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课外辅导】

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综合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领悟。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一定要吃透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教学的方案用于课件。下面是本站整理分享的初中语文课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初中语文课件篇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3、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4、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难点】

  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课时安排】

  3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童年,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快乐岁月,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成长为一个大人,当一个成人回顾童年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一篇此类题材的名篇。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已学过他的作品《风筝》,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

  二、简介作者和作品

  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三、题解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有以下的含义:

  1、“百草园”“三味书屋”点名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

  2、全文叙写了作者童年两处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

  3、表明了作者由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四、检查预习

  1、给加黑的字注音、正音:

  确凿záo 桑葚shèn 脑髓suǐ 珊瑚shān hú 菜畦qí 油蛉líng 陌生mò 倜傥tìtǎng 斑蝥máo 缠络chán 觅食mì 竹筛shāi 攒cuán 秕谷bǐ 书塾shú 渊博yuān bó 豁huò系jì 传授shòu 蟋蟀shuài 敛liǎn 蝉蜕tuì 宿儒rú 人声鼎沸dǐng 窦dòu 厥土jué绣像xiù 人迹罕至hǎn 拗ǎo金叵罗pǒ 盔甲kuī 锡箔xī

  2、释词:

  轻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枕而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迹罕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整体把握

  1、通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

  ⑴先听录音,然后指定学生朗读全文,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前后两个生活片段各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两个生活片段中各写了哪些好玩的事情?说说你们的印象。

  ⑵圈出你不认识的或不理解的字词,画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2、文章哪一部分写百草园,哪一部分写三味书屋?

  ⑴第一部分(1~8)叙述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

  ⑵第二部分(9~24)叙述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3、结合课后练习一⑶谈谈作者的感情。(这节课的重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提问: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⑴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

  ⑵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⑶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引导:百里草园里有哪些好玩的东西?

  六、布置作业

  1、生字生词在作业本上抄写三遍。

  2、熟读全文三遍,并反复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初中语文课件篇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鲁迅散文的艺术特色,体会鲁迅先生用简约自然的白描式写法营造出的快乐悠闲的童真世界。

  2.学会梳理回忆性散文的记叙脉络,学习散文的写作方法。

  3.感受鲁迅先生笔下自由、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学会与同学和老师更好的相处,珍惜现在快乐单纯的读书时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回忆性散文的写作思路,体会白描的表现手法在散文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学习有层次的记叙方法,体会文章是如何表现童真童趣的童年回忆的。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PPT展示);朗诵法(集体朗诵、指定学生朗诵);讨论法;教师导读法。

  四、教学准备

  PPT及涉及到的名人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运用PPT展示)教师介绍名人的小时候,介绍名人的生平及少年往事,吸引学生兴趣,并以此引出课堂内容――鲁迅的童年生活。

  在导入的过程中要讲述鲁迅的生平和代表作品: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二)整体感知

  1.根据课前预习,出声诵读课文(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然后找同学领读文中的重点段落。

  2.自读课文,思考:文章共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了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的生活和在三味书屋的生活。

  (三)深入研读

  1.(重点分析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自读课文,同桌交流:哪部分是作者描写百草园的生活?

  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

  一层(1段):总起全文。介绍百草园在“我”心中的地位,说明百草园是“我”心中的乐园。

  二层(2段):写园中的植物和小动物。

  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层(7―8段):写冬天的百草园,以及捕鸟游玩的乐趣。

  2.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明确:难忘、喜悦。

  3.作者在描写他在百草园的生活时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小组讨论)

  明确: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在雪地捕鸟这一描写中,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如“扫开、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等一连串的动词。分析白描手法的运用: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作者在描写百草园景物时,也有一定的顺序: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

  (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教师总结: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

  4.指名读运用白描手法的句子,体会作用。

  (四)巩固提高

  分享自己难忘的童年故事

  (五)小结作业

  1.摘抄文中描写百草园的句子,进行仿写:记自己在童年回忆中最喜欢的地方。

  2.拓展作业:选文中自己印象深的场景,用一首诗或一幅画表现出来。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zhongxiaoxue/14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