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课外辅导】

经济的近义词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1.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英国工业产品在中国销售下降的原因,但是根本原因是以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代表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小农经济是当时中国主要的经济成分,这导致农民一是不需要买英国的工业制成品,二是购买力低下。
故B项正确。
答案:B
2.1887年,广州市场上每包印度棉纱价格约为57两白银,而每包中国本土手工纺纱价格则高达87两白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洋货涌入不利于中国自然经济发展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广州市场上印度棉纱比中国本土手工纺纱价格低的经济现象。由此可知,中国本土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故D项正确;A项中的“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无法从题干材料中得出,故排除;B项中的“萎缩”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中的“长江流域”“逐渐消失”说法错误,故排除。
答案:D
3.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大(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中华民国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的服饰习惯
C.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世纪90年代,洋布大量倾销,土布的使用不及洋布的使用多,这说明西方商品大量倾销,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选C项。

答案:C
4.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
解析:材料中人物的活动主要包括筹办海防,兴办学校、工厂,对外议和,再结合“四朝之元老”的信息判断,可知这一人物是李鸿章。
答案:B
5.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在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
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府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可排除C项,洋务派兴办的企业,其工人主要来源于国内破产的农民。对A、B、D三项的叙述,可根据江南制造总局的性质进行判断。江南制造总局是由洋务派兴办的军事企业,它不是民用企业,更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由此,可以判定B项为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B
6.19世纪60~90年代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早期阶段。
下列关于该阶段工业资金来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军事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官办民用工业
B.民用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政府
C.军事工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
D.民用工业的资金来自政府和民间
解析:19世纪60~90年代中国的近代工业包括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军事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政府,而不是官办民用工业,A项错误;民用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民间,B项错误;军事工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C项错误。
答案:D
7.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下列企业中,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局
C.发昌机器厂    D.大生纱厂
解析:题干反映了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方式,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A项是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工业,C、D两项是民族资本主义近代企业,B项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故选B项。
答案:B
8.史载,上海轮船××局每年结账后,均在《申报》和《北华捷报》等媒体上公布信息;开平煤矿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
A.企业通过媒体发布信息已被公众所认可
B.近代民营企业引进了西方的一些管理模式
C.洋务派的民用企业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一些雏形
D.洋务派的民用企业所需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资本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派的民用企业。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打出“求富”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上海轮船××局和开平煤矿等。
从企业“每年结账”向社会媒体公布信息,到“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还出现股东“可以随时查核”,可以看出这些企业改变了过去封建式的管理模式,带有近代企业管理色彩,但不是成熟的近代西方企业管理,最多只是一些雏形,故选C项。
答案:C
9.1872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该厂的创办反映出(  )
A.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
B.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到来
D.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
解析:由材料中“使用机器,雇用工人进行生产”,可以看出这是使用近代生产方式的企业。
由材料中“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可以看出,近代归国人员推动了近代企业的发展。

答案:D
10.《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其主张:“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由此可见,张謇认为(  )
A.实现民族独立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前提
B.兴办商务是西方富民强国之根本所在
C.中国应该农、工、商业同步发展
D.兴办实业是实现富国御侮根本之道
解析: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张謇倡导实业救国,他认为发展工业是富国强兵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外敌入侵,挽救民族危亡,B项错误。
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答案为D项。
答案:D
11.1895~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其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环境安定
B.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C.政府政策支持
D.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解析:“1895~1913年”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这一时期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因此选C项。

答案:C
A.2    B.31
C.73    D.193
解析:中国近代工业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艰难起步,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创办了部分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举办了一些轻工业;甲午中日战争后,因民族危机的刺激和清政府政策的放宽,兴起了一股投资办厂的热潮,但主要也是在投资少、见效快的轻工业方面,特别是纺织业方面,因为“男耕女织”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和较为充足的纺织原料为纺织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zhongxiaoxue/90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