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实用文档】

诗歌十七岁
内容提要:李端棻《苾园诗存》147首,大部分写于流放新疆之后,诗歌揭露黑暗现实,批判专制制度,宣扬“平等”、“自由”等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为贵州民智开发的先声。其内容与风格与“诗界革命”主张隐然契合,李端棻应该是“诗界革命”的宿将。

关键词:李端棻 诗界革命 诗作成就 地位
中圈分类号:K2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2-57-61

十九世纪末叶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诗坛上掀起了“诗界革命”运动,发起和推动者是梁启超、黄遵宪等人。作为诗论家的梁启超,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作为“诗界革命”的主张,借以宣传维新思想,开启民智。并以《清议报》、《新民丛报》和《新小说》为阵地,发表大量新诗作品,作者队伍百数十人,涌现出一批名家。梁启超的老师兼内兄李端棻,是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支持者,所写诗歌的内容与风格,与“诗界革命”的主张完全契合。
因诸多原因,他的作品无法寄去海外发表。但从他后来刊行的《苾园诗存》来看,他理所应当属于“诗界革命”诗派,而且是“诗界革命”的宿将。
“诗界革命”作为文学活动,萌发于戊戌变法前三年间。梁启超于1895年秋冬之际与夏曾佑、谭嗣同在北京相遇,商讨诗歌革新问题,对夏、谭的“新诗”,启超指出其特点是“捋扯新名词以自表异”。
但这时的“新诗”虽有一些反映西洋文化的新内容,但晦涩难懂,缺乏诗味,显得幼稚,影响不大。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往日本,创办《清议报》,宣传维新思想,深感到诗歌及其他文艺作品在开启民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总结“新诗”创作失误的教训后,提出“诗界革命”的号召。
1899年,梁启超在《夏威游记》一文中提出“诗界革命”的主张(即其美学标准):欲为诗界的哥伦布、玛赛郎(即麦哲伦),不可不备三长: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不然,如移木星金星之动物以实美洲,瑰玮则瑰玮矣,其如不类何?若三者具备,则可以为二十世纪支那之诗王矣。。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wendangdaquan/98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