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课外辅导】

一个赛一个马
24   《司马光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阅读能力比较薄弱,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把阅读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本课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尽情地读,读中有悟:悟情、悟景、悟得。并用迁移方法阅读课外书,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对古文言文的认知度,从而弘扬国学精髓,传承先祖的优良文化,继承先祖的优秀传统。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基于此理念,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自读自悟、自主学习的方法。
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表达特色;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让学生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文言文大意;展开想象,让学生感受司马光的善良、机智勇敢和热心助人。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 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方法:
读、查、思、记。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2)收集简要的司马光人物资料。


(3)准备好工具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一、出示诙谐名片,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课件,用现代化的名人名片诙谐的引出本文的主人公。
 


2、检查学生第一课时拼音和生字的掌握情况,指明学生朗读:
(1)自由读。 (2)指名读。  (3)齐读。 


3、过渡:
文言文不仅要读通读顺,更要读懂,相信理解意思后大家一定能读得更有味道。
下面我们就要去攻克难关,理解课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语言精炼,内涵丰富,充满韵味。
这种表达上的特色, 是学生需要体会感悟的。因此,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简约美和韵律美。
 )
二、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出示学习要求: 
(1) 自读自悟。读一句,借助工具书和书上的注释,把关键字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再与同学研讨。 
(2)小组合作学习。
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不懂的地方,留待向其他同学或老师请教。 


2、全班交流。 



(1)请一个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课文意思,其他小组点评,教师相机予以点拨。 要求:每句的意思说法不求完全一致,只要主要意思不变就可以。


(2)教师相机划分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板书) 
①群儿戏于庭:“于”就是在的意思。
古人的庭院有花有草,最适合孩子们玩了,想想看他们在玩什么。(一个“戏”字大家就读出了这么丰富的内容,真棒。) 
过渡:司马光和一群小伙伴在院子里玩耍,肯定是玩得非常……(生:开心、高兴)就让我们高高兴兴地把这句话读一读吧。(齐读) 
②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登”是爬的意思,“足”是失足,“没”是沉没。看着自己的小伙伴掉进这么大的水缸里,危在旦夕,真让人……(生:着急)谁能用焦急的口吻来读读,读出紧迫的感觉来。(抽读、范读、齐读) 
经过: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板书) 
①众皆弃去:“众”指的是谁。
(除司马光外的其他孩子)“弃”是抛下的意思,“去”是逃去,离开。想象一下,孩子们当时的表情、心理、动作。 
②只有司马光——“持石击瓮破之”:请一名学生上台做做动作。(指导双手用力)通过动作理解意思。“之”代表瓮。想想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会想什么。边做动作边读好这句话。
 
结果:
水迸,儿得活。(板书)   
①迸:涌出。 
②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带着这种心情读好这句话。 


(3)连起来说说课文的意思。
 
(4) 在同伴命悬一线的时候,在其他伙伴都害怕得逃离的时候:
司马光却选择留下来,并想到用石头砸破水缸的办法,救出了同伴,你认为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良友爱) 
(5)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出自己的理解。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是思维火花互相碰撞的过程。因此,在突破本课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引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合作突破重点,解决不了的问题做记录让其他小组帮助解决,这样的方法不但改变了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习方式。
 
三、讲讲故事,读读背背: 
1.《司马光》这篇古文我们学完了,下面我们要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这个  故事。讲故事的时候如果只讲意思,不免有些枯燥无趣,那么我们该怎样把故事讲得更具体、更生动呢。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提出建议: 


(1) 补充想象的内容。 


(2) 有画面,有声音,有动作,故事更生动。
 


(3) 讲故事的时候,要有声有色。  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请 两名学生上台讲故事。


2、“好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成诵有收获。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记住。现在,就请大家熟读成诵,把它放进自己的知识宝库里吧。(生想象画面背一背)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线,初步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得当的方法让文言文的学习事半功倍,这也将为以后文言文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读通、读懂、熟读成诵,感悟学习方法。
 
四、学习生字,正确书写:

(一)、出示生字:  


(1)观察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


(2)组词并说说记忆的方法,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课件演示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比较三个字书写时的异同。 

(二)、指导书写。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1) 跌:
(2) 持: 

(三)、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四)、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
指导书写二个左右结构的字,它们虽然都是左右结构,但在书写时也有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书写时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培养学生在写字前,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思考如何把字写得正确、美观、匀称,提高书写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回去把《司马光》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要讲得生动有趣。


2、课后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讲一讲的方式,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另外,拓展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司马光,感受司马光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的品质。


六、板书设计: 
24  司马光     
起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经过: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结果:水迸,儿得活。
沉着冷静 机智勇敢 
七、教学反思:
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耳熟能详,故事的情节学生们并不陌生。
此文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在三年级学生的课文中,所以最应该下功夫的是在诵读感悟中感受   文言文的语言表达特色;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文言文大意;展开想象,感受司马光的善良和热心助人的品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古文大意,做到眼观其字,口读其声,耳听其言,脑思其义,把眼、口、耳、脑都调动起来。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也感受到古文语言的简练美和韵味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2、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情境,感受人物的情感、精神并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朗读的形式多样:引读、配乐读、想象读、表演读,最后熟读成诵。 


3、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教师只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即采取“读、查、思、记”四步骤进行,使其条理化。另外,采用了自读自悟结合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避免了以教师讲代替学生学的情况,使学生习得学习古文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zhongxiaoxue/5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