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risingsemi.com--热门资讯】

敏组词
比较·探究  诗词八首
〔方案一〕
教学目标:

1、理解每首诗词的内容,体会其情感。


2、通过不同角度比较诗歌的异同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每首诗词的内容以及所蕴涵的情感。

难点:八首诗歌的异同点。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品读诗歌。
预习要求:
朗读八首诗歌,理解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江南春绝句》等三首诗词。
一、导入示例。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的语文课堂里,我们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无穷的魅力。
春的美是多样的,北方的春天与南国的春季风格迥异,那么在诗人的作品中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
二、多媒体展示本节课学习内容:比较阅读《江南春绝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鹧鸪天 代人赋》。

三、检查预习。
指名背诵这三首诗词。
四、学习新课。

当春姑娘缓缓来到人间时,她的气息弥漫大地。不同的诗人选择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展现别样的美丽。这节课通过四首诗歌的学习,品味诗人从哪些角度表现春天的美。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小组讨论,思考诗人分别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有何异同点。
(学情预测: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色并不困难,学生基本能根据诗歌回答,即使找不全面、不准确,只要略加点拨即可。
说出异同点相对较困难,可不必急于给出答案,允许学生充分讨论,自由发言,让这个问题贯穿整个课堂。

五、重点品读《江南春绝句》。

(一)学生齐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的是哪里的春景,从哪儿看出。
明确:描绘的是江南的春景。
从题目及描写的景色中可以看出。

(本题主要培养学生读诗的标题、意象意识)

(二)根据诗人的描绘你能在脑海中勾画出图景么。
请用语言描绘出来。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组织语言表达。
关键引导学生不忽视“绿映红”中的“绿”和“红”分别指什么。)

(三)诗人从哪些角度来描绘春天。

(学情预测:这题难度低,若学生一时无从答起,给出选项即可回答。)
明确: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了春天。


(四)“千里”说明了什么。

明确:“千里”不是确数,而是说明“到处”的意思。

(五)第三四句是否仅仅在描绘景色。
明确:这里是写景,更是对现实的讽喻,意思是过去的四百八十寺,而今还剩下多少了呢。
这是借古讽今的手法。
(学情预测:学生可能一时没有思路,教师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提示:

(1)绝句中一种常见的手法是卒章显志。

(2)诗人是唐末人,为何写南朝。当然,认为是重在写景,意思是南朝的四百八十寺“若隐若现地峙立在朦胧烟雨之中,更增添了无限的风光”,也是可以的。
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即持这种观点。)
六、与另外几首诗歌进行对比阅读。

杜牧大手笔展开大图景,表现了江南春天的明丽之美、朦胧之美,另一位大文学家韩愈又是怎样表现春景呢。

(一)学生自由朗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二)提问:诗中哪个词语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明确:绝胜。

(三)提问:诗人为什么如此自信地说呢。让作者觉得美不胜收的景色是什么。
明确:春雨和春草。

(四)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写别人不曾写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历来为人们所称颂,你能说出它的好处吗。
(学情预测:要将心中零碎的感觉组织成通顺的语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让学生细读这句诗,结合题目,品味它是怎样与早春相吻合。)
明确:韩愈这句诗的价值在于两个发现:

(1)早春草色特征的发现。

(2)诗人对自己感觉的发现。二者均以特别精细见长。
在古典诗歌中,似乎有一种共识:春草的美在它的绿色上,如果不绿,就索性彻底地枯黄,除此以外,好象就没有什么可以感受的,可以做文章的了。
但是韩愈却发现了春草的另一种美,那就在要绿不绿之间,远看是绿的,近看还是枯黄的。先是为发现了草色而动心;因为动心,就走近;走近了,却发现绿草的颜色不见了。这本该是一种失望,但是不,相反的感觉产生了:那竟是一种欣喜。

(五)解读《鹧鸪天  代人赋》。

韩愈认为春草是美的,将初春的草写得如此传神,那么在辛弃疾的心目中春天美在何处呢。

(六)学生自由朗读《鹧鸪天  代人赋》,找出突出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明确:春在溪头荠菜花。

