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热门资讯】

耳闻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都是游记散文。但是,这两篇山水游记与一般的山水游记不同,它们不侧重写景抒情,而是借记游寓理言志,别具一格。《游褒禅山记》精辟地论述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作者指出:要知难而进,才能极尽“非常之观”;还指出求学时“深思而慎取”的重要性。《石钟山记》是一篇带有考辩性质的游记,强调对任何事物做判断,必须“目见耳闻”,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这两篇游记散文的相同之处是:不仅形象地描写了景物,而且在描写景物中表现了深刻的道理。
《游褒禅山记》先记游山,再由游山的感受引发议论,把记叙和议论紧密地结合起来。
记游山,从“褒禅”山名之由来写到慧空禅院,由慧空禅院写到华阳洞。而叙写仆道的石碑,又是给后文抒发感慨提供依据。
语言相互关联,行文十分缜密。然后作者再由前洞写到后洞,重点记叙游后洞的经过。
作者并不泛泛写景,而是只写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景物。记仆碑,只一句话:“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着重写发现仆碑、辨出“花山”二字,表现了作者认真考察古迹的态度。他还指出:“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又表现了作者精确的见解,为后文议论作伏笔。

作者在记游方面,文字洗练,惜墨如金。他游记的重点在后洞,所以对前洞只用“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一句,而后洞由于路远、幽寒奇险,游者稀少。
前洞和后洞,处处对比着写。作者记叙游后洞所用语言平浅朴实,而寓意深刻。褒禅山的后洞里是那样“窈然”“甚寒”,洞又太深,只好“拥火以入”,凭着火光才可以看到洞中的“奇景”。但是正在“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之时,有个同行却提议:“不出,火且尽。”于是大家“与之俱出”。
作者对于没有能走到后洞的尽头,没能尽兴游览,表现出非常惋惜的心情,“不得极夫游之乐”,这就为下文借事明理作了铺垫。作者由游山的感受,进行透辟地说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因此,“非有志者”“力不足者”“无物以相之”都“不能至”。
这个结论是十分正确的。作者把“志”“力”“物”作为达到“非常之观”的三个必要条件。他特别强调“尽吾志”才能“往往有得”,才能无悔无讥。另外,王安石在结尾处再次提到仆碑,联想到“古书之不存”,说明传闻之误,不可胜数,指出做学问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news/8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