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实用文档】

春秋诗歌
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说过“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即面对当时“礼崩乐坏”道德衰退的局面,孔子欲通过寄寓褒贬于史书之中,建立善恶是非的标准,重新振起道德的基础。

清代学者章学诚提出过“六经皆史”,按这个标准,《诗经》也可以算是一部历史,其中的民族史诗便是其中代表,当然,《诗经》的历史的性质自然不如《春秋》强。然而,从其中体现的思想来看,两者还是相承接的。

所谓《诗》亡之说,并非指《诗》这个文本消失了,而是《诗经》中所蕴含的思想——即当时社会的道德基础,已经基本沦丧,所以孔子才觉得有必要作《春秋》来确立善恶真伪。《春秋》是一部“微言大义”的书,很难读懂,而《左传》是比较权威的综合解释《春秋》的书。《左传》不仅从历史的角度对《春秋》加以补充,而且在思想上力求解释《春秋》“微言大义”。而在这两方面,都引用了不少有关《书》、《诗》、《易》这些儒家经典作品,其中尤其以引用《诗经》为最多。
至于作为解释《春秋》的左传,为何要引用很多《诗经》里的诗句,而且《诗经》不少诗句都是在有道德总结性质的“君子曰”里被提及,这就体现了《诗经》与《春秋》两者在思想方面有很多共通的思想和共同的价值观。
《诗经》虽然是一部诗歌总集,但是却溶哲学、历史、社会、思想于一炉,单单就诗论诗,往往体现不出《诗经》的深刻含义,或者让人以为其风格只是单纯的“温柔敦厚”而已。然而并非如此,我们从后来南宋思想家朱熹的《诗集传》和明末思想家王夫之的《诗广传》都能看到《诗经》思想的高深。可以说,《诗经》是一部体现了“大道之简”的经典。
而当《诗经》里的诗句被运用于《左传》时,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能发现《诗经》的思想价值。
经典的融会贯通往往是其中思想的融会贯通,在这样的贯通中,能够探求并发现他们各自的价值,从而有新的理解,的确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wendangdaquan/6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