(七)这首词在选择景物上有什么特点。
(学情预测:归纳特点不容易,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词写的是怎样的景色。学生基本能答出:农村的景色。
再请学生用几个形容词来描述。)
明确:辛词描绘了朴素的田园之美,选择的景物——荠菜花颇新颖。
荠菜花虽从色彩到形态都不及桃李,但是它有自在的生命,不以世俗的欣赏为意。在这之前,从来春天的美好都是和鲜艳的花联系在一起的。这已成为一种潜在的陈规。但是辛弃疾却以他的创造显示,春天的美好,还可以从最朴素、最不起眼的荠菜花开拓新的想象天地。

八、教师归纳小结。
同样的景色在不同作者的心中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受让作者们写出内容迥异却各有特色的诗篇。
同学们在读诗时应学会品出作者不同的情感,诗歌不同的美。
正如那句非常熟悉的话“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平时也应多观察、多思考,在写作中抓住自己的独特感受进行细致的描写。

九、课外作业。
熟读并背诵本课八首诗词。

第二课时
学习《春夜喜雨》、《游园不值》、《玉楼春》。

一、导入示例。
上一节课我们随诗人一同领略了春天的旖旎风光,那么,在春的斑斓世界中,诗人会有怎样的活动呢。诗人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呢。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两首诗《春夜喜雨》、《游园不值》。
二、解读《春夜喜雨》。
春天如此美好,春夜也是迷人的。不信,请看杜甫的《春夜喜雨》。

(一)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找出体现诗人情感的字眼。
明确:“喜”。

提问:“喜”是什么意思呢。
(让学生自由回答)欢喜、喜欢。


(二)诗人为何喜欢春雨。

(学情预测:此题难度相对较大,学生可能一时不知从答起,可鼓励学生自由回答,说的不全面也没关系,引导学生逐句分析。)

(三)诗人的心中这是怎样的一场春雨。诗人用哪个字概括。

明确:“好”这个字概括了诗人心中雨的形象。

(四)为什么这是一场好雨呢。请从诗句中找到依据。

明确:首联“知”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写春雨来得正是时候,突出了春雨的善解人意。

(五)教师插问:从这一句诗歌你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吗。

明确:表达了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情。

(六)教师继续提问:诗人盼望已久的春雨终于来临了,那是一场怎样的雨呢。
诗人从哪些角度进行描绘。
明确:颔联从听觉,颈联从视觉描写了春雨。这是一场细雨、小雨。小到没有声音。


(七)为什么这么一场在夜间下的小雨竟能触动诗人的敏感,引发他的诗情呢。
明确:因为诗人有一颗敏感的心。
因为诗人喜爱春雨。
在这里,教师可适当延伸,指导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应注重观察与体会,惟有如此,哪怕再小的事物也能写出动人的文章。

三、解读《游园不值》。
生活中许多的美往往是在不经意间被发现的,只要你是生活的有心人,就会处处有惊喜。请看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一)解题:提问题目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阅读注解1)

(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春夜喜雨》中诗人用一个“喜”字表达了自己的情感,那么,本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怀呢。
(学情预测:学生基本能脱口而出“怜”,教师可继续追问:“怜”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而怜。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分析。

明确:“怜”是怜惜的意思。怜惜的是“苍苔”还有园子内人迹罕至的宁静。(第二方面学生不容易想到,教师应适当启发:园内有“苍苔”,说明什么。
学生即能领悟。


(三)“言为心声”诗歌往往流露诗人的情感,体现诗人的性格。从一二句中你能看出诗人是怎样一种人吗。篇二:古诗词名言警句大全(含出处)
古诗词名言警句 


1、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4、辅辅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1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荀子·劝学》)


1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1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1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1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论诗》)


2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2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原道》)


25、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放言》)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

本文来源:http://www.arisingsemi.com/news/61724/