向突袭,来不及撤退,何腾蛟被俘,囚禁在湘潭城内西禅寺里。
当时大局已定,何的部下徐勇遵从大清的指示来劝降他,遭到他严词诘斥。誓不从清,绝食七天,他被杀害于城南流水桥。
当时,官府不允许收尸,是一位和尚冒着危险偷偷将其安葬的。一直到康熙年间,才允许将尸体迁葬回原籍贵州黎平府。遗骨运回贵州了,就在陶公山上为他建一座衣冠冢,方便人们凭悼。把何腾蛟的墓和陶侃并排一起,可见湘潭人民对忠臣的敬仰。

(江山胜迹石刻)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湘潭城区唯一的摩崖石刻,上面刻有“江山胜迹”四字。它是由清末民初湘潭本地著名的文化人朱德裳所书写。朱德裳是湘潭九华人,《续湘军志》的作者。对湘军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湘潭名人王闿运写过一本《湘军志》,是用文学笔法来写湘军的。
据说把曾国荃及一批湘军宿将都惹火了,说它是一部谤书。什么叫谤书。
湖南人读了痛苦不堪,外省人读了心旷神怡。湘军将领都喊要杀了王闿运。《湘军志》记事只写到湘军攻下金陵,后面西征的事,收复新疆的事就没写了,朱德裳感到是一个遗憾,所以它就来续写,故称《续湘军志》。但是,他也只续到左宗棠西征。
后来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湘军就没人写了。如果哪位有兴趣,还可以继续“续”下去。
因为“续”,他出了名,一不小心就成了名人。
成了名人,就有人找他写字啦。于是也就有了地方官员请他在壶山书写 “江山胜迹”四字一事。在湘潭最著名的名胜题字,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到的荣誉喔。
朱德裳的墓现在九华,保存完好。。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yuyanliuxue/14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