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文艺兴趣】

诗歌归家
古诗鉴赏入门
一、了解古诗的基本常识
(一)古诗定义:
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尚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二)古诗发展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三)古诗分类(音律)
按音律分,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二、了解古诗的类别(内容)

(一)送别诗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李白《赠汪伦》
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诗人一改以往送别诗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格调高昂,气象壮阔,雄浑豪放。
又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深深的依恋和牵挂。


(二)怀古诗(咏史诗)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例如: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2.内容特点:
①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三)战争诗(边塞诗)
1.形式标志:题目中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分析重点: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


(四)思乡诗(羁旅行役、闺怨)
1.特别说明: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2.基本主题: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例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张籍《秋思》
3.分析重点: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杜牧《秋夕》王昌龄《闺怨》

(五)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例如:骆宾王《咏蝉》贺知章《咏柳》
3.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4.基本主题:或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托物表达自己的高洁品质
(六)写景诗(包括山水田园诗)
1. 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例如:陶潜《归园田居》王维《山居秋冥》
3.写法特点: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手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4.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5.一般写景诗的基本主题: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山水田园诗的主题: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三、积累常见意象的含义
“意”即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意象即为融入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就是含有“意”的“象”,就是“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构思的形象元件,诗歌的意义就是由若干意象的内蕴所组成的。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一)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意象,一般与自己的豪情壮志相关。
例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宋·陆游《书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李白《行路难》)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唐·王昌龄《从军行》)

(二)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鸟(子规鸟)、芭蕉、猿猴、流水等,多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和孤独惆怅的感情。例如: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三)松(柏)、菊、梅、竹、兰、冰雪等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例如: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才高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宋·王安石《华藏院此君亭》)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宋·陆游《卜算子 咏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

(四)杨柳、长亭、南浦、灞桥、兰舟、关山月、鹧鸪鸟等,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例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柳永《雨霖铃》)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唐·李白《忆秦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唐·李白《菩萨蛮》)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唐· 白居易《南浦别》)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五)春日、清风、明月、青山、白云、泉溪、花草、南山、空山、渔人、采薇、五柳、东篱、三径等,或表达闲适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例如: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唐·杜甫《绝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宋·李清照《醉花阴》)
(六) 鸦、杜鹃、猿、蝉、沙鸥。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飘零之情。例如:
“可堪回首,狐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
“此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
(杜鹃——悲惨,凄恻。猿猴——哀伤,凄厉。沙鸥——飘零,伤感。


(七)古人、古迹、黍离、草木、空城等,或用于怀古伤今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
例如: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八)月、鸿雁、梅花落、捣衣、灯下人、子规、归鸟、孤雁、浮萍(云)、芳草、猿啼、雨中梧桐(芭蕉)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例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

(九)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鸳鸯等,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例如: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南朝乐府《西洲曲》)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的《长恨歌》)
(十)关山、羌笛、琵琶、朔风、楼兰、长城、投笔、柳营、请缨等,一般用于建功立业的渴望(或功业无成的感慨)、保家卫国(或收复河山)的雄心壮志,也可用于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的向往)等。例如:
“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wentiyishu/8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