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IT认证】

衰老的诗歌
第一单元周周清作业2
一、基础清
1.阅读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意思写词语。(4分)
我们在四月天里感受春天。看,雪化后那片é(    )黄,那娉(    )婷(    )、鲜yán(    )的百花;听,燕子在梁间呢(    )喃,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抬头看远方,树的______    (摇曳,晃动),鸟的翱翔,云的______(漂浮,飘逸)尽收眼底,足可以游目chěng (    )怀。

答案:鹅  pīng  tíng  妍  ní  摇曳  飘逸  骋(每空0.5分)
2.下列各项中的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    娇娆  沉醉  震撼  因地制宜
B.    天骄  风骚  折腰  认劳认怨
C.    摇曳  冠冕  谐奏  惟妙惟肖
D.    文彩  漫游  枉然  原弛蜡象
答案:C
解析:A 娇→妖;B 认→任,认→任;D 彩→采,弛→驰。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生命,是来自上天的馈赠。在父母______的期盼中,我们呱呱坠地。在生命的旅程中, ______我们会遭逢坎坷或失败,但同时,我们收获更多的却是怡悦与成功。
______,我们应该善待自己只有一次的生命,要以自信、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来珍爱这______的礼物。
A. —气呵成  尽管  因为  沉重
B.    望眼欲穿  尽管  因此  厚重
C.    一气呵成  不管  因此  厚重
D.    望眼欲穿  不管  因为  沉重
答案:B
解析:结合语境中的“呱呱坠地”辨析,“望眼欲穿”符合语境;结合“坎坷或失败”“怡悦与成功”的语境辨析,“尽管”合适;第三空后的语句与第三空前的语句存在因果关系,所以“因此”符合语境;“沉重”一般指事物本身重或指(心情)忧郁,“厚重”指丰厚,符合语境。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3分)
A.    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B.    “都到齐了吗。
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    李华去五台山游玩,跟他一起去的有张力、马红、王小波等……
D.    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答案:A
解析:B倒装的疑问句只在末尾用问号,所以只在“同学们”之后用问号,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C省略号和“等”字不能连用;D“证明”的内容是“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是根据“证明”得出的结论,不包含在“证明”的内容里,所以应将逗号改为句号。
5.
【2019·长沙】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    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    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    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    “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    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 ④⑤②①③   
B. ①③②⑤④
C. ①②③⑤④   
D. ①③④②⑤
答案:B
解析:本题运用
【语序排列“三注意”法】①交代写作的对象,所以①为首句,①中的“最宜入诗入画”和③中的“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存在对应关系。②中的“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引出后面⑤中郑板桥和苏东坡的例子。④是总结性的句子,所以放在最后。

6.
【2019·南充】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    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C.    据业内专家估计,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D. 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答案:B
解析:本题运用
【病句判断法】。A项“回响”与“情谊”搭配不当;C项“超过”与“以上”重复;D项缺少主语。
二、综合性学习
1.诗句默写。(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诗人不辞衰老,效忠君王,愿意为国效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每空1分)怜君何事到天涯(1分)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每空1分)
2.下列哪项不是艾青新中国成立前创作的作品(    )(5分)
A. 《北方》《向太阳》
B.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
C.    《光的赞歌》《归来的歌》
D. 《芦笛》《巴黎》
答案:C
解析:C项是艾青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作品。
3.综合性学习题。某班“感受大自然”综合性学习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进来,完成相关任务。(10分)


(1)请根据诗句所写景物及其特点,猜季节。
(4分)
①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②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③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④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答案:①春  ②冬  ③夏  ④秋(每题1分)


(2)自然总是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比如,冬天就可以引发人们以下联想:
事物联想:冰、雪、棉袄、暖气、梅花……
比喻联想:刀子似的风……
诗句联想: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谚语联想:瑞雪兆丰年……
请对夏天展开如下联想:(3分)
①事物联想:   
②比喻联想:   
答案:①示例:冰激凌、暴雨、蝉、游泳衣(1.5分)
②示例一:荷花像小姑娘粉嫩的脸庞。(1.5分)
示例二: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子。


(3)请从以下四季美景中任选其一进行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描写。
(3分)
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
春花 夏荷 秋叶 冬雪
我选的美景是:   
我的描述是: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秋叶(1分)  秋风吹过,秋叶纷飞,展示着秋天独有的魅力。
金黄色的树叶宛如活泼的精灵,随风起舞,刚刚触碰了美女的头发,又要去敲打人家的窗户。(2分)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15分)
故乡的雪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很多人都不喜欢寒冷凋敝的冬天,然而却都喜欢冬天的雪。

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中说,江南的雪“滋润美艳”“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而朔方的雪“却永远如粉,如沙”,是“孤独的雪”,是“雨的精魂”。鲁迅先生是一位呐喊的斗士,而《雪》却温和淡雅,看似与其一贯的写作风格不同,然而,细细品味,却摆脱不了鲁迅思想的深邃。
原来,其中的“雪”是 有象征意义的。
上大学前,总想着去北方看雪。到了北京才知道,在山寒水痩的北方要看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并不容易。虽然北方的冬天气温很低,但下起雪来经常像春天里的杨絮、 柳絮一样,无声地飘落到你的头发上、衣服上,偶尔还调皮地往你的鼻孔里钻,而像样的大雪很难见到,有时候甚至一整个冬天都见不到雪花。
而故乡却几乎年年都可以见到雪。
南方的冬天很神秘,前一天还是细雨霏霏,一夜醒来,推开大门一看,你会很惊愕。昨夜是谁悄悄地给大山披上了洁白的婚纱。
是谁在自家的屋檐挂上了水晶般的冰凌。又是谁偷偷地撒下了一地的“白糖”。
北方的雪是干爽的,即使落得你一头一身,用力一抖落,它们就全掉下来了,不留痕迹。落到地上也不会马上化去,于是雪越积越厚,被人踩在脚下,最后变成了坚硬的冰,走在上面,会让你如同喝醉了一样,狼狈不堪,一不注意便摔倒在地。
在北方,一场大雪过后,孩子们不畏严寒,三五成群地跟着邻家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奔向空旷之地,堆雪人、打雪仗,尽管外面滴水成冰、哈气成霜,但他们却玩得热火朝天,笑得前仰后合。

在故乡,下雪的前奏往往是“冻雨”,随着气温的降低,连绵不断的霏霏细雨飘落到任何物体上都会迅速地结成冰,一夜之间便“银装素裹”,树叶和茅草都被厚厚的冰层包裹着,屋檐上挂着长长的冰凌,仿佛冰雪奇缘中的重话世界。
故乡的雪是有声音的。
有一天,当你坐在家里的火塘边烤火时,忽然听到外面传来“沙沙”的响声,那就是真的下雪了。一开始下的雪都是颗粒状的,如米粒般大小,我们称之为“米雪”。
这种雪无法在地面上积起来,落到地面的泥水中便也化成了水。小时候,下米雪的天气最是难熬,外面很冷,而米雪往往伴随着雨一起下,也无法出去玩,只能坐在火塘边烤火。无聊至极的时候,就拿几个红薯煨在火塘里,不一会便满屋飘散着烤红薯的香味。
真正的大雪往往是不期而至的,突然有一天,天空中便飘满了鹅毛般的雪花,它们如同棉絮一样,一层层堆积在田野间、屋顶上,堆积在茂盛的树丛中、山间的小路上……于是,整个小山村便沉醉于银色的世界了。

故乡的雪与北方的雪不一样,它们虽然是雪,却夹带着雨的热情与柔情,刚在手中停留一会便化成了水珠,落在衣服上、头发上,也无法轻易地抖落它们,最后都化成水与你融为一体。
一场鹅毛大雪过后,往往就会迎来艳阳高照的晴天,于是堆积在地面、屋顶、田间地头的雪便会很快化去,往往还没等你去拥抱它,它便无声地遁去了,抬眼一看,残留在绿叶上的少量雪花正无力地挣扎着,留恋地滴着泪。

雪是下凡的精灵,是纯洁无瑕的天使。
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雪。

(有删改)
1.在作者的笔下,北方的雪和南方的雪各有什么特点。(4分)
答案:北方的雪:像杨絮、柳絮一样,无声地飘落;像样的大雪很难见到;干爽。(2分)
南方的雪:下得神秘;前奏往往是“冻雨”;有声音;往往是不期而至;夹带着雨的热情与柔情。(2分)
解析:从文中筛选重点词句回答。

2.文中引用鲁迅的《雪》,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交代作者想去北方看雪的原因,引出下文故乡的雪,为结尾抒情作铺垫。(3分)
解析:本题运用
【引用作用分析法】。引用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增强说服力,或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丰富文章的内容和内涵;引用在结构上说往往起到总领下文、总结上文、过渡等作用。
本题从结构与内容两个方面回答。结构上考虑与下文的关系。内容上,交代作者想去北方看雪的原因,同时写鲁迅赞美江南的雪,为后文作者赞美故乡(江南)的雪作铺垫。。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it/83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